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城

銀川城

銀川城,位於寧夏平原中部。老城至今仍保留著許多西夏朝遺留下來的文化古蹟。

(圖)銀川城銀川城

概況

(圖)銀川城銀川城

長城線上的重要城鎮,明寧夏鎮所在地。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青銅峽灌區中部.西有賀蘭山,東靠黃河,北接平羅縣,甫鄰青銅峽市.地勢平坦開闊,有長期的開發墾殖歷史。黃河南北貫穿,形成了較大的沖積面,歷來為塞上重要地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原在1947年以前不叫銀川,其原名稱叫寧夏,今銀川城叫寧夏城或寧夏府城。其在民國初期的名稱叫朔方道城。

1911年,中華民國建元初 ,北洋政府頒令:全國統一廢府存道。寧夏府被裁,而治所在寧夏城的寧夏道,遂改名為朔方道,寧夏城又稱為道城。(民眾口頭俗稱為“寧夏城”,朔方道因不被人民民眾口頭所稱,其名後人知之甚少)。上下隸轄關係沒有變化。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寧夏正式建立行省,原朔方道城變為省城,民眾還稱省城為寧夏城。

雖然,寧夏城早在明、清、民國,就有民間詩詞、文稿中稱為銀川,並以銀川作為寧夏城的代名詞,也有官方文稿、報告中以銀川代寧夏城之稱謂,但一直沒有被正式承認。到1947年,寧夏省會城市名稱正式改為銀川市。

歷史變革

(圖)銀川城銀川城

銀川在三,四千年以前殷商時期,就活躍著羌、熏鬻等部族,春秋戰國則有朐衍戎、匈奴等族居此。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隸屬北地郡。漢初,匈奴人再次居此.武帝時將關東百姓遷徙該地,並設定廉縣城,位於今賀蘭縣之西,是為銀川附近最早的縣級建置。漢成帝當政後又在今銀川東郊建置北典農城,是為銀川建城之始。東漢時,為漢匈雜居之處,後又融入鮮卑人。魏晉南北朝時期,為赫連勃勃的大夏國所統屬,欽汗城(北典農城)改建為王家園林“麗子園”。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在欽汗城增設懷遠郡和懷遠縣,隸屬於靈州,是為銀川置縣之始。唐高宗執政時,又在舊懷遠城西設定懷遠新城,即現在銀川城區,先是歸屬靈州靈武郡,後隸朔方軍節度使。北宋建國後,改懷遠縣為懷遠鎮,此後被崛起的党項人占領。他們大興宮室,修建都城,並改名興州,後為興慶府。李元吳於1038年即帝位建立西夏政權,以興慶府為都,後改稱中興府,有東京俗稱.元朝滅亡西夏後,曾一度衰廢。鏇改為寧夏府城,隸屬甘肅行省,寧夏一名即肇始於此。

明朝為防明朝為防衛北部邊地,設定九邊,銀川即寧夏鎮治所,負責鹽池至靖遠之間的長城防禦,所轄內長城分為東、北、西三部分。明太祖朱元璋又在此置寧夏府,立寧夏衛,隸陝西都司,徙民5萬充其地,後增寧夏前、中、左、右總計五屯衛。寧夏鎮配置總兵官、副總兵、參將等各級官吏,總兵官掛征西將軍印,有馬步軍實數37800多人,戰馬13800匹。建文三年 (1401),明宗室慶王調至銀川,建慶王府,成為當地最大的勢力。清初沿襲明衛所制。雍正時置寧夏府,銀川為府城。又在其東北處另建一城,名“滿城”,為寧夏將軍駐地,後因地震損毀。乾隆初於府城之西7.5公里處再建,稱新滿城,即今銀川新城。民國年間改府為道,府城仍按清制隸屬甘肅省。1929年正式成立寧夏省,銀川為省會;1947年正式設銀川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於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抬區,銀川為區首府。

現狀

現在銀川轄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共3個區;又轄永寧、賀蘭二縣;並代管靈武市。銀川城即銀川市興慶區,習慣上稱“老城”。全境面積4 46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 457平方公里。據 1988年統計,人口總數為77.91萬人,市區為44.99萬人,有漢、回、滿、蒙等26個民族,其中漢,回人口占絕大多數。銀川農業自古發達,包括農林牧漁各類生產,有“塞上江南”之稱。現今已發展成包括工業、農業、交通郵電、文化教育衛生等綜合性城市,為西北重鎮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