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銅觀音寺,曾為高僧講經授道之所,在唐朝時期達到鼎盛。因寺內原供奉有銅觀音像,又名銅觀音寺。據傳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張氏鄉民在泥中掘得唐鑄銅觀音立像一尊,銅像通體金黃,光亮可鑑,隨即敬贈給光福寺。由此轟動了吳郡各地,朝拜佛教徒絡繹不絕,人流如海,人們改稱光福寺為銅觀音寺。特點
寺前光福寺橋,光福寺橋亦稱天寺橋、香花橋。跨河而建的五代梁式古石橋。橋長16.1米,寬3.05米,梁式,兩側沿口為武康石質,雕鑿著雙龍戲珠,萬字紋飾,琢工精良,為宋代舊物。石橋以武康石鑿成,因彈擊有聲,鏗鏘作響,當地老百姓稱它為琵琶橋。進入寺廟,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分坐四方,一個個怒目而視。第二重是大雄寶殿,殿前一個院子,兩邊栽種著各式花木,最引人注目的是這棵香樟樹,聽說這樹種植明仁宗朱高熾時期,距今有六百歲了,枝幹伸向四周,樹冠遮天蔽日,形成一把綠色的擎天大傘,蔚為壯觀。大殿兩側是鐘樓和豉樓。
第三重銅觀音殿,也是整座寺最重要的地方。進入殿內,中間佛龕上供奉著一尊銅觀音像,高約一米,體態豐腴,慈眉善目,頭戴華錦,足踩蓮花,一副救苦救難觀世音形象,使人頓生頂禮膜拜之心。殿前院落兩旁矗立些銀杏,樹幹挺直,猶如一位位忠於職守的護寺神兵。光福寺塔,建於梁朝大同年間,本名舍利佛塔,據傳塔內原收藏有大方廣佛華嚴經和光福寺開山祖師悟徹和尚的舍利。光福寺塔在唐代會昌末年塔毀於大火。鹹通年間由銅觀音寺的方丈四處化緣籌資重建。塔檐木早毀於清代嘉慶年間雷擊大火。後又屢經毀修,久歷淪桑,飽受風雨剝蝕。
光福寺塔一共有七層,可以登塔。底下一層是水泥結構,不過上去的通道非常的小,感覺寬度只有40CM左右,這地方要是稍胖點的人估計就上不去了。上面幾層全是樹質結構,不過上下樓梯依然是這么窄。每一層在東南西北各一個門,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門洞兩側各供奉著一尊觀音像。
在光福寺塔北側有一門,前院子地上是用鵝卵石鑲嵌而成的太極圖案。在光福寺塔的南側有一泉,名叫墨泉又句墨沼,亦稱為洗硯池。相傳南朝梁、陳間著名畫家、史學家、文字訓詁學家顧野王著《興地記》、《玉篇》時曾在此洗硯而得名。《玉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楷書字典。
傳說
這尊銅觀音像流傳與林則徐有關的傳說。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秋雨連綿,大水成災,銅觀音像抬入城內祈晴。不久即雨過天晴,老百姓感恩不盡。時任巡撫的林則徐,特向朝廷奏請重建銅觀音寺。由於銅觀音神通靈驗,三年後,道光帝敕賜“慈雲護佑”匾額,旁懸林則徐題“惠庇民天”匾額,布政使陳鑾題“慈庇下民”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