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蘇州中學,是中國最著名的重點中學之一。學校位於古城區,擁有特級教師近22位。學校致力於“讓更多學生有更好的發展”,其畢業生80%以上進入清華、北大、復旦、南大等中國名牌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科學家錢偉長、史學家胡繩、文學家陸文夫、教育家葉聖陶等都是蘇州中學校友,歷屆校友中有30餘人當選為兩院院士。
蘇州中學,地處蘇州市人民路三元坊,占地近140畝。校園美麗多姿,眾多教學設施掩映在蔥蘢林木的懷抱之中。教學區以道山為中心,分布在碧霞池、春雨池兩側。主要建築有建於1936年的、具有古典風格的科學樓,1955年由中央撥款建造的、磚瓦結構的東、西紅樓,修葺一新的大會堂,剛落成的圖書館和科技信
息樓,以及東、西白樓,五層新大樓,實驗樓。生活區有設施完善的學生公寓。西南方的運動區有嶄新的體育館和標準化的運動場。校園的南區是1996年聯合社會力量創辦的國有、民辦、公助性質的全日制普通中學——蘇州立達中學。立達近年在中考和各級、各類比賽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在中國國家教育部2008年度排名中,江蘇省蘇州中學位列20,蘇州中學憑藉其政治歷史英語方面仍在大市中保持領先地位。蘇中學子依舊成績驕人,在高考中屢創佳績。
歷史沿革
蘇州中學前身可上溯至北宋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創建的蘇州府學,當時聘請胡瑗等名師掌教。其後,歷南宋、元、明、清各朝,均有發展。
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一七一三年),玄燁賜額“學道不淳”。乾隆帝弘曆六次南巡,六次駐蹕。乾隆十三年(公元一七四八年),賜額“白鹿遺規”,並多御詩嘉勉。光緒三十年(公元一九四年),端方於此創辦江蘇師範學堂,一九一一年,改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至一九二七年,與諸校合併為蘇州中學,蘇州中學由汪懋祖任校長,教員中有沈昌直、顏文梁、吳梅、錢穆、呂叔湘等,以國文學科師資最強。
1928年,學校更名為江蘇省立蘇州中學。抗戰期間西遷。1933年,江蘇省實行高中畢業會考,蘇中學生獲得總分一、二、三名,備受各方重視。這一時期祖國災難深重,蘇中學生以實際行動奮起抗日,寫下了蘇州學生運動史上光輝的一頁。
1945年10月,蘇中在原址復校。學校規模仍為蘇州各中學之冠。有高中15班,國中9班,學生1200餘人。以師資強、制度全、要求嚴、活動多、質量高名聞遐邇。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秋,改稱江蘇省蘇州高級中學。1953年,被確定為江蘇省重點高級中學,學校不斷發現先進,樹立典型,總結經驗,抓課堂教學,教育質量顯著提高。1959年被評為中國先進學校,成為中國文教群英會的先進單位。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遭到嚴重破壞,先後易名“東方紅戰校”、“東方紅絲織廠戰校”、“蘇州市第九中學”。優秀師資隊伍幾乎損失殆盡,教育質量明顯下降。
1978年正名為江蘇省蘇州中學,再次被定為江蘇省的重點中學。面對新時期對人才的需求和世界技術革命的挑戰,學校組織教師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開展教育科學的研究,以“打好基礎,發展能力”為專題,圍繞改革教學方法的原則、能力發展的心理條件、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知識與能力的關係等諸方面,認真總結各科經驗,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004年12月5日,蘇州中學揭開了“府學千年,新學百年”校慶序幕。2005年12月6日,蘇州中學正式舉行雙慶活動。
校園環境
蘇州中學地處蘇州市人民路49號三元坊,占地近140畝。與蘇州文廟聯為一體,相傳此處原為術士為范仲淹選中的風水寶地,其內多出精英。
後范仲淹捐辦府學,以利百姓。蘇州中學由此發端。校園內有道山,山上是千年的五代柏樹。山南山北為碧霞池和春雨池。
辦學特色
蘇州中學主要面向蘇州市招生,而蘇州中學校內省招國際班約200名額向中國(主要為江蘇省)開放,並自1987年設有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的科大少年班預備班;更在蘇州大市範圍之內擁有良好的社會關係與聲譽,使得學生有優秀的資源以補充學業並且能夠最大程度地提供學生機會培養社會實踐能力。近年通過蘇州中學的國際合作項目或自行參加SAT,TOEFL等標準化考試,有大量學生出國深造。他們都繼續活躍在各國的大學校園中,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早稻田大學,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以及其他常春藤名校。
雖蘇州中學在努力培養學校自身風格的同時會受到來自社會風氣的影響,但其各任校長都在一定程度上頂住社會輿論和教育制度壓力,堅持了“千年辦學淵源”,保留和鼓勵了蘇州中學學生自由的學風與良好的創造力;更讓無論是在校學生或是畢業校友都將盡努力完善自身的同時銘記蘇州中學的辦學理念以及校園精神“誠、信、思、勇”得到體現。
