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爾伯格陷阱

金德爾伯格陷阱

金德爾伯格陷阱(Kindleberger Trap)由馬歇爾計畫的天才構想者,後執教於麻省理工學院的查爾斯·金德爾伯格提出,他認為,20世紀30年代的災難起源於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全球最大強權,但又未能像英國一樣承擔起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責任。其結果是全球體系崩潰,陷入蕭條、種族滅絕和世界大戰。

基本信息

概述

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先生2017年1月在法國新聞網刊文,認為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制定對華政策的時候,他應該當心有前車之鑑的陷阱和難題。其一是“修昔底德陷阱”,即如果一個現存的大國(如美國)視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如中國)為威脅,戰爭將變得不可避免。但特朗普更需要注意的是“金德爾伯格難題”,即中國在國際上不是展示強大,而是示弱。

查爾斯·金德爾伯格是“馬歇爾計畫”的設計者。他認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奉行孤立主義美國在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國後未能在提供全球公共產品方面取代英國的角色,在全球合作體系中繼續搭便車。其結果是全球體系崩潰,世界經濟蕭條和世界大戰。

在國際上,小國缺少為全球公共產品出力的動力。因為小國貢獻太小,對於自己能否受益影響甚微,所以搭便車對他們而言更為合理。但大國能看到自己貢獻的效果,也感受到其所帶來的好處。因此,大國有理由帶頭。不然就會有全球公共產品不足的問題。

觀點

有觀察人士擔心,迅速崛起的中國也會免費搭車。可如今的中國一方面受益於國際經濟合作和聯合國體系,另一方面也在積極作出自己的貢獻,中國不僅成為聯合國維和部隊第二大資助者,還積極參與了抗擊伊波拉和全球氣候治理等聯合國項目。

從中國的行為來看,中國正承擔著大國責任,不尋求推翻其從中受益的世界秩序,而是增加在該秩序內的影響力。但如果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是逼迫和孤立,將可能逼中國成為一個破壞性的搭便車者,把世界推入“金德爾伯格難題”。而這也終將損害美國和世界的利益。

這正是特朗普與中國打交道所面臨的危險。他必須同時避免“金德爾伯格難題”和“修昔底德陷阱”。在處理對華關係的時候不要做出會帶來禍患的誤判、誤解和妄斷。

如何破除

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一直是全球既有治理體系的融入者和參與者,在這一體系中,中國同時實現了經濟崛起和安全維護兩個重大的戰略目標。儘管這一體系有著諸多的不公,中國仍然強調以漸進的方式來謀求體系的改革,而不是以一種激進的方式謀求推倒重來。特別是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以更加積極的方式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謀求國際治理體系的變革,並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

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建設性作用實現了從資金供給到制度建設再到理念創新三個階段。從2008年開始,中國開始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多資金,包括對清邁倡議多邊化的資金提供、對IMF和世界銀行的注資,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不僅如此,中國也開始在制度建設上為全球治理作出貢獻,其標誌性事件就是2014年提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而從2016年開始,特別是以G20杭州峰會為起點,中國開始在全球治理中貢獻思想。從資金到制度再到思想,中國在一步步走向一個成熟的和負責任的大國。

中國需要在全球治理體系中強調開放、包容、共享和綠色四大理念。它與美國所倡導的自由、民主、人權和法制為基礎的全球治理體系並非截然對立的關係,而是相互補充甚至還有繼承,但同時,它也體現了很多來自中國的理念創新。

開放並不是中國的首創。開放作為全球主導性的發展理念是英國對國際社會的重大貢獻。英國將曼徹斯特學派的開放經濟理念推廣到全球,通過外交和武力雙重手段在19世紀建立了一個開放的全球經濟體系,帶來了工業革命的技術和思想成果在全球的迅速擴散,而這一理念被美國在20世紀所繼承。但如今,美國和歐洲在移民和商品自由流動的雙重壓力下,出現退回到封閉狀態的苗頭。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今天的中國需要旗幟鮮明地強調開放精神,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多個方面開放。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發展非常需要開放的世界所提供的資源和市場,而同時,世界也非常需要開放的中國所提供的巨大的人力資源和智力資源。

包容,是指全球治理體系需要儘可能讓更多地國家參與,不搞排他性的和小集團式的治理模式。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治理的核心平台由G7轉向G20,這是全球治理體系走向更大包容性的重要一步。但是,排他性的思維在當今全球治理中仍然大量盛行,比如美國歐巴馬政府所推動的兩大自貿區談判(TPP和TTIP)以及美國領導的同盟體系,體現出美國無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在安全領域,都有根深蒂固的排他性思維和敵我對立思維。而中國所倡導的夥伴關係網路,則是包容性的外交思維。

共享,是讓所有的階層、所有的國家、所有地區都能在全球化的發展中受益,強者要幫扶弱者,這也是中國傳統的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思想傳統。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在全球力推一種基於“華盛頓共識”的自由發展理念,這種自由的發展雖然確實帶來了全球經濟史無前例的高速增長,但是卻加劇了世界發展的鴻溝。國際層次上,國與國的發展差距顯著拉大;在國內層次上,不同群體、不同地區的差距顯著拉大。在某種程度上,全球化所帶來的這一嚴重後果成為“特朗普現象”崛起的根源。中國需要倡導一種從自由發展到共享發展的新理念。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得益於一種共享的發展理念。基礎設施是一種公共物品,能讓更多的人特別是普通民眾從中受益。中國通過亞投行來支持亞洲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希望實現一種共享發展的目標。

綠色,是指一種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理念。人類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和生態危機。當前中國的發展面臨著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國都更加嚴峻的環保壓力。以環境破壞為代價的發展不可持續,開創一條綠色的發展道路將是中國對世界的最重大貢獻。

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有可能放棄對清潔能源的支持,也會放棄對全球氣候治理的支持。但是,中國不能因為美國重新回到化石能源,就跟著美國走依靠傳統能源的老路。相反,中國應該堅定不移進行新能源開發的投入,通過自身的創新性努力引導新能源革命的加快到來,實現自身的綠色發展。

中國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必須要汲取美國的教訓,即要尊重不同國家的實際情況,不能用強力手段推廣自身的價值。美國通過IMF和世界銀行對外輸出美國的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使用了很多高壓手段,有時甚至不惜以戰爭手段貫徹自身的價值觀。中國需要以自身在國內治理中的卓越表現,來塑造自己在全球治理中的楷模和榜樣角色,進而帶領全球走出“金德爾伯格陷阱”。從這個角度上說,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從根本上取決於中國國內治理的績效。一個能對13億人口的大國實施有效治理的政府,它所倡導的治理理念必將自然成為國際社會競相模仿的圭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