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金山三島古時原在陸上,同屬一山,統稱金山。五代以前亦稱“釗山”。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周康王已在大金山島之北麓築有城堡,為金山城,亦稱康城。
北宋年間並有港口,山上有寺廟,並有天然泉水“寒穴泉”,周圍有村落,福建航商浮海至此貿易(正德《金山衛志》),客商宿於金山上的寺廟內。由於海岸坍陷後退,約在南宋淳熙與紹熙間即12世紀80年代後期淪入海中,3個頂峰出露海面,構成現在的3個島嶼。 今村落、城堡、港均已陷海,山上古蹟亦已湮沒。金山淪海後,成為近岸島嶼,扼杭州灣之咽喉,歷來為海防要地。
明洪武建金山衛,清雍正建金山縣,均以金山島得名。
金山三島淪海後,在大、小金山島之間,形成一道海峽,俗呼金山門,1984年4月更名金山衛深槽。漲潮時受兩山的挾持,其勢洶湧,濤聲轟鳴,雷霆萬鈞,氣勢磅礴。潮流在通過金山門時,潮位升高,能量集中,產生強烈的下淘作用,使金山門以西逐漸沖刷出一道深水槽,不斷向西伸展,一般深度在負30—40米。乾隆《金山縣誌》卷首海塘圖註:“沙灘外有沙堤,堤下深不可測,蓋潮激金山,直衝其地故也,與他處以漸而深者不同,”所指即金山衛深槽。民國20年(1931年),負20米深水區已由金山門伸展至戚家墩前沿,1953年已超過金山灘嘴(今衛三路),1972年又向西延伸1公里。據河口海岸有關專家分析,金山衛深槽20世紀70年代以來處於相對穩定狀態。金山衛深槽使近岸水域形成一片寬闊的深水區。
大金山島概況
大金山島東西尖狹,中部寬闊,略呈菱形,最長處963米,最寬處437米,面積0.3平方公里,頂峰高105.03米,是上海市地面最高點。山峰位於中部偏東,東、西兩側為山脊,山脊北坡有一平台,紹熙《雲間志》引《吳地記》云:“可容二十人坐”。平台北側為陡坡,深10~20米,陡坡下為一狹長的低谷地帶,林木之間有形狀各異的岩石出露。西北為岩崗,其南、北兩側為懸崖峭壁。山上有兩井,其一位於西南山麓海拔10米處,面積10平方米,其二位於東北山麓海拔15米處,面積20平方米,深度均為4.5米。水源主要為雨水積聚,也有少量地下水。在山腹坑道中尚有兩處泉水,不斷溢出坑道,水味呈酸性。島上至今仍保存著上海地區早已絕跡的原始植被—中亞熱帶地帶性植被。山上植被主要由青岡林、紅楠林、竹林三片林區構成。山上多常綠闊葉喬木,以樟科、山毛櫸科、山茶科、木蘭科的常綠樹種為主;落葉喬木有黃連木、黃檀、朴樹、櫸樹等。據調查,各類植物共有98 科208種,堪稱天然植物園。島上氣候宜人(常年平均氣溫16℃,年較差為上海地區最小,僅22.5℃),炎夏無酷暑,是有待開發的旅遊、避暑勝地。
大金山懸崖峭壁,低谷幽深,怪石林立,林木掩映,出沒煙波縹緲之中,數百年來孤懸海上,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相對較少,山上保存著上海地區陸上早已絕跡的原始植被和珍稀植物,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島上氣候宜人,炎夏無酷暑,是有待開發的旅遊、避暑勝地。現在三島已經建立了一個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即金山三島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它是上海市所轄範圍內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93年6月5日。保護區內自然環境優良、生物種類繁多、自然植被保存良好,是上海地區野生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也是環境質量最為清潔的區域。該保護區位於杭州灣北岸,坐落在上海市金山區,距金山嘴海岸約6.6公里。其由核心區(大金山島)和緩衝區(小金山島、浮山島以及鄰近1公里範圍內的海域)組成。
小金山島概況
小金山島,俗名焦山,亦稱勝山,位於大金山島西北1.75公里,面積0.1平方公里,東狹西寬,山勢平坦,最長處450米,最寬處247米,海拔34.23米。山體同大金山島構造。島上土壤沖失,岩石裸露,無喬木生長,局部岩縫長有刺槐和草叢。
浮山島概況
浮山島位於大金山南0.63公里,面積0.05平方公里,長290米,最寬處183米,海拔31.71米。山勢平緩,呈橢圓形,山頭渾圓無峰,中部有山脊隆起,狀如圓盤,浮於海面,故稱玉盤山。其橢圓形山體東部有狹長小山脊出露海面,狀如龜,俗稱烏龜山。東端有一狹長礁石隱於海面之下,與山體相連,俗稱牛繩。土壤沖失,岩石裸露。
旅遊指南
交通指南:上海軌道交通一號線--錦江樂園站下,然後乘坐衛梅線、石梅線可以直達金山石化城區或是乘軌道交通一號線--蓮花路站下車,然後乘坐蓮石專線、蓮衛專線都可以直達金山石化城區,車程約一個多小時。
自駕線路:莘莊--S4滬金高速公路(至山陽出入口)--亭衛公路--杭州灣大道--滬杭公路--金山石化海濱;或者G50滬昆高速公路--G15瀋海高速公路(至金山衛出入口)--松衛南路--杭州灣大道--金山石化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