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他出生於沒落的兩班家庭,從小就表現出了出眾的藝術才能。他在青少年時代畫的畫,充分地表現了他要做一名畫家的抱負和熱情。
他年逾8 旬仍沒有放下畫筆,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在那卑視畫家的時代,他仍那么執著於美術,是因為他無限熱愛祖過山河和家園。
鄭敾,號謙齋(겸재),公元1676年出生於漢陽青雲洞的一個名門家庭。他從小就失去了父親,但是有幸在“老論派”的核心家族-金昌協(김창협)、金昌翕(김창흡)兩兄弟的門下學習。他繼承了栗谷(율곡)學派的思想,作為理學家闡明了陰陽調和與陰陽對立的原理。而他從小就擅長畫畫,這使他與詩人李秉淵(이병연)、書法家李匡師(이광사)、畫家趙榮祏(조영석)成為密友,自然也使他拓寬了繪畫創造力,成為他的畫升華為日常主題的一種刺激。
就這樣,他在青年時月里積累了大量繪畫經驗。到了30歲左右,他走遍全國的名勝古蹟(명승고적),為創立真景山水畫法打下了堅實基礎。36歲時,他第一次登上金剛山(금강산),面對山中秀麗的景色大為感動,畫下了多達21幅的《海岳傳神貼(해악전신첩)》。之後他又陸續遊覽關東地方和首爾南漢江流域的名勝,以及仁王山(인왕산)東北一帶的小溪和山城,並把它們留於畫中,創立了適合朝鮮山水的新的畫風。進入17世紀以後,明朝滅亡,清朝興起,朝鮮王朝的畫家深受衝擊,因為曾經朝鮮的學者心中的理想之鄉最終讓位於“務實”的清朝。而曾受宋朝與明朝影響的概念山水畫風也逐漸失去了立足之地。朝鮮的畫家們開始尋求新的畫風,最終開闢出重點表現朝鮮山河之美的新畫風,而鄭敾則繼承了17世紀出現的實景畫的傳統。
性格
他是一個少有的熱心人和探求心強的人。他巡行朝鮮各地名勝,選擇描繪對象,用獨創的方法創作了有特色的繪畫作品。他不僅從金剛山等朝鮮的名勝中,而且從平凡的河邊小村中也找出創作素材,以飽滿的藝術感情創作了給人深刻印象的優秀繪畫作品。
前人也評他的畫說他的畫鮮明豐潤,令人賞心悅目。這正是鄭敾畫風的特點。“鄭敾是最能描繪出朝鮮風光精華的畫家”。
鄭敾是李朝時期的著名畫家,對朝鮮現實主義風景畫的發展起了先驅作用。他巡行朝鮮各地名勝,用獨創的方法創作了特色繪畫作品。不僅從金剛山等朝鮮的名勝中,而且從平凡的河邊小村中也找出創作素材,以飽滿的藝術感情創作了給人深刻印象的優秀繪畫作品。
18世紀以後,朝鮮文化界(문화계)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千年來,韓半島一直承襲著中國山水畫(산수화)的畫風,而“真景山水畫(진경산수화)”的出現,使朝鮮王朝的山河得以被民族自己畫法真實的記錄下來,展現出一種獨有風貌。當時在國家之爭中慘敗於清朝(청왕조)的朝鮮王朝在文化中找回了些平衡,因為一直受中國畫風影響的朝鮮畫壇有了自己的主流畫派-真景山水畫。而將韓半島的江山用最真實、最美的方式表現出來的這一人群中,鄭敾(정선)是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成就
他畫的朝鮮畫《文岩》,畫的是朝鮮東海名勝通川文岩。集中簡練地描繪了文岩的特徵:高大的岩石與人物的對比、陡峭的絕壁與蕩漾起伏的海水的對比、海洋寬闊無邊的空間描寫,都給人以極其深刻的印象。以勁道的筆力描繪的人物富有運動感,細部如大小濃淡硬軟等,都描繪得當。
此外他還創作了描繪金剛山風景的《萬瀑洞》、《白岳山》、《金剛台》、《熊川的波濤》、《萬丈峰》等和人物畫《在松樹下乘》、《涼彈玄鶴琴的老人》等許多美術作品。
他還培養出了李朝時期的著名畫家沈師正等許多有才華的畫家。
現在,朝鮮美術博物館所藏的他的作品就有數十件,都是朝鮮民族寶貴的遺產。
鄭敾從小就精通周易(주역),深知陰陽五行(음양오행)與陰陽對立的原理,他對東洋畫(동양화)的筆法和墨法十分了解, 完美的將筆法和墨法融入到畫面之中,從而創立了真景山水畫法。在中國畫風傳入朝鮮並紮根於此250年之後,朝鮮迎來了能夠表現本國河山之美的真景山水畫時代。而創立此畫法的鄭敾從60歲開始更加堅守此畫風。鄭敾的畫脫離了模仿中國畫風的傳統方式,對金剛山與首爾各處的進行寫實性(사실성)描繪。人們對他的畫評價很高,很多來到朝鮮的中國官吏都在回國時在鄭敾家門前排隊買畫。從18世紀的實學家黃胤錫(황윤석)所著的《頤齋亂藁》中可以了解到當時鄭敾的畫每幅是三千錢,而當時的一升米只賣一錢四分,由此足以證明鄭敾的畫在當時的地位。
鄭敾並沒有滿足於此,他依然不懈地學習研究,終於在63歲以後創立了自己獨自的畫風,從此將真景畫畫法發揚於天下。他64歲時所畫的《清風溪(청풍계)》把仁王山特有的美岩用墨法大膽的表現出來,而樹木則用粗筆快速勾勒出來,生動地表現出韓國山河的內在之美。把他36歲時、60歲時和70歲時的所畫的金剛山進行比較,就會發現每幅畫都有很大的差別。在63歲時的作品中,“叢石亭”小的像要被寬闊的大海所吞沒,而72歲時的作品則果斷的將背景省略掉,在75歲之後的作品中,他又把“叢石亭”的四個山峰省略為三個,展現出一種抽象畫的傾向。
雖然鄭敾很早就被人們推崇為大畫家,但他依然不驕不躁(교만하거나 조급해하지 않다),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終於在韓國繪畫史上創造了最偉大的功績。直到他84歲臨終之時,他依舊沒有放下畫筆。他將韓國的山川描繪得精妙絕倫,對後來在山水畫與風俗畫中開闢了一片新天地的金弘道(김홍도)與申潤福(신윤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後人稱為“畫聖(화선)”。
第三版韓國1000韓元紙幣背面就是謙齋鄭敾的山水畫《溪上靜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