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礬土熟料

鋁礬土熟料

鋁礬土熟料,簡稱高鋁料,用其熟料製造的各種高鋁磚,是冶金工業和其它工業廣泛使用的耐火或防腐材料,特別在電爐爐頂,高爐和熱風爐上使用,耐火效果十分顯著,性能均優於普通粘土耐火磚。

簡介

我國自解放以來,由於冶金工業和其他工業的迅猛發展,大大促進了耐火材料工業的發展,從而成為世界上耐火材料產量最高的國家。山西省有豐富的高鋁礬土資源,貯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國名列前茅,而陽泉市己成為全國最大的高鋁礬土原料生產基地。

由於鋁礬土熟料分布廣泛,埋藏很淺,容易開採。再加之鋁礬土熟料的燒結工藝簡單,投資少,效益高,所以鄉鎮企業紛紛上馬進行開採和緞燒,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如陽泉市,從1981年開始,一年生產鋁礬土熟料達27.5萬噸,產值137.5萬元注鋁料12.2萬噸,其中西南峪鄉生產8.5萬噸。鋁礬土熟料平均每噸60元左右,每個勞動力每年可生產250噸左右,除去燃料等消耗,一年可收入一萬元左右。

性質

鋁礬土熟料的主要礦物是水鋁石和高鋁矽石,水鋁石含量隨著三氧化二鋁與二氧化矽的比例的提高而增多。次要的礦物為金紅石、揭鐵礦等。有時還含有少量的波美石和迪開石。按高鋁礬土含三敘化二鋁的高低,一般可分為3等5級,其含量和顏色分別為:

一等特級85%以上土灰色或深灰色

一等一級75-85%土灰色或深灰色

二等二級65-75%白灰色

三等三級50-65%青灰色

四級50%以下青灰色

鋁礬土熟料屬於沉積礦床,分為土生礦和石脈礦。土生礦,最上面覆蓋著硬質紅粘土,伴有石灰石厚土層,人們稱之為“粒姜石”。礦體呈層狀產出,面積較大,沿走向可達數里長,礦厚一般為3-4米,再厚者可達7一9米以上,材質純淨,結構堅硬緻密。石脈礦由石灰岩覆蓋,面積較小,呈窩狀產出,一般十幾米至幾十米一窩,有時與石灰岩混生,中間夾一層細紅膠泥,材質較粗而且不太純淨。

製備方法

開採方法一般採用明山起坡露天挖掘。埋藏較深的地方,也有的用鑽洞開採的辦法。由於生料在外觀上很難分辨等級,所以一定要按原生礦層等級分層開採。礦床最上面是青增,下面是三級料和二級料,最下層是一級料。三、四級料與一、二級料,難於區別,開採時須注意鑑別。有的石脈礦床與硫鐵礦接近或混生,要把非高鋁雜質除掉,否則會給緞燒帶來困難,影響熟料品質。按等級分層產出的生料,要按等級堆放和分別鍛燒,不得混級,混級會影響響產值。

鋁礬土熟料需要緞燒,成為熟料,才能製造高鋁磚。高鋁礬土的緞燒,當前鄉鎮企業一般採用地坑窯和豎窯兩種爐型。用地坑窯緞燒,不僅生產效率很低,耗煤量很大,而且勞動強度高,產品質量低,浪費資源,這是一種較落後的生產方式,不宜提倡。

豎窯適於鄉鎮企業採用。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卜容易上馬,基建投資少,造價低,單位成品所消耗原料、9料少,生產成本低,設備占地面積小,單位面積利用係數大,不用機械上料,操作方便,生產操作容易掌握,無電或少電的地方也可生產。因此,適於鄉鎮企業採用。

操作流程

建窯

豎窯的結構及其建造

該窯爐爐體呈瓶狀,上細下粗,斜度為1.5度,這樣便於原料自然下降,有利於生產操作。

該爐一般高度為15一30米·容積約20一70立方米。其結構由下而上為:

