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椐清光緒《桃源縣誌。疆域志.沿革》載:“古采菱城,在縣東十五里,楚平王築”。 從1982年到1985年,省、市、縣文物考古部門對城址進行了調查和試掘。
文物遺存
東臨沅江,北近白洋河,城址選擇在平地稍隆的崗地上。城址呈長方形,坐西朝東,南北長830米,東西寬410米,護城河寬20-30米,總面積0.34平方公里。現殘存城牆10段總長1425米,高3-7米,厚7-9米。總面積498000平方米。城垣為黃壤夯築而成,沿城外圍護城河遺蹟清晰可見。城中央有較高台地,疑為宮殿遺址。西為墓葬區,先後發掘戰國至西漢古墓100餘座。
從1982年到1985年,在城內採集到大量的夾砂紅陶、夾砂灰陶和泥質紅陶、泥質灰陶陶片,器物有繩紋筒瓦、繩紋陶鬲,經鑑定年代均屬東周時期,與清光緒《桃源縣誌》所載年代相吻合。
遺址保護
1983年10月10曰,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核定並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采菱城遺址晉升為“國保”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