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欲考較-國家-民族之文化,上層首當注意其「學術」,下層則當注意其「風俗」。學術為文化導先路。苟非有學術領導,則文化將無嚮往。非停滯不前,則迷惑失途。風俗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為風俗,則文化理想,僅如空中樓閣,終將煙銷而雲散。中國文化傳統,綿亘數千年,乃由吾中華民族所獨自創建,自有其獨特性之存在。印就中國社會風俗言,雖數千年來歷時遞變,然亦有其前後相承,一貫不斷之獨特性。郎以當前可目睹者言,全球社會,各地風俗,可謂無一相似。風俗然,學術亦然。中國學術,顯亦有其獨特性。苟不然,此社會風俗之獨特性,又由何來。惟風俗易曉,學術難明。其間分別,如是而已。中國與外族文化之接觸,最先為印度佛教之東來。佛教雖為二不教,而其所內涵之學術意義亦特豐。佛教之中國化,則胥由中國學術傳統中所賦有之獨特性之功。南北朝、隋、唐高僧,多兼通內外學,遂使中國學術逐漸滲入於佛教信仰中,而佛教之在中國,乃亦隨之而變。
圖書目錄
序
三版弁言
四部概論
上篇經學與史學
下篇子學與文學
中國儒學與文化傳統
朱子學術述評
中國文化傳統中之史學
張曉峯中華五千年史序
中國文化傳統中之文學
中國學術特性
泛論學術與師道
有關學問之系統
學術與風氣
關於學問方面之智慧與功力
學問與德性
擇術與辨志
我對於中國文化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