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曲[徐勉的詩]

采菱曲[徐勉的詩]

《采菱曲》在南北朝時期南梁文學家徐勉的作品,詩人仿民間的棹歌,在內 容上的特點便是強化了棹女情郎式的愛情主題,從而細緻描寫了采菱女的相思心理。

作品原文

相攜及嘉月,采菱度北渚。

微風吹棹歌,日暮相容與。

采采不能歸,望望方延佇。

倘逢遺佩人,預以心相許。

注釋

相攜:相互攜手。

及:到達。

嘉月:美好的月份,多指春月。

采菱:採摘菱角。

北渚:北面的水涯,北面的洲渚。

棹歌:行船時所唱之歌。指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名《櫂歌行》曲。

日暮:天色晚,傍晚。

容與:<方言>允許。容許。【漢典】從容閒舒貌。

采采:采了又采。茂盛,眾多貌。《詩·秦風·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歸:歸還,回家。

望望:急切盼望貌,瞻望貌,依戀貌,猶看看。

方:方才。恰好。正在。

延佇zhù:久立;久留。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倘逢:倘若逢遇,如果遇到。

遺佩人:相傳古代鄭交甫於漢皋遇二女,與談,二女解所佩之珠贈之。分手時回望,二女已不見。

預以:預備用。

相許:相互許與,相互給與。

作品賞析

《采菱曲》為樂府清商曲辭名,梁武帝改做西曲“江南弄”七曲之一,與《採蓮曲》相似。六朝詩人所作大多將女子采菱的活動與隱約纏綿的愛情交織在一起寫,因而采菱往往成了一種象徵性的求愛活動。這首詩亦作如是觀。它帶著清新的南方的風和甜潤的水鄉的歌,描寫著江南少女繾綣的深情。

詩的前四句寫采菱。在溶溶月色和濛濛霧氣還沒有消退時,姐妹們就攜手出發了,起早來到了水邊,乘著小船或木盆,輕輕地盪入湖中。湖面上小小的菱花或黃或白,星星點點,散布在綠葉中,菱葉下掛滿了或紅或黑的菱角。姑娘們左右流之,參差采之,慢慢隱入了畫面深處。微風吹過,送來了湖水的暗涼,亦送來了陣陣的菱歌。清清水波盪開心扉,采菱姑娘忘記了閨中的束縛,沐浴著自由的風,在菱花荷風中構思自己青春的夢,心境如湖水般的清潤而甘甜,憧憬若天光般的多彩而空靈。在這種合乎人性要求的勞動中,在這種富於美的創造的活動中,姑娘們依依忘歸了,直到日已西斜、暮色將臨,她們還在湖上徘徊容與。

而對於本詩的女主人公來說,她的遲遲不歸還包含著另一層的深意,她是在等待著再次“偶然”遇到心上人。於是,下面四句就轉入“戀情”的描寫。這一對少男少女怎么戀上了?本不必追究。但為了較合理的詮釋女主人公久待不歸的痴情,我們不妨來構想一下,或許是去年今日,或許是不久前的一天,一樣的湖水、一樣的風,那時的姑娘,心思是平靜的,是屬於自己的。但偶然抬頭,她看到一位英俊的少年,坐在船頭,正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姑娘怦然心動,而且就在四目相視的一瞬間,似乎長久的朦朧的期待降臨了。水波牽動心波,水波變成秋波脈脈地傳遞了過去。而大膽的小伙子驀然又拋過來一大串佩飾,以示求愛之心。這一切實在來得太突然了。小伙子,你太魯莽了,慌得姑娘手足無措,欲語無聲。這一切是那么長久,卻又是那么短暫。等待姑娘反應過來,那風流少年遠去了,沒有留下姓名,沒有留下地址。從此,姑娘就埋下了相思種,一次又一次地來到這湖上,借采菱等待著心上人再次降臨,在姑娘的心理,已經懊惱了好多回,已經呼喚了好多回,“小伙子,在你哪裡?我再也不怪你魯莽!見到你的第一眼時,我的心就已經是你的了!”在這苦苦的思戀中,在這漫漫的期待中,蒼然暮色籠罩了湖面,姑娘只得帶著愔愔的心情歸去了,將傷感與甜蜜的等待留到夢裡和明天。

這首詩既有江南民歌的清新,又有《九歌》中《湘君》、《湘夫人》的纏綿悱惻,在諸多採蓮、采菱之作中不失為辭到情到,貌秀神秀的佳作。

作者簡介

徐勉(466年—535年),字修仁,漢族,東海郯人(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南北朝時期南梁文學家、中書令,因“居敬行簡稱為簡,執心決斷為肅”,死後謚“簡肅公”。嫡傳後人為緬懷繼承徐勉的高風亮節,將堂號定為“風月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