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益母艾

野益母艾

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野益母艾的全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野益母艾的全草。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

主要價值

【功 效】:調經止痛。

【主 治】:用於月經不調、崩漏、經期腹痛、小腹脹滿等。

【性味歸經】:辛,溫,肝、腎二經。

野益母艾 野益母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考 證】:始載於《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生藥材鑑定】:同屬植物銀色橡膠菊 Pargentatum A. Gray,雲南保山怒江壩有引種。本植物在印度為惡性雜草,對人和牛易引起過敏性皮炎。

【中藥化學成分】:含有雙環愈瘡木烷型(germacrane)酚酯、瓜魚寧 A和B(guayulin A和B)、力強的皮膚過敏誘發劑、瓜魚寧 A在0.06克分子濃度下能產生過敏反應,瓜魚寧 B則是一種弱的交叉反應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