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高13.9cm,口徑29.7cm,足徑13cm。清宮舊藏。
碗直口,收腹,圈足。內壁通施藍色琺瑯釉為地,在朵朵祥雲和雜寶紋之中掐飾雙龍追火球紋。外壁一周施白色琺瑯釉為地,以S形串聯起的6朵紅、黃、墨綠色纏枝蓮花,布局規矩對稱,紋飾絢美富麗。足內飾彩釉菊花紋,中心處有紅釉“宣德年造”篆書四字款。
明代宣德款掐絲琺瑯器是目前所見中國古代掐絲琺瑯器最早有紀年款識的製品。宣德款的掐絲琺瑯器胎體厚重,器物成型規整。
(撰稿人:李永興)
(選自故宮博物院——琺瑯器)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碗,高13.9cm,口徑29.7cm,足徑13cm,清宮舊藏。
明代宣德款掐絲琺瑯器是目前所見中國古代掐絲琺瑯器最早有紀年款識的製品。
介紹 內容明代宣德款掐絲琺瑯器是目前所見中國古代掐絲琺瑯器最早有紀年款識的製品。
基本信息 簡介金屬胎琺瑯器,是一種集金屬製作與琺瑯釉料加工處理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製品。它既具備金屬貴重、堅固的特點,又具備琺瑯釉料晶瑩、光滑及適用於裝飾的特點。依據金...
文物簡介 文物保護 製作工藝 法器分類 掐絲琺瑯器琺瑯器:即是以琺瑯為材料裝飾而製成的器物。琺瑯又稱“佛郎”、“法藍”,是由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譯而來。其基本成分為石英、長石、硼砂和氟化物,與陶瓷...
歷史傳承 材質器型 製作工藝 加工分類 藝術鑑賞明銅胎掐絲琺瑯獅戲球海馬紋碗是一件屬於明代的琺瑯器,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釉上彩品種之一,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宮廷御用瓷。是在已燒好的素胎上塗彩料作底,在底色上加繪紋飾,再經爐火燒制而成。分為“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兩種。
簡介 傳說 彩瓷特點 繪畫技法 歷史發展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琺瑯一詞源於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製造的搪瓷嵌釉工...
詞典釋義 名稱來源 成分 金屬胎琺瑯器分類 工藝的製作分類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琺瑯一詞源於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製造的搪瓷嵌釉...
名稱來源 成分 金屬胎琺瑯器分類 收藏 琺瑯工藝的製作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