錦團村

錦團村

錦團村位於壩寨鄉境內東南面,距鄉政府駐地4公里。海拔590米,年平均氣溫約16℃,最高氣溫達35―36℃,最低氣溫零下4―5℃,無霜期230天。地理位置跨東經1080 581,北緯260 111之間。總面積4.16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錦團村位於壩寨鄉境內東南面,距鄉政府駐地4公里。東與青龍村接壤,西與連洞村毗鄰,南與德鳳鎮蒲洞村交界,北與壩寨村連線。海拔590米,年平均氣溫約16℃,最高氣溫達35―36℃,最低氣溫零下4―5℃,無霜期230天。地理位置跨東經1080 581,北緯260 111之間。總面積4.16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明朝永樂十一年(1413)屬古州長官司轄地。道光十二年(1832年)屬古州蠻夷長官司轄區境。民國元年(1912)屬西靖保管轄。民國二十年(1931)設區建鄉。為蒲錦鄉,駐地該村歷時7年。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路團鄉第二保所轄。解放後,1950年屬路團鄉所管轄。1953年又恢復錦團鄉等12個小鄉。1956年合併於路團鄉所管轄。1957年建立高級社,名為錦華社。1958年為破浪公社所轄。1959年屬路團工區所轄。1961年路團工區遷至壩寨更名壩寨公社直至現在的壩寨鄉所管轄。

自然風景

錦團村自然風景秀麗,人民是聰明、勤勞、樸實的人民。各項事業的迅速發展和家鄉的巨大變化取決於人們的聰明才智和勤奮拼搏精神。風景秀麗的村寨孕育各類人材不斷成長。現有達副縣處級以上級別的就有4人,居全鄉之首,考取全國各高校12人,確實是地靈人傑的好地方。

事業發展

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經濟發展這個根本。1985年以前,地方經濟極其落後,特別是農村,剛從計畫經濟擺脫向市場跨入,市場商品經濟意識還未能使人們接受,更談不上發展二字。日常生活費用都無從解決,部分農戶連油鹽錢都很困難,農民人均純收入僅96元。進入90年代後,民眾商品意識增強,現有種養殖專業3戶;建築業56人,運輸業7人;經商業28人;加工、飲食業23人,外出打工300人,光是打工一項每年就有五六十六萬元的經濟收入。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56元。現在90%以上的農戶都有電視機、家用電器、部分農戶購置加工、運輸、機械設備、居住條件也大有改善,木質樓房不但整潔明亮,先富起來的農戶甚至蓋起磚混結構樓房。顯示出改革開放所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也有很大發展,1985年以前,村里雖有一所民辦公助完小,但教學條件極差,一幢歪斜破爛不堪的舊廟使教學無法進行。教師也只有4人(全部民辦),在校學生人數僅60餘人,入學率60%左右。1990年民眾集資投工投勞新建一幢三間兩層木質教學樓,有教室8個。1996年為教育事業發展需要。上級資助15.95萬元,自籌3.94萬元新建一幢三層磚混結構教學樓,有教室9間。1997年集資1萬元修建藍球場,2003至2004年修建圍牆、廁所,投資3.256萬元。徹底改變了原來簡陋的教學條件。現有教師8人(其中公辦3人;代課5人),在校學生人數74人,入學率在100%。2003年國家實施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項目,投資1.6萬元購買安裝教育設備。使黨員幹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以種糧食為主,種植水稻是有史以來的主要品種,從1983年全面普及推廣雜交水稻至今,所有原來的水稻老品種都已絕滅。加上科學栽培技術對農業生產的逐步深入和普及,糧食產量由原來畝產500斤增至1000餘斤,畝產翻了一番,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部分農戶還儲有餘糧。除此之外,還產紅薯、蔬菜、豆類、油菜、洋芋等夏季作物。
牧業生產目前還未形成規模,只是單以家庭小量養殖為主要方式。1985年以前,為家庭生活而養些豬、雞、鴨、鵝、狗、兔以換取些日常生活品和自給需要,養牛隻是為耕種之用。根本談不上作為一項經濟產業來發展,加上科技含量低,經常發生瘟疫現象,以致挫傷了民眾對養殖業的積極性,制約了畜牧業的發展。稻田養魚是先輩們留傳下來的漁業生產方式,發展潛力不大,只夠家庭自給,每戶年平均收入均僅幾十斤,多的到百多斤左右。
林業方面,除與其它村都有杉、松、雜等林木之外,楠竹是全鄉唯一的主產村。林業生產由以前為主要經濟來源向保護生態環境方面轉變。20年來共造各類林3300畝。目前全村有林面積達4340畝;楠竹林350畝,森林覆蓋率60%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