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方式
上肢多用臂叢麻醉,下肢可選用腰麻或持續硬膜外麻醉,也可選用全麻。
術前準備
攝取X線片,選擇長短、粗細合適的髓內針及相應的打入器及拔出器。
適應證
1.長管狀骨上1/3或中1/3段的橫型、短斜型、短螺鏇型或不嚴重的粉碎骨折。
2.長管狀骨的一骨多處骨折,骨折部位和類型合乎上述條件者。
3.長管狀骨上、中1/3段骨折畸形癒合,行截骨矯形術的同時,可行髓內針固定術。
4.長管狀骨的良性骨腫瘤,切除後須行植骨者;或骨折後有大量骨缺損,須行植骨者,均可採用髓內針固定術。
5.上述骨的病理性骨折。
禁忌證
對青春期,因骨病導致骨髓腔閉塞者或長骨有兩個不同彎曲者忌行手術。不能兩側肢體同時髓內針固定。一般狀況不佳者不做。
手術方式
1.閉合性髓內針固定術
適用於長管狀骨骨幹骨折。以針部為基點,在進針側為骨幹長2/3段內的橫形、短斜形、短螺鏇形或輕度粉碎性骨折者。此種手術須在X線機透視配合下進行,若有帶增強器的X線螢光電視機則更方便。該手術有操作簡便,費時少,創傷小,出血少等優點。
2.開放性髓內針固定術
適用於成人股骨幹、肱骨幹和脛骨中上段骨折,掌、跖、指、趾骨骨折,股骨頸骨折等;經閉合髓內針固定術失敗者亦可採用。手術可在骨折處切開,在直視下復位和固定,雖較閉合復位穿針複雜,但手術成功把握性較大。因為採用開放處理,所以髓內針可順行穿入,也可逆行穿入。
注意事項
1.髓內針打入的方向,尤其“V”形針打入時針嵴應朝向外側,凹面朝向內側。
2.遇到卡針不能前進時,除檢查針嵴的方向外,也可能是髓內針較粗不適,應調整方向或更換細的髓內針,再次打入。
3.如遇卡針進退兩難,甚至於髓內針拔出器鋼鉤折斷,不能拔出時,可攝X線照片或根據留在骨外鋼針長度來確定髓內針尖端在骨髓內的位置。
4.骨折端分離,這是由於髓內針方向偏斜或粗細不適所致,可重新調正打入,消除間隙,以免形成遲緩癒合或不癒合。
術後護理
1.下肢斜形、螺鏇性骨折及粉碎性骨折術後需要外固定。
2.上肢術後可用三角巾懸吊胸前,並儘早練習肩、肘、腕等關節活動。
3.下肢不用外固定時,可將患肢置於托馬斯架上,4~6周后可下地部分負重活動。
4.如粉碎性骨折或植骨術後,為保持骨折的穩定,仍需外固定一定的時間。
5.髓內針固定待骨折癒合堅固後1年左右,經影像學檢查提示骨折癒合方可取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