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蟲

金針蟲

金針蟲(Elateridae)是叩頭蟲的幼蟲,危害植物根部、莖基、取食有機質,取食菸草的有很多種,但主要有Limonius(北美洲)(Akehurst,1981)、細胸金針蟲(Agriotes)(美洲、亞洲、歐洲)、褐紋金針蟲(Melahotus)(北美洲、歐洲、亞洲)、寬胸金針蟲(Conoderus)(美洲、澳洲)(Akehurst,1981)和Hemicrepidius(北美洲、歐洲)。中國的主要種類有溝金針蟲(Pleonomus canaliculatus)、細胸金針蟲(Agriotesfusicollis)、褐紋金針蟲 (Melanotus caudex)、寬背金針蟲(Selatosomus latus)、興安金針蟲 (Harminius dahuricus)、暗褐金針蟲(Selatosomussp.)等。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金針蟲金針蟲

金針

蟲(Elateridae)是叩頭蟲的幼蟲,危害植物根部、莖基、取食有機質,取食菸草的有很多種,但主要有Limonius(北美洲)(Akehurst,1981)、細胸金針蟲(Agriotes)(美洲、亞洲、歐洲)、褐紋金針蟲(Melahotus)(北美洲、歐洲、亞洲)、寬胸金針蟲(Conoderus)(美洲、澳洲)(Akehurst,1981)和Hemicrepidius(北美洲、歐洲)。中國的主要種類有溝金針蟲(Pleonomus canaliculatus)、細胸金針蟲(Agriotesfusicollis)、褐紋金針蟲 (Melanotus caudex)、寬背金針蟲(Selatosomus latus)、興安金針蟲 (Harminius dahuricus)、暗褐金針蟲(Selatosomussp.)等。

金針蟲金針蟲

形態特徵

褐紋金針蟲幼蟲褐紋金針蟲幼蟲

成蟲

叩頭蟲一般顏色較暗,體形細長或扁平,具有梳狀或鋸齒狀觸角。胸部下側有一個爪,受壓時可伸入胸腔。當叩頭蟲仰臥,若突然敲擊爪,叩頭蟲即會彈起,向後跳躍。幼蟲圓筒形,體表堅硬,蠟黃色或褐色,末端有兩對附肢,體長13~20mm。根據種類不同,幼蟲期1~3年,蛹在土中的土室內,蛹期大約3周。成蟲體長8~9毫米或14~18毫米,依種類而異。體黑或黑褐色,頭部生有1對觸角,胸部著生3對細長的足,前胸腹板具1個突起, 可納入中胸腹板的溝穴中。頭部能上下活動似叩頭狀,故俗稱“叩頭蟲”。幼蟲體細長,25~30毫米,金黃或茶褐色,並有光澤,故名“金針蟲”。身體生有同色細毛,3對胸足大小相同。

生活習性

金針蟲的生活史很長,因不同種類而不同,常需3~5年才能完成一代,各代以幼蟲或成蟲在地下越冬,越冬深度約在20~85厘米間。

⒈溝金針蟲約需3年完成一代,在華北地區,越冬成蟲於3月上旬開始活動,4月上旬為活動盛期。成蟲白天躲在麥田或田邊雜草中和土塊下,夜晚活動,雌性成蟲不能飛翔,行動遲緩有假死性,沒有趨光性,雄蟲飛翔較強,卵產於土中3~7厘米深處,卵孵化後,幼蟲直接為害作物。

在地下主要為害玉米幼苗根莖部。有溝金針蟲、細胸金針蟲和褐紋金針蟲三種,其幼蟲統稱金針蟲,其中以溝金針蟲分布範圍最廣。為害時,可咬斷剛出土的幼苗,也可外入已長大的幼苗根里取食為害,被害處不完全咬斷,斷口不整劑。還能鑽蛀較大的種子及塊莖、塊根,蛀成孔洞,被害株則乾枯而死亡。溝金針蟲在8~9月間化蛹,蛹期20天左右,9月羽化為成蟲,即在土中越冬,次年3~4月出土活動。金針蟲的活動,與土壤溫度、濕度、寄主植物的生育時期等有密切關係。其上升表土為害的時間,與春玉米的播種至幼苗期相吻合。

危害症狀

金針蟲的危害金針蟲的危害

以幼蟲長期生活於土壤中,主要為害禾穀類、薯類、豆類、甜菜、棉花及各種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幼蟲能咬食剛播下的種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發芽,如已出苗可為害鬚根、主根和莖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主根受害部不整齊,還能蛀入塊莖和塊根。

危害特點

主要為害小麥、大麥、玉米、高粱、粟、花生、甘薯、馬鈴薯、豆類、棉、麻類、甜菜和蔬菜等多種作物,在土中為害新播種子,咬斷幼苗,並能鑽到根和莖內取食。也可為害林木幼苗。在南方還為害甘蔗幼苗的嫩芽和根部。生活史較長,需3~6年完成1代,以幼蟲期最長。幼蟲老熟後在土內化蛹,羽化成蟲有些種類即在原處越冬。次春 3、 4月成蟲出土活動,交尾後產卵於土中。幼蟲孵化後一直在土內活動取食。以春季為害最烈,秋季較輕。防治方法見地下害蟲。

金針蟲金針蟲

防治措施

寬背金針蟲幼蟲寬背金針蟲幼蟲

(1)

與水稻輪作;或者在金針蟲活動盛期常灌水,可抑制危害。

(2)定植前土壤處理,可用48%毒死蜱乳油200毫升/畝,拌細土10千克撒在種植溝內,也可將農藥與農家肥拌勻施入。

(3)生長期發生溝金針蟲,可在苗間挖小穴,將顆粒劑或毒土點入穴中立即復蓋,土壤乾時也可將48%毒死蜱乳油2000倍,開溝或挖穴點澆。

(4)藥劑拌種:用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拌種,比例為藥劑、水與種子=1:200:10000。

(5)施用毒土。用48%毒死蜱乳油每畝200~250克,50%辛硫磷乳油每畝200~250克,加水10倍,噴於25~30公斤細土上拌勻成毒土,順壟條施,隨即淺鋤;用5%甲基毒死蜱顆粒劑每畝2~3公斤拌細土25~30公斤成毒土,或用5%甲基毒死蜱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每畝2.5~3公斤處理土壤。

(6)種植前要深耕多耙,收穫後及時深翻;夏季翻耕暴曬。

(7)農業防治方法:精細整地,適時播種,合理輪作,消滅雜草,適時早澆,及時中耕除草,創造不利於金針蟲活動的環境,減輕作物受害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