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職業大學

金陵職業大學

金陵職業大學成立於1980年,是我國創建最早的職業大學之一。學校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江蘇省、南京市教委的精心指導以及國家教育部的關心下,始終遵循"堅持高職方向,服務地方經濟"的辦學宗旨,為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培養生產、管理和服務第一線所需要的高級實用性人才。該校已於2005年與南京市農業專科學校合併為金陵科技學院。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金陵職業大學金陵職業大學
學校占地面積8.4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學校集套用文法、財經、管理、工程技術、套用藝術類於一體,常設專業30餘個,還為聾啞人提供大專層次特殊教育。學校學歷層次覆蓋本科、專科和中專,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5863人,成人學歷教育在校學生1728人,附屬中專在校學生600餘人。學校師資力量較強,有專任教師26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4人,講師69人。另外學校還聘請有豐富工作經驗的技術和管理專家,作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或直接給學生授課。學校擁有較為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實驗設施,設有電教中心、多媒體、寶石鑑定、計算機中心及各類專業實驗室20多個。學校圖書館藏書27.8萬冊,校園已建成網際網路連通的教學和科研計算機網路。
學校堅持面向基層、農村,努力探索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全校教工積極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牢牢地把握“辦學三原則”以最大限度滿足經濟建設的需求為最高辦學準則;以社會評價作為辦學水平高低、人才質量優劣的最終標準;以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作為學校自身發展、提高的根本動力;學校大力發展產學合作,依靠社會辦學;緊貼經濟,面向社會職業崗位群設定專業;改革教學體系,破除“本科縮型”的模式,按照社會職業崗位的需要構建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保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能迅速適應工作;嚴格教學管理,強化質量監控,並積極推進教學條件和手段的現代化;學校還有多種形式辦學,不拘一格、多層次培育人才。
學校積極發展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技術學院聯合培養中國學生,實行“2+1”的培養模式,即前兩年在金陵職業大學學習,第三年到國外技術學院學習。已有三屆70餘名學生在國外完成學業,獲得了中外兩校的文憑。學校又以優良成績通過了由中共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江蘇省教委組織的黨委工作合格評估、校風建設合格評估和成人教育等評估,還接受了國家教育部委託江蘇省教委進行的教學工作合格評估,並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南京市文明單位”光榮稱號。

歷史沿革

金陵科技學院是2002年6月,經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由原南京市金陵職業大學和南京市農業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以培養高級套用型人才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建有江寧、幕府和白下三個校區,占地面積近1600畝,校舍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82萬餘冊,儀器設備總值約1.4億元。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人,教職工10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700餘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教師占30%。擁有一批全國優秀教師、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級教學名師和學術造詣較深的學科帶頭人,數十名教師被選拔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等培養對象。

榮譽

學校先後榮獲“南京市文明單位”、“建設新南京有功單位”、“江蘇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南京市教育系統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學校教務處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務處”,學校工會被授予“全國模範職工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