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酒精性臉紅反應,這是乙醛脫氫酶出了紕漏,導致乙醛過多蓄積所致,乙醛可比乙醇毒辣多了,一丁點量就能讓人醉態連連,表現為面紅耳赤、頭暈目眩,有些人酒量大,其實是這種酶相對夠用而已,而酶少的人,酒精不能被快速代謝,引起乙醛蓄積。
臉紅原因
喝酒臉紅反而是不能喝酒的表現,很多人認為“臉紅說明代謝快、酒量大”,其實並無多少依據。具體緣由得從酒精代謝說起,人們飲酒,無論白酒、啤酒、葡萄酒,飲用的主要是酒精,即乙醇。作為一種化學物質,酒精在肝臟內被分解代謝。首先乙醇脫氫酶將它“撕裂”為乙醛。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而臉部毛細血管的擴張才是臉紅的原因;隨後乙醛脫氫酶將乙醛轉化為乙酸。最後乙酸被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脂肪——脂肪,是酒精代謝產生的能量在體內儲存的形式,這也正是喝酒引起啤酒肚、脂肪肝的原因。
喝酒臉紅的人意味著能迅速將乙醇轉化成乙醛,也就是說他們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 (alcohol dehydrogenase)。 不過還有一種酶,乙醛脫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喝酒臉紅的人是只有前一個酶沒有後一個酶,所以體內迅速累積乙醛而遲遲不能代謝,因此會長時間漲紅了臉。當1-2個小時後紅色就會漸漸腿去,這是靠肝臟里的P450慢慢將乙醛轉化成乙酸,然後進入TCA循環而被代謝。
表現特徵
研究表明,白種人60%較能喝酒,黃種人60%不能喝酒,黑種人則對半開,國內曾有調查表明,乙醛脫氫酶缺陷型者,女性比男性所占比例大,南方人比北方人占的比例大。這或許是男性比女性能喝,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的原因之一。
美國國家酗酒與酒精中毒研究所在《科學公共圖書館·醫學》發表的一項研究,更是給喝酒臉紅的人敲響了一記警鐘。東亞人普遍的酒精性臉紅反應是因為ALDH2的遺傳性缺乏,這類人不但酒量不行,即便適量飲酒也會大幅增加食道癌發生的危險。
飲酒基因
一直以來,民間都認為酒量是練出來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表明:酒量大小及有無酒癮,絕非後天鍛鍊養成的,而是由“飲酒基因”所決定。這種基因能影響人對酒精的反應度,從而決定這個人是否是酒鬼。首先他們培育出一種愛酒勝過喝水的老鼠,證明了喝酒習慣具有遺傳性,是由基因決定的;接著他們設計了“酒精挑戰”賽,要求300餘名受試者在8分鐘內喝下一份濃度為20%的酒精溶液。喝完後,他們還需填寫表格,記錄自己的感覺;一種特殊儀器,還被用來測量酒後身體晃動程度,說明受試者醉酒程度。
研究者Raymond L. White發現,15號染色體上部分基因與喝醉程度緊密相關。這一飲酒基因是一群基因在起作用,經過複雜的變化過程後,影響人對酒精的反應。有趣的是飲酒基因能隨繁殖代代遺傳。研究者不能確定這種遺傳是否會受後天環境所影響,要知道,家長從小就教育我們要菸酒不沾的。其次基因雖能遺傳,但能起多大的作用,也未能確定。不過對某些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好訊息——為預防“癮君子”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或許在將來飲酒基因能為科學家提供思路,藉此發明改變飲酒基因的新藥,幫助人們戒酒。
喝酒臉紅的危害
對於喝酒臉紅的人來說可能面臨的不僅是乙醇的直接毒害。研究者發現,臉紅可能預示著患食管癌的風險增加。臉紅的同時可能還會伴有噁心和心跳加快。臉紅主要由一種叫做ALDH2 的酶遺傳缺陷所致,對於這種人,僅半瓶啤酒就可以引起這種臉紅反應。這種缺陷會使酒精代謝遇到問題,造成體內乙醛的聚集。攜帶 2 個缺陷基因就會造成這種反應,這種人無法大量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