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署

醫署,古代掌醫藥的官署。

基本解釋:

1.古代掌醫藥的官署。

詞語分開解釋:

基本解釋:醫
(醫)

治病:醫療。醫術。醫務。醫道。
治病的人:醫士。醫生。醫德。
治病的科學:西醫。中醫。
筆畫數:7;
部首:匚;
詳細解釋:醫
醫、毉

【名】
(會意兼形聲。從匚(fāng),從矢,矢亦聲。《說文》:“盛弓弩矢器也。”“醫”,會意,從“殹”(yī),從酉(yǒu)。“殹”,治病時的扣擊聲。“酉”,用以醫療的酒。二字各有本義,今用“醫”為簡體字。本義:治病的人)
同本義〖doctor〗
醫,治病工也。殹,惡姿也。醫之性得酒而使。——《說文》
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國語·越語》
不可以作巫醫。——《論語》
譬之若良醫。——《呂氏春秋·察今》
馳召醫。——《漢書·李廣蘇建傳》
又無醫藥。——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醫國(指良醫);醫家有割股之心(喻醫生有治病救人的虔誠願望);缺醫少藥;醫家(醫生,醫學家);醫師(官名。為眾醫之長);醫婆(女醫師);醫人(醫生);醫工(原為官名,指醫官。後泛指一般醫生);醫流(醫生,醫家);醫算(醫生和卜人);醫巫(治病的人。古代醫生往往兼用巫術治病,故稱)
醫術;醫學〖medicine〗
原來尊夫人懂得醫理,明日就請來看看罷。——《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又如:醫手(醫術高明者);行醫;學醫;醫王(醫術極精的人。多用以比喻諸佛或高僧等);醫部(醫學書籍);醫理(醫學道理或理論);醫道(醫術)
粥加麴櫱釀成的甜酒〖sweetwine〗。如:涼醫(涼甜酒)



【動】
治療,治癒〖cure〗
聚毒藥以共醫事。——《周禮》
又如:醫藥局(集防疫、治療、司藥為一體的醫療機構);醫緣(迷信的人認為疾病好壞與醫藥有命定的關係,稱作醫緣);醫濟(醫治)
救治〖treatandcure〗
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國語》
又如:醫國(比喻救治國家)
醫案
yī’àn
〖medicalcase〗中醫治病時對有關症狀、處方、用藥等的記錄,多用做書名,如清代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近人秦伯未的《清代名醫醫案》等
醫道
yīdào
〖artofhealing;medicalknowledge;physician'sskill〗治病的本領(多指中醫)
醫道高明
醫德
yīdé
〖moralintegrityinmedicine;medicalethics〗醫務人員應該具有的品德、作風
醫德高尚
醫護
yīhù
〖cureandnurse〗∶醫療護理
答應她回原來的老行當,乾一輩子醫護工作
〖doctorandnurse〗∶醫生與護士的簡稱
醫護全體參加
醫科
yīkē
〖medicalcoursesingeneral〗教學研究上有關醫療、藥物、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學科的統稱
醫科大學
醫理
yīlǐ
〖principlesofmedicalscience;medicalknowledge〗有關醫學上的道理或理論知識
醫療
yīliáo
〖medicaltreatment〗疾病的治療
醫生
yīshēng
〖doctor;physician;surgeon;medicalman;medicineman〗唐時設定學校令人習醫,凡學醫的人稱為醫生。今則用為業醫治病者通稱
醫聖
yīshèng
〖medicalsage〗古代對醫學上有極高成就的人的美稱
醫師
yīshī
〖medicalofficial〗∶古代執掌醫務的官
醫師,掌醫之政令。——《周禮·天官》
〖qualifieddoctor〗∶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國家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醫務衛生人員
醫士
yīshì
〖doctor〗∶醫生
〖prectitionerwithsecondarymadicalschooleducation〗∶受過中等醫學教育或具有同等能力、經國家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負醫療責任的醫務工作者
醫書
yīshū
〖medicalbook〗關於醫學的著作
醫術
yīshù
〖leechcraft〗∶醫學知識和技術
〖medicalskill〗∶醫療技術
醫術高明
醫務
yīwù
〖medicalmatters〗醫療事務
醫務處
醫學
yīxué
〖medicine;medicalscience〗以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研究內容的科學
醫學領域
醫藥
yīyào
〖medicine〗用於治療疾病的物質或製劑
醫院
yīyuàn
〖hospital〗病傷者得到醫療照顧的機構或場所
醫治
yīzhì
〖cure〗∶人體患病的醫療過程
〖treat〗∶給病人或身體的部分以內外科治療
〖heal〗∶治療疾病,恢復健康
醫囑
yīzhǔ
〖doctor’sadvice〗醫生根據病情的需要對病人在飲食、用藥、化驗等方面的指示和要求
基本解釋:署
shǔ
辦理公務的機關:專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簽名,題字:簽署。署名。署字。
暫代:署理。兼署。
筆畫數:13;
部首:罒;
詳細解釋:署
shǔ
【動】
(形聲。從網,者聲。部署任務,各有系統,故從網。本義:布置;部署)
同本義〖arrange;dispose〗
署,都署有所系屬。——《說文》
署,置也。——《廣雅》
署位之表也。——《國語·魯語》
部署諸將。——《漢書·高帝紀》
又如:部署(安排;布置);署用(署理任用);署事(處理事務);署置(設定官署任用官吏)
簽名,簽署〖sign〗
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馮湲署曰“能”。——《戰國策·齊策》
又如:署箋(署名於章奏);署券(簽署券約);署押(在文書上籤名,押字);署榜(開列姓名,張榜示人);署議(上書議事。因上書須署名,故稱);署銜(加書官職品爵于姓名上)
代理、暫任或試充官職〖actasdeputy〗
署南平教諭。——《明史·海瑞傳》
太守宗資先聞其名,請署功曹,委任政事。——范曄《後漢書·范雎傳》
又如:署印(代理官職);署任(暫攝原任);署缺(本官出缺,由他官暫代其職);署事(官員任職,以一年為期的叫署事;代理管事);署院(代理撫台);署印老爺(代理官員)

shǔ
【名】
公署;官署。辦理公務的機關〖officialbureau〗
署,官舍曰署。——《篇海類篇》。署使用於戰國時期,常稱官署,公署。
夫署,所以朝夕虞君命也。——《國語·魯語》
宣帝即時召武待詔宦者署。——《漢書·蘇武傳》
學士入署,常視日影為候。——《新唐書·李程傳》
又如:署府(泛指官署)
署假名
shǔjiǎmíng
〖pseudonymous〗使用假名;根據假名鑑定
一本署假名的著作
署理
shǔlǐ
〖administerinanactingcapacity;actasdeputy;handlebyproxy〗凡官員出缺或離任,由其它官員暫時代理職務
成祖即位,命署理禮部事。——《明史·宋禮傳》
署名
shǔmíng
〖putone'ssignatureto〗在書信、檔案或文稿上籤署姓名

相關詞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