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居偶作

野居偶作

《野居偶作》是唐末五代時期著名畫僧貫休所作的一首詩。該詩將說理與寫景相結合,表現出了詩人在野居生活中體味的禪道與禪趣,同時也體現出了詩人對這種閒適生活的怡然自得。

作品原文

野居偶作
高淡清虛即是家,何鬚鬚占好煙霞①。
無心於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轉賒②。
風觸好花文錦落,砌橫流水玉琴斜。
但令如此還如此,誰羨前程未可涯。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煙霞:即山水勝景。隱居之人往往酷愛山水,有煙霞痼疾。《新唐書·隱逸傳》:田游岩對唐高宗日:“臣所謂泉石膏肓,煙霞痼疾者。”
②賒:遠。

作品譯文

高淡清虛是心靈的家園,何須占據勝水名山。
無心求道便是得道,有意結交人倒疏遠。
風吹繁花飄如織錦,階前流水清似彈琴。
我願如此直至永遠,不慕世人燦爛前程。

作品鑑賞

修道的方法有種種不同,入道的門徑亦有種種,然其終歸目的都是一個,即得道。而得道在於心與道打成一片,不知有何區別,《維摩詰經》所謂“心淨國土淨”,《壇經》所謂“直心是道場”。既如此,修心而使之高淡清虛便是,又何須一定在名山勝水中修。詩人貫休以為,在在處處都可修心,他自己也一定是隨意地在一個野居之所居處下來,而寫成這首小詩。他的隨意,也就是無心,而無心即為得道。所謂無心,即將過去的種種知見全部丟掉,還以一個人的本來面貌,這才是得道的境界。有心追求道,也就有了道與人的區別,好比“你”有意地去結交人,別人會對“你”的目的產生懷疑因而疏遠“你”。無心於道才是道與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比如風本無心吹,花本無心落,但風吹花落卻織成了最美麗的圖畫;石階無心斜,溪水無心流,而階前流水聲奏出了最悅耳動聽的樂曲。這樣一種無心隨意的生活,便是最為理想的生活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值得追求呢。貫休該詩以說理及寫景相結合,表現了野居生活中體味的禪道與禪趣。

作者簡介

貫休像貫休像
貫休(823~912),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
唐天復間入蜀,蜀主王建稱其為“禪月大師”。賜以紫衣,詩名高節,宇內鹹知,嘗有句云:“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時稱“得得和尚”。其部分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兼善草書,時人比之為閻立本懷素。存世《十六羅漢圖》,相傳為其作品。所著有《禪月集》。《全唐詩》存其詩12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