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園簡介
重慶紅衛兵墓園,俗稱“八一五”公墓,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公園內,“文革”墓群占地約3000平方米,有131座墳塋,埋藏573人。造墓立碑時間從1967年6月到1969年1月。絕大多數死者都是在1967年5月至8月間被打死的中學紅衛兵和重慶廠礦企事業的工人造反派,基本上屬於重慶“八一五派”的成員,也有個別無辜受害者及數名以前的解放軍烈士。
重慶紅衛兵墓園目前是中國唯一保存完好、具有規模的“文革”墓群。2009年12月15日,此處墓園被重慶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公墓以前曾是一處解放軍烈士墓,“八一五派”所以選中此處作為墓地有兩個原因:
首先,這裡位於沙坪公園的僻靜處,曾是解放前地下黨常接頭之處,有像征意義;
第二,“反到底派”再強大不會攻到這裡來,沙坪壩公園幾乎是“八一五派”腹地的腹地。文革武鬥時期,以重慶大學為首的“八一五派”,占據了沙坪壩所有的地盤,該地區的“反到底派”都逃走了。
背景:重慶大武鬥
“文革”開始後,重慶陷入空前動亂中,1966年12月4日,發生了造反派與“保守派”在市體育場內外的數萬人大規模流血衝突,成為重慶的首次大規模武鬥。到1967年,重慶造反派分裂為勢不兩立的兩大派:“八一五派”和“反到底派”。
從各種已公開史料可知:1967年年7月7日,重慶兩派武鬥組織在紅岩柴油機廠發生衝突,打死9人,傷近200人,這次武鬥中雙方首次使用槍彈,後來被稱為“打響重慶武鬥第一槍”。從此,重慶武鬥全面升級,從使用小口徑步槍、衝鋒鎗、輕機槍、重機槍和手榴彈到動用坦克、高射炮和艦艇,從巷戰到野戰,規模越來越大,死的人越來越多,正常的社會秩序完全被破壞。
據史料不完全記載:1967年7月31日至8月6日,榮昌縣兩派共700人左右參加武鬥,死亡78人;同年8月8日,望江機器廠造反派用3艘炮船組成艦隊,沿長江炮擊東風造船廠、紅港大樓、長江電工廠及沿江船隻,打死24人,傷129人,打沉船隻3艘,重創12艘;同日,武鬥隊又將坦克開出,經沙坪壩到市中心解放碑示威;8月13日,兩派在解放碑激戰,交電大樓及鄰近建築被焚毀;8月18日,沙坪壩區潘家坪發生大規模武鬥,雙方死亡近百人;8月28日,歇馬場發生3000多人的大武鬥,雙方死40人;楊家坪街道被毀近半,武鬥雙方死亡100人。
據官方資料顯示,從1967年夏到1968年夏,分別屬於兩派的重慶造反派組織共發生武鬥31次,動用槍、炮、坦克、炮艇等軍械兵器24次,各種原因死亡645人。死者中年齡最大的為60歲,最小的僅為14歲,其中部分為女性。重慶武鬥最後在政府和軍方的壓力下停止,兩派頭目隨後都被判處無期徒刑。
歷史
墓園所在地,解放前是開明紳士饒國模的私產。八路軍駐渝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逝世後,饒主動捐地作為墓園,時稱“八路軍公墓”。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曾埋於此處,20世紀50年代中期遷移。
20世紀60年代初期,墓園埋葬了幾名中印戰爭中犧牲的烈士。
“文革”期間,重慶武鬥慘烈,在1967年夏至1968年夏一年左右的時間,重慶市武鬥見於官方記載的就有31次,動用槍、炮、坦克、炮船等軍械兵器計24次,645人死亡。沙坪公園內墓園的造墓立碑,是1967年6月到1969年1月。沙坪公園地處武鬥中“八一五派”控制範圍的核心地段,隱秘、幽靜,這是它成為紅衛兵墓的原因之一。
“文革”武鬥結束後,20世紀70年代,紅衛兵墓園曾一度損壞嚴重。1975年全面整頓時修葺公園,才砌整了與外界隔離封閉的院牆,墓園方始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護。
