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第簡介
![謝墉](/img/3/b78/nBnauM3X1YzNxkjM1cTNzcTMyUTMwcTOykzMyQTNwAzMxAzL3U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愛新覺羅永瑆為金圃宅第正堂題寫“啟秀堂”匾額。
該宅建於乾隆後期,原為三井三棣及東西廂房、馬廄、河阜一應齊全的大宅院,舊時人稱“天官府”,為楓涇之首。
2007年,上海市旅遊局為了建設楓涇古鎮旅遊區入口廣場及旅遊接待中心,將污染比較嚴重的上海市金山標準件廠搬遷,恢復了清朝的古建築的原貌。
建築結構
![金圃宅第](/img/0/048/nBnauM3X0UzMyIDMzADN5MTM2MTM0gDNxgTMwADMwAjMxAzLwQ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宅第兩迴廊分別展示1500年來楓涇人物和楓涇大事。天井兩旁的門窗雕刻精美,形象生動。
宅第南牆外,立有狀元、進士、舉人三個牌坊,坊上分別鐫刻著出生楓涇的3個狀元、56個進士和125個舉人的名字。
左邊的牆上雕刻有21位楓涇歷史上三品以上官銜的人員。
故居主人
謝墉(1719—1795):字昆城,號金圃、豐甫、東墅,晚號西髯,浙江嘉善楓涇鎮(今上海市金山區)人,清朝乾隆六部侍郎、文學家。謝墉兩任江蘇學政,士有不得志,六十年,休致。尋卒。於77歲壽終。
著有《安雅堂詩文集》十二卷、《安雅堂詩集》十卷、《四書義》二卷、《六書正說》四卷、《南巡召試錄》三卷、《荀子(楊倞注校)》二十卷(附《校勘補遺》一卷)、《食味雜詠》、《風俗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