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枯葉病
所屬分類:
葉、花、果病害
分布:
此病在廣西、浙江、江蘇、山東等銀杏集中產區有不同程度的發生。一般老產區較新產區發病嚴重。據報導,凡靠近水杉樹栽培的銀杏植株發病明顯嚴重,而且雌株的發病率高於雄株。感病的植株,輕者部分葉片提前枯死脫落,重者葉片全部脫光,從而導致樹勢衰弱,生長發育不良。
病原菌:
銀杏葉枯病病原菌比較複雜。據研究,至少有3種病原菌已確定。
病原菌形態與生物特徵:
銀杏葉枯病病原菌比較複雜。據研究,至少有3種病原菌已確定,即鏈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圍小叢殼 Glomereltacingulate(Stonem)Spauld.etSchrenk和銀杏盤多毛孢PestalotiaginkgoHori。此外在病斑上可見交鏈孢霉、炭疽苗、多毛孢菌、尾孢菌等多種真菌的予實體。
為害部位:
葉片
為害時期:
6-10月
症狀:
發病初期常見葉片先端變黃,6月間黃色部位逐漸變褐枯死,並由局部擴展到整個葉緣,呈褐色至紅褐色的葉緣病斑。其後,病斑逐漸向葉片基部蔓延,直至整個葉片變成褐色或灰褐色,枯焦脫落為止。7—8月病斑與健康組織的交界明顯,病斑邊緣呈波紋狀,顏色較深,其外緣部分還可見較窄或較寬的鮮黃色線帶。9 月起,病斑明顯增大,擴散邊緣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病健組織的界限也漸不明顯。此外9~10月份在苗木或大樹基部萌條的葉片在不定部位上產生若干不規則的褪色斑點,中心褐色,這些斑點雖木明顯擴大,但常與延伸的葉緣斑相連合。
發病規律:
觀察證明,大樹較苗木抗病,雌株隨結實量的增加發病率明顯提高。另外根部積水造成根系腐爛或樹勢衰弱也能導致發病早而嚴重.一般說施基肥的較施追肥的感病輕;冬季施肥的較春季施肥的發病率低。銀杏與大豆間作發病較輕,與松樹間作發病嚴重,距水杉樹近的發病嚴重,反之,則輕。其原因可能是此病病原菌與間作樹種的病原菌相同有關(如水杉赤枯病)。
治理措施:
①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如爭取冬季施肥,避免積水,杜絕與松樹、水杉間作,提高苗木栽植質量,縮短緩苗時間,以增強苗木的抗病性。另外,控制雌株過量結果,以防止此病在銀杏大樹上的蔓延發生。 ②化學防治,發病前噴施托布津等廣譜性殺菌劑。或6月上旬起噴施40%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或90%疫霜靈1000倍液,每隔20d噴一次,共噴6次,可有效的防止此病發生。
相關詞條
-
銀杏
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出現在幾億年前,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
形態特徵 相關品種 生長習性 栽培技術 相關價值 -
銀杏樹[銀杏科落葉喬木]
銀杏(學名: L.),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為落葉大喬木,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粗糙;有長枝與生長緩...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生長習性 產地生境 繁殖方式 -
白果樹[銀杏科落葉喬木]
銀杏(學名: L.),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銀杏為落葉大喬木,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粗糙;有長枝與生長緩...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生長習性 產地生境 繁殖方式 -
金葉銀杏
金葉銀杏為普通銀杏的芽變品種,目前繁殖方式均為嫁接。金葉銀杏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別名白果,公孫樹,鴨腳樹,蒲扇。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金葉銀杏藥用價值 地理分布 栽培技術 -
白果樹
形態特徵銀杏為落葉大喬木,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的波狀缺刻,葉柄長0.9-2.5厘米;有主根。 主要變種中國在長期栽培銀杏...徑×橫縱×厚),為洞庭山銀杏中種子最大的一種。產於中國江蘇蘇州洞庭西山...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生長習性 產地生境 繁殖方式 -
銀杏樹
形態特徵銀杏為落葉大喬木,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的波狀缺刻,葉柄長0.9-2.5厘米;有主根。 主要變種中國在長期栽培銀杏...徑×橫縱×厚),為洞庭山銀杏中種子最大的一種。產於中國江蘇蘇州洞庭西山...
形態特徵 主要變種 生長習性 產地生境 繁殖方式 -
苗木莖腐病
苗木莖腐病是松、杉等樹種苗木的嚴重病害,分布於我國華東、中南各省,可以危害油松、杉、柏、銀杏、香榧、杜仲、樟木、油桐、馬桕、板栗、刺槐、楓香、械樹、黃楊...
簡介 症狀 病原 發病規律 防治措施 -
管用和的散文詩作品
,挾著灰塵,裹著枯葉。肆無忌憚地像要摧毀一切…… 大河盪起來了,大樹搖起來了...
-
北京苗木
,葉茂色綠,終年不凋,是一種著名的觀賞植物。綠化植物簡介-落葉喬木銀杏(白果) 銀杏科 銀杏屬銀杏為落葉喬木,5月開花,11月成熟,果實為橙黃色的種實核果。銀杏是一種孑遺植物。和它同門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滅絕。銀杏是現存...
概述 基本資料 質量指標 形態指標 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