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醫生防暴指南》的原版來自美國,後經某專業醫學網站改編成中國版首發,屬於內部專業交流資料。其主要是面對醫護人員,指導如何降低因醫療糾紛引發的暴力衝突風險,減少醫護人員受到潛在傷害的幾率。
從《醫生防暴指南》發布目的來看,是“為了確保醫療環境健康有序、確保醫生的身心健康、確保中國醫改大計順利推進”。指南主要分為事前防範、事中應對和事後處理三部分。分別針對醫療場所暴力事件的萌芽、爆發以及善後等不同階段進行處理。應該說,該《指南》雖只是一個民間版本,卻具備相當地專業水準,切合目前中國醫療糾紛環境,對醫護人員的自我防衛有幫助。
不過,當這個“專業性”《指南》流向外面後,卻引發了普通民眾的不滿情緒,恐怕是編制《指南》者所始料未及的。中國醫患之間關係緊張,理性和信任匱乏,嚴重醫療糾紛事件頻發,經常上演暴力衝突場面,雙方備受精神和肉體上的折磨。醫患矛盾乃是雙方共存的問題,如果只解決一方的後顧之憂,並不能有效遏制暴力事件。
基本內容
32條防範措施教醫生應對暴力事件
這份指南確實非常細緻,醫院、醫生需要注意的情況都交代得十分清楚,而且做成了PDF文本格式,乍一看,倒像是政府部門出台的一個檔案,裡面羅列了32條具體措施,並稱,綜合了2000多名醫生會員的意見。
事前加強防範
在事前防範里,指南最關鍵的一點是,通過和患者的溝通,讓其了解很多疾病還沒有完美的治療方案,醫學科學正在進步,不應過於強調所謂的“醫學奇蹟”。還要提高自己的語言、禮貌修養,溝通時及時調整用詞、語氣。
事發走為上策
對於醫院,則建議每個診室和辦公室的桌子下面安裝隱蔽的緊急呼救按鈕。對於醫生,建議值班時儘量避免獨處一室,切勿背對大門,平時注意鍛鍊身體,上班時可以穿輕便運動鞋。新入職的員工要及時熟悉工作環境周邊的出入口。
事中應對是指一旦醫療場所爆發針對醫護人員的暴力事件時,醫護人員應當及時採取合理合法、安全有效的防護措施,以保護自身生命財產安全。遇險及時脫掉白大褂,混入人群,盡最大可能迅速脫離事發現場,撤退中應防止人身傷害。尤其是醫護人員近視眼居多,指南還很“細節”地提醒,要非常注意保持一定距離,防止眼鏡碎片造成的二次傷害。
事後總結教訓
事後處理是指事件結束後採取的種種措施,主要包括保存現場、固定證據、減少損失、總結經驗及吸取教訓等。及時將受傷的涉事醫護人員、安保人員、患者及家屬送醫救治。配合有關部門,保存好現場照片、傷痕照片和監控視頻,及時尋找目擊者錄下筆錄。對涉事的醫護人員和安保人員應做好心理撫慰工作。醫院應當通過各種途徑及時向外界披露事發真相,醫院新聞發言人或宣傳科負責人應具備危機處理素養。
製作目的
某網站制定這個《指南》的初衷,是在系統地對2000年以後發生的醫療場所暴力事件進行回顧後,發現“暴力令醫生們觸目驚心”。於是,希望通過這個《指南》,讓醫務人員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明白應對的基本策略,避免無謂的損失。
《醫生工作場所防暴力行為中國版指南》有著某種善意,這甚至可以視作一些醫生的個人體會。在醫患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出於對自身的保護,實施“暴力防範”,乃人之常情,也無以批駁。
影響
一個《指南》無以改變醫患關係緊張,無以遏制“暴力”事件的升級,反倒可能會愈演愈烈。醫生既然有《防暴指南》,那么患者同樣具有“暴力升級的辦法”,醫患緊張的局面不會因為一個《指南》而得到紓解。
《醫生工作場所防暴力行為中國版指南》的最終結果,會放大醫患之間的這種恐懼。面對這個指南,大多數人會加劇已經有的思維定勢,他們會固化醫患關係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認知,從而加強自身的戒備心理:患者還沒進醫院,就擔心自己被騙被宰,擔心出現醫療事故,甚至做好了如何鬧騰一番的準備;而醫生,早就將患者當成“假想敵”,隨時做好應對準備。至於醫院,要么請“法制”院長,要么方聘請警察當“副院長”,或者戴頭盔佩警棍防“醫鬧”,這樣的舉動都只能走向預期的反面。
《指南》本存善意,但善意的結果,卻過度宣染了某種負面形象,烙下某種群體印記。
社會觀點
專家分析
首先,指南帶有一定的情緒性宣洩,是個民間版本,有的是實際中無法做到的;其次,也有不少東西是可以借鑑的,說得也在理,很多東西都是在醫政管理中常強調的,比如,術前要進行充分的溝通,不要誇張手術的療效,不要打包票等等;第三,從法學角度來說,對於醫生被打,其實是有法律保護的,應該也用不著這樣的指南。
醫生稱實用
醫生反響非常積極,大家普遍認為《指南》的實用性非常強;醫生留言中,稱贊者眾多。其中,某腫瘤綜合科醫生戲謔地留言稱:“太實用了,應該讓各級醫療行政部門傳達全衛生系統認真學習,就像學習業務一樣去認真學習,而且要定期考核。防患於未然!”
媒體質疑
媒體質疑的居多,認為“醫生學防暴,不如先用心看好病”。
國外收錄
該《指南》已被英文版知名學術雜誌《美國醫療質量雜誌》接收,不日發表。值得注意的是,一位國外審稿人認為,“《指南》的一些建議與美國推薦的醫患交流方式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