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摩崖石刻

金代摩崖石刻

金代摩崖石刻位於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小楊鄉慶雲村北0.5公里的半截山之南坡,是我國僅存的幾塊女真字碑文之一。銘文就分別鐫刻在兩側的石壁上。右上角刻有漢字“大金太祖破遼軍於節山息馬立石”,計三行十五個字,為右起豎書楷體,字跡比較清晰。左側刻有女真文字四行二十三字,內容應該是漢字是對譯。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金代摩崖石刻金代摩崖石刻
金代摩崖石刻位於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楊鄉慶雲村北0.5公里的半截山之南坡。碑文系金代收國二年(1116年)刻,分別鐫在兩側石壁上。東側石壁上刻有“大金太組大破遼軍與節山息馬立石”三行十五字,其左側另有女真字四行二十三字,大約是漢字的對譯。西側石壁上刻有女真字七行七十餘字。記載了金代初期發生在海龍(今梅河口)一帶的戰爭。是我國僅存的幾塊女真字碑文之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背景

金代摩崖石刻金代摩崖石刻
公元1116年5月,遼朝以6萬大軍來攻照散城(今梅河口山城鎮一帶),金國將領阿徒罕率兵大敗遼軍,並乘勝由東北兩路夾攻,輕取瀋州(今瀋陽市),及東京所轄各州縣。攻占了遼陽府,為反遼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紀念這場大金國開國史上的重要戰事,後來於當年的舊戰場刻石,用最簡練的文字記述了那場戰爭。
石刻在半截山半山腰,距山下小路20多米高的一塊突出的砬石上,石壁表面有道裂縫,使石塊分為兩半,銘文就分別鐫刻在兩側的石壁上。右上角刻有漢字“大金太祖破遼軍於節山息馬立石”,計三行十五個字,為右起豎書楷體,字跡比較清晰。左側刻有女真文字四行二十三字,內容應該是漢字是對譯。兩側石壁高約2米,寬1.1米,上部凸出處刻有三行十四個女真文字,經有關專家破譯為:“番安兒必罕的謀克堇之文”。在石壁的中部還刻有七行女真字,前五行,每行十四、十五字不等,後兩行每行僅四、五字,共七十餘字,部分已看不清,專家破譯為:“我父阿台於收國二年五月五日率領家族和部落,集合至番安兒之原擒獲頗多,因以謀克為孛堇”。可以看出,石刻總體上記載了金代初期發生在海龍(今梅河口)一帶的戰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