(1)爐基著先根據豎窯爐底部尺寸深挖二米左右,素土夯實,再用三七灰土夯實,厚約1.7米。

(2)爐底地基做好後,即用毛即或普通機磚砌築厚約0.3米左右。

(3)爐體形如瓶狀·在爐體高約2米左右設一出料口,出料口上方為爐蓖。,爐體瓶勁端部留一進料口約0.6米見方,上部為煙囪,高約4一6 米,口徑粗約0.8米。爐體系由耐火磚和機磚砌成·底部厚約0.5米,頂部厚約37厘米。

豎窯爐體內分冷卻帶、燒成帶和預熱帶,從下至上,它們分別約為2米、6-7米和1.5米。

在建造豎窯時,要適當選擇有利地形,最好選用梯田或其他台階式地形,煙囪卿和進料口可留在上一層台階的地面上,這樣可平地進料。出料口可留在下一層台階地面上,可平地出料.這樣選擇地形所建起來的豎窯,既可減輕爐壁的厚度,節省材料,又改善了生產條件,減輕了勞動強度,還可以改善爐體保溫條件。另外在建造時,還要注意當地風向,在順風地形處建窯,窯體可略低一些。

如果是平地建窯,那么可增設提升設備。

建造爐體所用材料:煙囪、預熱帶和冷卻帶三部分,一般,用普通粘土磚即可燒成帶爐壁厚度應為0.5一0.72米,內層用0.23米的高鋁磚或鎂鋁磚,外圍可用普通粘土磚砌築。

煅燒

用豎窯煅燒,原料與氣流相逆對流,原料自上而下運動,氣流則自下而上運動,這樣對介質之間的熱交換相當有利,同時有利於改善生產條件,保證產品質量,節約能源消耗。其簡單生產工藝是:

1.原料處理:對運來的原料,應首先用人工除雜,把原料中的鐵皮(紅黃色鐵質石塊)山皮(帶有紅膠泥土的石塊)等雜質清除掉,保證原料的純潔性。人工除雜後的原料還要進行篩選。入窯生料塊度應為25一250毫米,塊度小於25毫米的生料不能入窯。備好燃料,一般採用揮發分較小的無煙煤,也可用焦炭,對燃料一般也應人工除雜,以防雜質帶入原料。

2.裝窯:將原料煤按一定比例進行配合。一般而言,每噸一等生料配250公斤煤,二等生料配150-200公斤煤,三等生料配130-150公斤煤。裝窯時,先撒煤,後裝料,四周多撤煤,約占70-80%,中間少撒,約占30-20%,25-100毫米塊度的生料布於中間,如160-250毫米塊度的生料超過半噸,則採用一噸裝料法,即每一層裝一噸,每次準裝1-2層,如25-180毫米生料超過半噸時應採用半噸裝料法,即每層裝半噸,每次1-2層。

3.出窯又稱落料,俗稱漏料.鍛燒過程中應勤裝勤出,同時還要隨時注意爐內燒結溫度和反應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一般來說,從裝料到漏料的時間分別為:

每層裝半噸:

每次裝一層40-60鍾

每次裝二層60-80分鐘

每層裝一噸:

每次裝一層50-100分鐘

每次裝二層100-120分鐘

漏料方法漏料前必須檢查窯爐的爐條分布情況,準備好鐵釺和鐵錘等工具。以加料平台為起線,漏料深度為200毫米左右。

漏料操作:先漏兩邊,後漏中間,必須漏平,不準串料,不得漏煤,不準懸空,不能只漏一處,要全面漏料。在漏料過程中,如發現生料存在,要少漏或暫時不漏,待熟透後再漏.過火料之處要多漏,要隨時調整爐條密度,使之分布均勻,整齊、

以創造良好的通風條件。

4.選料熟料出窯後,要按等級堆放,堆放場地要清潔,不得混級或帶入雜物;並要把熟料中的紅黑色鐵瘤、泥瘤、過火料以及灰白色欠燒料等都清除掉。然後把各級熟料分別加工成為25-100毫米的塊料,即可以裝運外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