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钁是破土起土用的農具。古書里也稱為鐯(音桌)。青銅钁體較長大,單斜面或雙斜面刃,頂端有長方銎,銎中安方木,方木上裝柄,柄與钁體成直角。最早見於商代,春秋戰國時較多。有的銅钁上部,裝飾有花紋。
銅钁最早出現於商代。整個體形呈長方形,安柄的銎部有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刃部有的是平的,有的呈弧形,刃角外侈。在鄭州商代遺址中曾發現許多鑄造這種工具的陶范,銅钁出土數量也比銅鏟多。由於钁體大小不一,也有人認為钁就是斧、錛或斤,因其刃部較窄,便於砍削木材,應是一種木工工具。
相關參考
[高級漢語詞典]
钁
jué
<名>
大鋤[bighoe;pick]
钁其城為坎。——《資治通鑑·唐紀》
又如:钁頭(一種掘土農具,類似鎬)
[國際標準漢字大字典]
钁juéㄐㄩㄝˊ
方言,一種形似鎬的刨土農具。
挖掘:“~地種藥。”
鄭碼:PLNX,U:9481,GBK:E891,五筆86&98:QDUW 倉頡:XCMTO筆畫數:28,部首:釒,清朝馬益著所著《莊農日用雜字》:“開凍先出糞,制下钁和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