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範圍
這些化石發現於中國山東省的王氏群,年代為上白堊紀。其名字是取自其發現地的金剛口村。模式種是破碎金剛口龍(C. fragilis)。
物種學史
在1958年,楊鍾健根據一個肩胛骨命名金剛口龍,他指出這骨頭基本上類似異特龍的肩胛骨,但較小。於1990年,R.E. Molnar等人指出這肩胛骨其實是屬於暴龍科恐龍。但是這片一直被認為是肩胛骨的骨頭,其實是一根肋骨。在2001年,丹尼爾·舒爾(Daniel Chure)將這根骨頭編入虛骨龍類中。大部份古生物學家現在都指這根骨頭不能被確認,而只能確認是屬於獸腳亞目的某一類。
基本信息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虛骨龍類 Coelurosauria | |
屬: | 金剛口龍屬 Chingkankousaurus Young, 1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