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選
正文
在一定的介質或介質流中(主要是水),按礦物原料顆粒的比重差異進行選別的過程。主要用於選別有用礦物與脈石有較大比重差的礦物原料,如鎢、錫礦及金礦等。對於煤,重選是最主要的選煤方法。優點是:①生產成本低廉。②可處理的物料粒度範圍寬,粗的可達幾百毫米,細的可至0.02mm。③對環境污染少,產品易於脫水。但對小於0.1mm的礦石和0.5mm的煤,選礦效率和設備處理能力都較低。按所用介質不同,重選分:①風力選,以空氣為介質;②水力選,以水為介質;③重介質選,以重液或重懸浮液為介質。風力選主要用於選別石棉、白堊、膨潤土、某些稀有金屬礦石和在缺水地區選煤。
用重選法分選礦物的難易度可表達為,

用重選法處理礦物原料時,一般先將物料用篩分或水力分級的方法,按粒度分成若干級別,然後用適於處理各該粒度級別物料的重選設備選別,構成分級入選的工藝流程。選煤時往往不分級而將原煤直接入選。
發展簡史 古代,就用重選法從砂里淘金。明《天工開物》中記載有分選鐵礦砂和錫礦砂的淘洗盤。1848年在德國出現了第一台機械傳動活塞跳汰機,1893年美國威爾弗利 (A.Wilfley)發明搖床。1921年套用重介質分選機選別塊煤。1943年美國用漢弗萊斯 (I.B.Humph-reys) 研製的螺鏇選礦機從海濱砂礦中回收鉻礦。60年代研製成賴克特圓錐選礦機,中國的離心選礦機和40層搖動翻床等礦泥選別設備。重選發展的特點是:①能處理的物料由塊體、粗粒向細粒、礦泥擴展。目前重選已能選別20μm的礦石;②除重力外還引入了其他作用力,以強化重選過程;如離心選礦機與搖動翻床中分別加上離心力與剪下力,使礦泥的選別效率得以提高;③設備的大型化、多層化。理論研究隨著生產的發展而開展。18世紀牛頓和1851年斯托克斯 (G.G.Stokes) 提出的運動阻力公式是重力選礦的基礎;1867年奧地利雷廷格爾(P.R.von Rittinger)提出等降現象,導致窄級別入選。20世紀早期美國里恰茲(R.H.Richards)及蘇聯利亞先科(П.Β.Лященко)對於干涉沉降進行了系統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德國麥爾 (F.W.Mayer)提出跳汰分層的勢能假說。這些都標誌著重選日益從工藝實踐發展成工程學科。20世紀 50年代英國巴格諾爾德(R.A.Bagnold)關於礦漿受剪下時在與剪下相垂直的方向將產生分散壓的理論,促進了礦泥選別設備的發展。
重選工藝 可分為重介質選、跳汰選、搖床選、溜槽選、離心選等過程。他們的適宜給礦粒度見表:



① 帶式溜槽 主要部分為一無極的平膠帶,帶面與水平作13°~17°傾斜,由傳動輪帶動低速運轉。礦漿給至離傳動輪一定距離處。比重大的礦粒沉至帶面隨膠帶向上運動;在傳動輪附近用沖洗水將混雜的脈石顆粒洗出,由頂端排出;比重小的礦粒隨礦漿流向下流動,由尾端排出。
② 尖縮溜槽(又稱扇形溜槽)與圓錐選礦機 尖縮溜槽槽長約 1m,給礦端寬125~1400mm,向排礦端逐漸尖縮至25~9mm左右,槽面作16°~20°傾斜放置。含固體重量50~65%的礦漿由上端給入,向下流動時,隨槽面變窄礦漿層逐漸增厚,礦粒在流動中按比重分層,由分離隔板分離開。圓錐選礦機由尖縮溜槽演變而成。礦漿由中心給入正置的給礦錐,沿錐面向底部周緣流動,抵周緣後垂直下落至倒置的選別錐(一層或兩層)。隨礦漿由周緣向中心流動,選別錐表面逐漸縮小,礦漿層逐漸變厚,礦粒在流動過程中按比重分層,由中心處的分割器將輕、重產品分離開。圓錐選礦機直徑通常為2m,最近出現直徑3m的新設備,一般為多層重疊配置。一次可完成粗、精、掃多段選別。圓錐選礦機主要特點是處理能力大,每台設備達60~100t/h(直徑2m)及200~300t/h(直徑3m);投資和生產費用均較低,推廣迅速;但要求給礦濃度高。一般為55~70%(固體重量),且波動範圍不大於 ±2%。適於選別粒度均勻、含泥少的物料,尤其是海濱砂礦(圖3)。

此外,還有橫流帶式溜槽、五層自動翻床和逆流洗煤槽等。
④ 螺鏇選礦機與螺鏇溜槽 是由螺鏇形斜槽組成(圖4)。

離心選礦 利用離心力強化、按比重選別的過程,1964年中國雲南錫業公司創製了離心選礦機,可選別74~10μm的礦粒,單位面積處理能力達0.8t/(m2·h),已廣泛用於中國錫礦、鎢礦和赤鐵礦選別。多用作粗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