師資概況
蘇州中學現有教職員工348名,其中專職教師251名,高級教師占43%,有省特級教師22名。在校學生4161名,其中立達2147名。現有77個教學班,其中立達38個。
蘇州中學在其悠久的歷史上素以名師眾多、人才輩出而著稱。100年來,先後在此執教的名師有:國學大師羅振玉、王國維、錢穆,史學家呂思勉,文學家吳梅,語言學家呂叔湘,美術家顏文梁,人口地理學家胡煥庸等。“桃李門牆多俊彥”。先後在此就讀的有:教育家葉聖陶,史學家胡繩、顧頡剛,版本目錄學家顧廷龍,科學家錢偉長,作家陸文夫,還有中共早期領導人博古(秦邦憲)、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等。
育人成果
自1984年至今,劉柏濤、沈仰石、王少東、倪振民四任校長崇尚校本管理,倡導“誠、信、思、勇”四字校訓,“基礎紮實、素質全面、特長明顯、能力較強、人格健全、社會適應性強”的培養目標在歷屆學生中得到充分體現。這段時間,蘇州中學為各類高等院校輸送高質量畢業生約8000人,其中獲“李政道獎學金”的學生達37人。
特別是從1997年起,學校在啟動教育現代化工程的新形勢下,繼承並發揚“歷史文化底蘊深、辦學理念品位高、校風教風學風淳、學生髮展後勁足”的傳統辦學特色,積極推行“一二三四”的“十五”發展戰略,即一個中心(讓更多學生有更好發展)、兩個創新(體制、機制)、三個推進(國際化、信息化、集團化)、四個跨越(教育質量、硬體建設、辦學效益、師資隊伍的水平),各項工作上了新的台階。1999年,蔣良、邵錚同學分別榮獲國際中學生物理、信息學(計算機)奧林匹克比賽金牌。在2003年的高考中,洪浩同學奪得江蘇省總分第一的桂冠,整個高三應屆畢業生的本科升學率達90.26%,在蘇州大市獲“李政道獎學金”的8人中,蘇中占了5名。學校還連續四次獲得省“文明單位”稱號,兩次被命名為“省文明單位標兵”,先後被評為“省德育先進學校”、“省科技特色先進校”和首批“省級模範學校”,並通過了“國家級示範高中”省級驗收。
2007年,張昕成為蘇州中學新任校長,努力尋求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的第三條道路。2008年江蘇省高二學業水平測試中,蘇州中學4A率近50%,位列蘇州市第一,在江蘇省排名位居前列。蘇中學子奮勇拼搏,在各門學科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國際合作
為適應國際社會的發展、造就高素質的國際人才,蘇州中學園區校與譽滿英倫的國際名校——英國倫敦德威學院聯手,引進先進的國際課程及現代教育管理理念,創辦中英合作“蘇州德威聯合高中”,以及英方獨資“蘇州德威國際學校”。學校實施IB課程進行高中學歷教學,通過3年的學習,學生既能掌握中國高中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基本學科知識,又能學習國際化的課程,提高外語能力,培養創新理念和合作精神,使學生能實現國內升學和國外留學的雙通道,成為未來的國際公民。
蘇州中學園區校的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國際交流和出國留學的機會,學生每年都有機會獲得獎學金進入英國倫敦德威學院學習的機會。蘇州中學已成為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生源基地,還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等國的一些知名大學建立了關係,擁有眾多的獎學金留學取道。
知名校友
蘇中學子當中,擔任省部級領導的有70多名,擔任大學校長的有40多名,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有30多名,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有三人,獲得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者五人。蔣良,紹錚於1999年分別獲得國際物理和信息學奧賽金牌,繆亞立於2004年獲得亞洲和國際物理奧賽金牌,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高二雙料金牌選手,辛宇於2005年獲得亞洲物理奧賽金牌。楊碩龍於2006年獲得亞洲,世界物理奧賽金牌。朱鋒在2007年亞洲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金牌。至此蘇州中學也成為第一個亞洲物理四連冠的高中。洪浩,朱海一分別在2003,2005年獲得江蘇高考狀元。李韜獲得2007年蘇州市高考狀元。
部分知名校友:
物理學家李政道
物理學家吳健雄
歷史學家胡繩
歷史學家顧頡剛
目錄學家顧廷龍
物理學家錢偉長
體育家袁偉民
作家李善基(即還珠樓主)
生物學家馮元楨
數學家馮康
教育家匡亞明
物理學家馮端
政治活動家博古
規劃大師阮儀三
作家陸文夫
教育家葉聖陶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部長金人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國務委員周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