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而粗壯。頭前部平扁,兩側特別擴展,形成很寬的鎚狀突出,狀似廣闊之丫髻狀。吻部短而寬,前緣呈波浪狀,中央區不凹入,兩側則明顯凹入。眼小,圓形,瞬膜發達。前鼻溝發育完全,位於鼻孔前方內側。口裂大,弧形;上下頜齒同型,側扁三角形,齒頭傾斜,邊緣平滑或具細弱鋸齒,不具小齒尖。噴水孔缺如。第一背鰭高大,前緣略傾斜,鐮刀形,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第二背鰭小而低,起點於臀鰭起點後方;腹鰭近方形,後緣稍凹入;臀鰭略小於第二背鰭;胸鰭中大,後緣略凹入;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體背棕色,腹部白色。胸鰭、尾鰭下葉前部、尾鰭上部尖端具黑斑;背鰭上部具黑緣。
體延長,稍側扁,亞圓筒形。頭平扁,兩側擴展,形成鎚狀突出;頭長約為全長的2/9(幼體)至1/5。尾側扁,中長,比頭和軀幹稍長,尾基上方具一凹窪,下方的凹窪不顯著或幾消失。頭側突出的外緣圓凸,後緣斜直,在幼體外緣長比後緣寬為大,在中大者外緣與後緣約相等,在成體後緣寬比外緣長為大,後緣與頭側縱軸不成直角。
吻很短而寬,前緣廣弧形,波曲,正中圓凸,里側對著頭側突出後緣的里角處淺凹,外側在鼻孔上方處深凹。吻軟骨端部中央無圓孔。眼圓形,瞬膜發達。位於頭側突出的側面前部,與鼻孔的距離比眼徑為小。鼻孔平扁,位於吻端,靠近外側;外鼻溝短,位於入水孔上方,伸達頭側突出上角,里鼻溝頗長,幾伸達里側淺凹處,深度向里漸淺;鼻孔里側在出水孔上方有個三角形風斗狀突起。口弧形,口寬大於口前吻長,口長等於或稍大於口寬的1/2,口隅約與頭側突出的後緣在同一水平線上;下唇褶很短小,上唇褶幾消失。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齒頭外斜,邊緣光滑或具細弱鋸齒,里緣圓凸,外緣深凹,兩行在使用;正中1齒,每側各14齒,正中齒與第一齒細小直尖。下頜齒與上頜齒相似但較狹小,齒數相同,兩行在使用。噴水孔消失。鰓孔5個,中大,前4個大小與距離約相同,最後1個較狹小,最後2個距離較近,位於胸鰭基底上方。盾鱗殼形,具5棘突5縱嵴。
背鰭2個;第一背鰭高大,前緣稍傾斜,起點約與胸鰭里緣中部相對,上角鈍圓,後緣深凹,下角延長尖突,距腹鰭起點垂直線頗遠;第二背鰭小,起點與臀鰭基底後半部相對,上角鈍圓,下角延長尖突,距尾基較遠。尾鰭寬長,約等於全長的2/7,尾椎軸上翹,上葉位尾端近處,下葉前部顯著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線,尾端鈍尖突出。臀鰭比第二背鰭大,距尾基比距腹鰭基底稍近,外角尖突,後緣深凹,里角延長尖突,未伸達第二背鰭下角後端垂直線。腹鰭比臀鰭稍大,近方形,距第一背鰭與距第二背鰭約相等,外角鈍圓,後緣斜直或微凹,里角鈍圓微突。胸鰭中大,後緣凹入,外角和里角鈍圓微突,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半部。
體灰褐色,腹面淺白色;背鰭、尾鰭、胸鰭邊緣和鰭端暗褐色;臀鰭、腹鰭淺色,外角暗褐色。
棲息環境
錘頭雙髻鯊主要棲息在大洋、深海、礁區、砂泥底 以及近海沿岸,廣泛分布在世界溫、熱帶水域,是暖水性大型鯊魚。
生活習性
夏季時,聚集成大群洄游至北方水域。肉食性,以其他軟骨魚類、硬骨魚類及頭足類、甲殼類等底棲生物為食。具有攻擊性,對人類具有潛在危險性。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範圍
大西洋西部:從加拿大新蘇格蘭到美國佛羅里達州沿岸、維京群島到阿根廷南部附近水域。
大西洋東部:英國和北海附近以南地區,包括地中海海域(地中海西海岸多見),到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維德角群島、幾內亞、象牙海岸、安哥拉附近海域。
印度洋海域:南非和莫三比克南部、葛摩群島、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和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西部、澳大利亞南部、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附近海域。
