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鈍背草
種拉丁名:Amblynotusobovatus(Ledeb.)Johnst.
科中文名:紫草科
科拉丁名:Boraginaceae
屬中文名:鈍背草屬
屬拉丁名:Amblynotus
國內分布:產內蒙古和黑龍江西部
國外分布:蒙古及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布
中國植物志:64(2):112
英文植物志:16:377
形態描述
多年生小草本。莖數條至多條,直立,斜升或外傾,高6-8厘米,上部稍分枝,有貼伏短糙毛。葉小,密生糙伏毛,基生葉和莖下部葉狹匙形,長7-15毫米,寬2-3毫米,基部漸狹成細柄,中部以上葉無柄,狹倒卵形或線狀倒披針形,較小。花序長1-3厘米,有數朵花;花有短花梗,苞片與上部莖生葉同形而較小,花序軸、花梗及花萼兩面都密生短糙伏毛;花萼裂片長約2毫米,果期幾不增大;花冠藍色,筒部長約1.5毫米,檐部直徑約5毫米,裂片倒卵形或近圓形,長約2毫米,全緣,開展,喉部附屬物半圓形,肥厚;花葯長約0.9毫米;花柱長約1毫米,柱頭頭狀。小堅果歪卵形,長1.5-2毫米,淡黃白色,背面圓鈍,腹面有縱隆脊。種子褐色,背腹扁,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