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故事
金孝以賣油為生,家中只有個老母。一天金孝偶然撿到一包銀子,約莫有三十兩。他高興得回家告訴老母。但金母卻以“裴度還帶”的故事教育金孝,讓把銀子還給失主。
於是金孝回到事發地,恰好遇到一個外地客人正在尋找。金孝告訴失主是他撿到的銀子,並帶著失主回家去銀子。不料失主卻說銀子原來有五十兩,誣陷金孝貪污了他的銀子。二人相持不下,告到官府。那縣令是個清官,問明案情後,說:若是金孝賴了銀子,為什麼不全拿了?卻止藏了一半,又自己尋找失主?若是金孝不招認,別人又怎么知道?可見金孝沒有賴銀之情。接著縣令判道:外地客人丟失的銀子是五十兩,金孝拾的是三十兩,這銀子不是客人的,這銀兩判給金孝,奉養母親;客人的五十兩,自去尋找。”金孝得了銀子,乾恩萬謝地跟老娘回去了。大家無不稱快。
角色分析
拾金不昧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金孝處於貧困而不被金銀所動,更加難能可貴。金孝拾銀的故事被改編成卡通片,收進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感受人生中應具有的品質,激勵完善自己 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