太平洋西部:從中越邊界北部灣到日本和俄羅斯南部的太平洋西北部
海域,以及太平洋西南海域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紐西蘭、豪勳爵島、克馬德克群島附近海域。
太平洋東部: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到加利福尼亞灣、墨西哥、巴拿馬附近海域以及厄瓜多到智利附近海域,包括加拉帕戈斯群島。
其他地區:包括美國夏威夷群島和美國薩摩亞群島附近海域。
中國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東海及黃海海域,台灣西部、北部、東北部也可發現它的蹤跡。
分布國家和地區
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阿根廷、澳大利亞、巴林、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加拿大、 智利、中國、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丹麥、埃及、愛沙尼亞、芬蘭、德國、希臘、格陵蘭、冰島、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威特、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立陶宛、馬達加斯加、墨西哥、黑山共和國、摩洛哥、莫三比克、納米比亞、荷蘭、紐西蘭、挪威、阿曼、巴基斯坦、秘魯、波蘭、葡萄牙、卡達、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斯洛維尼亞、南非、西班牙、瑞典、阿拉伯、敘利亞、突尼西亞、火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阿拉巴馬州,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社,加利福尼亞州,康乃狄克州,德拉瓦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路易斯安那州,緬因州,馬里蘭州,麻薩諸塞州,密西西比州,新罕布夏州,新澤西州,北卡羅來納州,俄勒岡州,羅德島州,南卡羅來納州,德克薩斯州,維吉尼亞州,華盛頓)、烏拉圭、撒哈拉沙漠西部。
繁殖方式
胎生,有卵黃囊胎盤,每胎29-37尾幼鯊,剛出生的幼鯊體長可達50-60公分,雄成魚長210-240 cm;雌成魚長304 cm,最長約370-400 cm。雌體長達2.5 m以上始性成熟。
亞種分化
現在尚未發現其亞種的分布。
種群現狀
錘頭雙髻鯊在全球範圍內在溫帶和熱帶海洋中均有發現,但一些地區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鯊魚鰭貿易需求,對該魚種大範圍抓捕,導致種群數量大幅減少。該物種目前被評估為全球脆弱性。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主要價值
錘頭雙髻鯊主要以底拖網、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魚肉紅燒或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生他命及油;剩餘物成成魚粉。
相關新聞
2015年6月16日,一條懷孕的錘頭雙髻鯊魚長約13英尺(約4米)被漁民捕獲後準備放生時因為鯊魚受力太大而死亡, 名漁民劃開懷孕母鯊魚的腹部,裡面出現34條尚未出生的小鯊魚,場面血腥讓人倍感痛惜。儘管佛羅里達州已經制定了相關法律保護這一瀕危物種,但在別的海域捕殺鯊魚的事件因沒有相關法律的制約仍屢見不鮮。
2013年3月在泰國舉行的《華盛頓公約》CITES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上,已經將3種雙髻鯊(路氏雙髻鯊、錘頭雙髻鯊和無溝雙髻鯊)列附為瀕危種類。各締約國剛通過投票,採納了將路氏雙髻鯊提升入附錄II(CITESII)的提案,它們將得到國際公約的庇護,中國是CITES的簽署國。請遵守公約,保護該物種,請勿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