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針內固定術

鋼針內固定術

鋼針內固定術是一種適用於骨折片較小的髁、踝、莖突骨折、不穩定性乾骺端骨折、骨骺骨折或骨骺分離,外固定不能保持復位者的骨骼固定方式。

適應症

鋼針比螺釘細,損傷小,占位少,小塊骨折的固定及需要穿過骨骺時,用鋼針固定較好,針尾可露於皮外或埋於皮下,取針簡單;但其缺點是針體圓滑,沒有螺紋,固定力不及螺釘。因此,只用於兒童及下列情況圖1。

1.骨折片較小的髁、踝、莖突骨折。

2.不穩定性乾骺端骨折、骨骺骨折或骨骺分離,外固定不能保持復位者。

3.多發性短管骨(如指、掌、趾、跖骨等)的橫斷折、短斜折或在8~12小時以內的開放性骨折,手法復位外固定有困難者。

術前準備

根據骨折情況,選擇長短、粗細不同的不鏽鋼針,準備手搖鑽、剪針鉗(或鋼絲鉗)、小錘等器械備用。

手術步驟

1.插入鋼針 骨折復位後由助手穩定地保持復位,術者持手搖鑽夾住鋼針,鑽過皮質,穿過骨折線,達預定深度。要求一次成功,避免反覆進退,影響固定效果。如骨折塊較大,可互成角度進入兩根針,固定要林平行進針牢靠。如附著在骨折塊的肌肉拉力較大時,可將鋼針穿過對側皮質骨以加強固定力。但注意不可穿入軟組織過多,以免損傷重要血管、神經。

2.消除裂隙 在插針過程中,骨折端間可能發生裂隙,應在插針結束後,將骨片輕輕捶擊,使骨折面緊密相接,以保症癒合。

3.處理針尾 剪斷露在骨外的鋼針,只保留2~3毫米,以供拔針時用。最好將尾端彎成角度,使貼於骨面,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性疼痛。內固定時間不長的可將針尾留在皮外,用無菌紗布包好,便於術後拔針。再將檢查骨折面對位情況良好後,分層縫合。

術後處理

術後需加用外固定。骨折癒合後拔除鋼針,但通過骨骺的鋼針,在臨床癒合後應提早拔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