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行銷

“量子行銷”源於“量子經濟”。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科爾斯(M S Scholes)建立關於股市期權定價模型,開了“量子經濟學”的先河。隨後全球博弈論領域的著名人士Stephen Char 以“量子經濟學”為理論基礎,推演出目前全球最前衛的“量子經濟”模式。

“量子行銷”源於“量子經濟”。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科爾斯(M S Scholes)建立關於股市期權定價模型,開了“量子經濟學”的先河。隨後全球博弈論領域的著名人士Stephen Char 以“量子經濟學”為理論基礎,推演出目前全球最前衛的“量子經濟”模式。
眾所周知,“量子理論”和“相對論”是20世紀物理學的兩個重大支柱,假設人類社會是間巨大無比的房子,那么“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就是支撐這間大房子的兩根支柱。
多年來,全球的行銷理論一直以“相對論”為基礎,即“商品有價論”,並以此為前提假設,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銷售理論不斷發展,包括最新的行銷理論,如:4P、4C、IMC等等
然而“相對論”本身也存在著缺憾,比如在“相對論”的社會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量子理論”社會裡,就很有可能發生。比如:在現實世界中,人是無法穿透牆壁的,可在“量子理論”的指導下,無線電波卻穿透了牆壁,天空中肉眼看不到的衛星信號、電波、手機信號等,又實實在在的構建了一個虛擬的“量子社會”。這些現象,就根本無法用“相對論”來做解釋。
全新的“量子經濟”則是以“量子理論”為基礎的,直接以“產品無價論”為前提假設,即產品的價格為“零”或者接近於“零”,那么傳統行銷4P理論中的:Product(產品)、Price(價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銷)就完全沒有了存在的理由,故而4P理論在“量子經濟”中就變成1P。即產品生產出來,誰需要,誰就可以拿走。
我們可以用實際的案例來預演這一行銷模式的未來:
假設從北京的東四環前往首都機場的機場高速“機場1號線”收費為每輛車10元錢,如果我們在此高速的旁邊建一條平行的“機場2號線”,過往車輛一律免費,你猜會還有多少人願意走“1號線”,答案是:“屈指可數”。
假設我們再建一條平行的“機場3號線”,凡過往車輛一律免費的同時,每過10輛車,我們就對其中一輛進行獎勵,獎金為5元,中獎方式為電腦隨機抽取,以確保公平性,你猜還有多少人願意走“1號線”,答案是:“傻子才走”!
很明顯,“1號線”是“相對論”指導下的“產品有價論”,“2、3號線”很明顯是“量子理論”指導下的“產品無價論”,可能有人要問,“2、3號線”這種投資無回報的模式難道就是“量子經濟”?答案是:機場高速對過往的車輛收費,只是其利潤的一部分,其利潤的重要來源應該是高速公路兩旁的“高炮廣告牌”,“2、3號線”在爭奪走“1號線”的過往車流量的同時,已經變相的奪走了“1號線”的廣告收入,“2、3號線”甚至可以在高速公路建造工程立項之後,立即向廣告商收取N年的廣告費,那么高速公路投資款,可能立即收回。
那么很多朋友可能要問,你只是把車輛收費“無價化”,並未將“高炮廣告”無價化,你等於還是融合了“相對論”的“產品有價論”,並非完全是“量子經濟”的“產品無價論”,我想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量子理論”和“相對論”是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同時也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兩大支柱,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而非相互排斥。即有“相對論”的“產品有價論”存在,才能為“量子理論”的“產品無價論”提供依託。
近百年來,“相對論”與“量子理論”在物理學中一直是分庭抗禮、相互依存、各領風騷(各占半邊天),相信在人類社會的商品交易領域亦可如此(此時“量子經濟”為零)。二者間的最佳化配置達到最優(臨界點)的過程當中,將會發生什麼?
所以我們不妨猜想一下,“量子經濟”如果能在整個人類社會的商品交易中占到3成的份額,您認為那將會產生怎樣的結果?
答案是:全球性金融風暴的到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