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重冠紫菀
海拔:2700-4600
命名來源:[Comp·Ind.:45.1876]
中國植物志:74:242
系中文名:重冠系
系拉丁名:Ser.DiplostephioidesLing
組中文名:山菀組
組拉丁名:Sect.AlpigeniaBenth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有頂生的莖或蓮座狀葉叢。莖直立,高16—45厘米,粗壯,下部為枯葉殘存的纖維狀鞘所圍裹,被捲曲或開展的柔毛,上部被具柄腺毛,不分枝,上部有較疏的葉或幾無葉。下部葉與蓮座狀葉長圓狀匙形或倒披針形,漸狹成細長或具狹翅而基部寬鞘狀的柄,連同柄長6—16稀達22厘米;葉片寬1—4厘米,頂端尖或近圓形,有小尖頭,全緣或有小尖頭狀齒;中部葉長圓狀或線狀披針形,基部稍狹或近圓形;上部葉漸小,長至3.5毫米,寬0.4毫米;全部葉質薄,上面被微腺毛或近無毛,下面沿脈和邊緣有開展的長疏毛,離基三出脈和側脈在下面稍高起,網脈顯明。頭狀花序單生,徑6—9厘米。總苞半球形,徑2—2.5厘米,總苞片約2層,線狀披針形,頂端細尖,較花盤為長,長15毫米,寬1—3毫米,外層深綠色,草質,背面被較密的黑色腺毛,又特別在基部被長毛,內層邊緣有時狹膜質。舌狀花常2層,約80—100個;管部長1.5毫米;舌片藍包或藍紫色,線形,長20—30毫米,寬1—2.5毫米;管狀花長5—6毫米,上部紫褐色或紫色,後黃色,近無毛,管部長1.5—2毫米,裂片長1毫米;花柱附片長1.25毫米。冠毛2層,外層極短,膜片狀,白色,內層污白色,有長4.5—5毫米的微糙毛。瘦果倒卵圓形,長3—3.5毫米,寬1—1.5毫米,除邊肋外,兩面各1肋,被黃色密腺點及疏貼毛。花期7—9月;果期9一12月。
生存環境
本種提示
此種與雲南紫菀(A.YunnanensisFranch.)及其鄰種接近,但以頭狀花序單生、總苞深綠色且較花盤稍長,管狀花在花開放前上部紫褐色,葉常聚集於莖下部等特徵為區別。據Grierson(1964)檢閱模式標本的結果,我國西部產的A.DelavayiFranch.及部分的醜.VilmoriniiFranch.都應併入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