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縣誌

內容介紹

《民國醴陵縣誌(繁體豎排版)》講述了:醴陵,荊楚古邑,湘東明珠,地處湘贛要衝,歷為湖南東大門。其地古為《禹貢》所稱九州的荊州之域,春秋、戰國屬楚。西漢高后四年(公元前一八四年),封長沙相劉越為醴陵侯。東漠初,析臨湘縣(轄今長沙、望城、瀏陽、醴陵四縣地)地置醴陵縣。三國時,醴陵屬吳之荊州長沙郡。晉代因之。南北朝宋屬湘州長沙內史;齊以後屬湘州長沙郡。隋初屬荊州長沙郡;大業三年(六○八),改臨湘縣為長沙縣,撤醴陵縣建置,以其地並人長沙縣。唐武德四年(六二一),分長沙縣地復置醴陵縣,屬江南西道潭州長沙郡。五代十國時,屬楚國潭州長沙府。元代屬湖廣行省嶺北湖南道天臨路;元貞元年(一二九五),升縣為州。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降州為縣,隸湖廣布政使司長沙府。清初仍之;康熙三年,湖南建省後屬湖南省長寶道長沙府。民國時期,湖南省省縣之間區劃頻變,體陵隸屬不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