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樹

鄭樹

鄭樹,安徽省廣德縣人,博士生導師。1955年畢業於浙江醫學院。現任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基本信息

簡介

鄭樹 鄭樹

鄭樹,安徽省廣德縣人,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1955年初畢業於浙江醫學院,1956-1958年上海第一醫學院腫瘤病理進修班,1980-1982赴美NSABP任訪問學者。現為浙江大學腫瘤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全國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兼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委員,全國抗癌協會專家顧問組副組長,中華腫瘤學會委員,亞洲結直腸外科聯合委員會執行委員,國際大學結直腸外科醫生學會副主席,《中華腫瘤雜誌》副主編,《實用腫瘤雜誌》主編,及《中華醫學雜誌》(英文)、《中華醫學雜誌》(中文)、《世界胃腸雜誌》(英)、《中德臨床腫瘤雜誌》(英)、《腫瘤》、《中國臨床腫瘤》、《中國癌症雜誌》、《癌症》等十餘種專業雜誌的編委。

2005年入選美國外科學院(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並擔任《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十數種中英文專業雜誌的主編或編委。被聘為2004年香港中文大學曹光彪教授,2005-2010年Rugters大學客座教授。自1987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005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獲得者。

鄭樹教授從事腫瘤外科的臨床、教學、科研40餘年,結合基礎研究,在大腸癌、乳腺癌,特別在大腸癌的早診及基因研究方面做出了貢獻。

研究方向

主要科研方向:腫瘤病因及發病機制研究;腫瘤蛋白質組學;腫瘤系統生物學。

大腸腫瘤發生髮展病因機制研究,主要涉及大腸癌全基因組突變、轉移分子事件、遺傳分子事件和尋找新基因等研究。腫瘤早期分子標誌物及分子診斷研究,主要涉及利用蛋白組學技術尋找血清蛋白標誌物,以及生物信息學數據分析研究。

業績

在胃腸道、乳腺、甲狀腺等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具有極大的國內外影響力。在科學研究方面,承擔了國家“七五”、“八五”和“九五”攻關課題,以及“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31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共30餘項。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70餘篇,被他人引用次數達1000餘次,《中國引文資料庫》檢索論文被他人引用1682次。 2001年浙江省功勳教授。

科研與生活

數百張五彩的賀卡層層疊疊懸掛在辦公室,如一條人際交往與合作的紐帶。30多年不凡的科研與生活,輝煌的事業與摯熱的友情在這裡交融。在人生進入第75個年頭時,我省著名的腫瘤專家鄭樹教授似乎才進入“蜜月期”。她熱衷追逐的大腸癌之迷終於揭開面紗,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名單中,她排名第一。

沒有人可以懷疑她貢獻的重要性以及她的聰明與魄力。

別人談之色變的“腫瘤”,她卻情有獨衷,數十年如一載。哪裡的人群大腸癌發病高,她就帶領團隊奔向哪裡,數十年追蹤他們的生活習慣,他們的身體健康變化;為何有些人患癌症,手術後迅速過世,而有些人卻安然度日?她與前赴後繼的“學生們”駐守實驗室,從基因到蛋白質逐一疏理,甚至在60歲時開始學習新潮的分子學理論與方法;從呼籲人們少吃紅燒魚,到接受四條簡易自我篩查方案,她和她的科研團隊真正確立了大腸癌日常預防、高危篩查、治療對策等一系列原則與方法。其間諸多創新點、閃光點集成發表了上百篇學術論文和國際國內學術報告,獲得了多項科研成果獎。

鄭教授思路敏捷,點擊滑鼠比沐浴在陽春三月的西子湖畔更讓她興奮。電腦螢幕上出現一幅圖文並茂的“線路圖”,線路圖的起點關鍵字是人們習以為常的紅燒魚、綠藻水,之後是盤根錯節的基因標誌物,蛋白質圖譜,她說:“這張圖是畢生研究的粗略概括”。那些基因起著什麼作用,怎么相互起作用,如何描述那些神奇的蛋白質的變化,中間不少環節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鄭教授平常一周的工作表滿滿當當。“我不能脫離臨床,不能離開我的病人,我們也不能沉迷於獲獎的喜悅,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要有清醒的思路與方向。”

富有學術氣質的鄭教授突然喜形於色:這幾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標記物”,它對大腸癌的早期診斷可能十分理想,找到它識別它,分析透是我們下一步的目標。

2001年,文學大師金庸與鄭樹教授一見如故。大師欣然提筆書寫的一幅字,如今懸掛在鄭樹教授辦公室的牆上:“鄭人高義,樹木樹人”;“鄭樹校長仁心仁術”。熟悉她的人說,這是她的寫照,而鄭教授謙遜地說:“這是對我的鼓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