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寶釧松金髻雲嚲

〔麼〕情郎去後添寂寞,盼佳期無始末。 ②掩:寬掩,松放出。 ③厭厭:即“懨懨”,有氣無力的樣子。

基本信息

宮調:黃鐘
曲牌:醉花陰
曲名:未命名
作者:陳子厚
年代:元代
體裁:散曲中的套曲

作品原文

(黃鐘)醉花陰
寶釧松金髻雲嚲①,甚試曾濃梳艷裹。寬繡帶掩香羅②,鬼病厭厭③,除見他家可。
〔出隊子〕傷心無奈,遣離人愁悶多。見銀台絳蠟盡消磨,玉鼎無煙香燼火。燭滅香消怎奈何。
〔麼〕情郎去後添寂寞,盼佳期無始末。這一雙業④眼斂秋波,兩葉愁眉蹙翠蛾。淚滴胭脂添玉顆
〔尾〕著我倒枕捶床怎生臥,到二三更暖不溫和。連這沒人情的被窩兒也奚落我。

注釋譯文

注釋

①嚲(duǒ):下垂。
②掩:寬掩,松放出。香羅:指香羅帶,即腰帶。這一句中,“寬繡帶”與“掩香羅”同義。
③厭厭:即“懨懨”,有氣無力的樣子。
④業:惡劣。

譯文

腕上的金釧寬出了一圈,頭上髻子鬆了,任烏髮胡亂地披散。說什麼像往日那樣,去濃妝打扮?腰間的香羅繡帶,變得那樣鬆寬,全身有氣無力,這病除非是見到他才能好轉。
經受離別的人傷心難免,最是多愁善感。只見燭台上紅燭差不多點完,香爐不再飄煙,只有殘燼一閃一閃。燭滅香消,我又怎么辦!
情郎走後,留下寂寞一片,我時時刻刻在把重逢的日子熱盼。這一雙不爭氣的眼睛再不見秋波流轉,兩道蛾眉愁結不展。淚水掛在臉頰上,猶如珍珠一般。
我在床上反側輾轉,叫我怎能睡得穩安?直到二更、三更,還是焐不暖。連這不通人情的被窩,也嘲弄著我的孤單。

作品鑑賞

元散曲常以描摹思婦或未婚女子獨守空閨為表現題材。通常都從人物形象、人物處境、典型環境、典型動作的一方面或幾方面著手,用以反映出人物的心理和感情。這首套數具有容量上的優勢,自然成了這種種表現手法的集大成者。
“寶釵松金髻雲嚲”,“寬繡帶掩香羅”,“一雙業眼斂秋波,兩葉愁眉蹙翠蛾”……作品活脫脫地描摹出女子憔悴悲酸的病慵形象。她的處境是情郎遠去,苦挨寂寞,而且日夜處在相思刻骨、“盼佳期無始末”的煎熬之中。絳蠟消磨,使人想起“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的詩句;玉鼎無煙,香殘火燼,清冷愁慘的氣氛更為強烈。這種種描寫分開來看,固然是散曲作品的常套,但綜合在一起,卻構成了完整而細膩的思婦生活景象。元散曲文人頗像畫家,勾勒暈染,認真執著,不到自認為神完意足,是不輕易歇手的。
全套最具新意的自然是〔尾〕曲,這是屬於人物典型活動方面的表現手法,較之南唐後主李煜“羅衾不耐五更寒”的名句,更增出了人物的動作和心理。尤其是“連這沒人情的被窩兒也奚落我”,將女子孤眠的清冷況味與銘骨怨艾,都借著逼真的口吻而生動地表現出來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