1985年,時任重慶市委書記廖博康批示了“三不原則”:不拆除、不宣傳、不開放。隨後,由民政局撥款修建了更高更結實的圍牆,沙坪公園修建了一條從公園通往墓園的石板路,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2009年12月15日,重慶市公布了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共193處,紅衛兵墓園名列其中。申報文物時,有關方面對墓園名稱作過斟酌,考慮過武斗墓、文革墓等,民間研究者曾鍾還曾建議恢復原名“復元寺公墓”。最終,定名為紅衛兵墓園。
2013年3月,媒體報導稱清明節將對市民開放。 其管理方予以否認,稱墓園年久失修存安全隱患,清明期間不會開放。
埋葬者統計
根據沙坪公園管理處的數據,墓園裡有113座墓碑,共掩埋有531人,其中約404人死於“文革”中的武鬥。多是合葬墓,最大的墓埋了37人,分三層掩埋,層與層之間用預製板分隔。紅衛兵墓園的研究者、重慶出版社編輯陳曉文根據碑文資料考證,墓園中的逝者,工人約占到58.9%,紅衛兵約40%。
園所有碑文都遭到程度不同的風化、剝蝕:碑文姓名不全的有23名,姓名全無的24名。最嚴重的是71號墓,11位死者的姓名全被風化了,只有死者的歲數尚可辨認;此碑的死亡人數是根據歲數記載的占位推算出來的。85號墓則因有一整塊墓碑石塊被人撬走,故其中10名死者的姓名皆不可考。
死亡者年齡最小的僅14歲(2人),年齡最大的60歲。死亡者年齡:20歲以下的占35.2%(69人),21—30歲的33.7%(66人),31—40歲的20.9%(41人),41歲—50歲的7.7%(15人),50歲以上2.6%(5人)。
死亡者職業:工人占58.9%(最多,176人),學生34.8%(104人),職員4.7%(14人),軍人(軍事院校學生)2%(6人),幹部1%(3人),教師0.67%(2人)。
建築風格
該墓地位於重慶市沙坪公園位西南角、人工湖岸的緩坡的一塊墓地(緊鄰一座1990年重建的天主教堂)。高約三至六公尺不等的塊石疊砌而成的灰牆,把墓園大致圍成船形;墓園西高東低,形成幾級梯形台地;墓園占地約3000平方米左右(約合4.5畝)。墓群坐西朝東,寄寓著墓主永遠“心向紅太陽”的拳拳之意。
墓園內的墓碑高低錯落,最高的墓碑約有8米。1967年,剛安葬的時候,就是在土堆上插上寫著死者名字的木塊。直到1968年2月,陵園開始進行大整修:建造了墓碑,大多數墓碑仿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1969年1月,建造結束。墓碑高低有別,是因為經費、地形等原因造成。
墓園的布局沒有統一規劃,按先來後到的不成文法隨意分割,有的位置墳墓密度很大,有的位置則趨疏朗,沒有對稱性。
建墓的主要材料是石板、青磚、三合土、水泥。單人獨墓的款式一般較簡單,沒有獨立的碑,刻石融在墓體中嵌於正前方,墓誌、墓表、墓銘三者合一。
多數合葬墓主體設計摹仿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再略加變通改良:南北橫亘綿延的墓基適應著多人合葬的功能需要,其上聳立一座石碑。9號墓摹仿人民英雄紀念碑最為認真與酷似,墓基四周環繞著漂亮磨石欄桿。117號墓銘刻悼文的墓裙寬達十多米。碑身、碑頂一般飾有八一五派徽記(嵌著派別名號的火炬)。
墓碑主體題字多為毛體狂草:“死難烈士萬歲”。點綴其間的有時代特徵鮮明的激烈口號:“頭可斷,血可流,毛澤東思想不能丟;可挨打,可挨斗,誓死不低革命頭”;或表示悼念之意的毛澤東、魯迅詩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碑文一般能提供死者生平較完整的資料,且間雜考績式政治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