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學生成功就業
2009年2月,剛剛陪寒假留校學生過完農曆新年的鄭志剛接到學院通知,新學期開學後就接任2009屆272名畢業班學生的輔導員。2009屆,也就是2005級,剛入學時就是鄭志剛親自帶的,重新接手這個年級,最大的任務和挑戰就是就業工作,當時金融危機給大學生就業帶來的巨大影響已經顯現,面對眾多困難,鄭志剛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把這群曾經朝夕相處、充滿朝氣和希望的學生順利地送上合適的工作崗位,為他們大學四年的求學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為此,鄭志剛傾入了自己全部的情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教育引導方面,鄭志剛一邊整理和學習各種就業政策和檔案精神,一邊積極了解機械行業經濟發展狀況,分析機械類各專業學生就業形勢和基層就業發展機遇,大力開展宣傳教育;他深入學生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在聊天中洞察每個學生的求職意向和心理底線,引導學生面向基層、面向一線,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就業;《轉變就業觀念,拓寬就業領域》輔導講座、主題班會……凡是有助於學生就業的,鄭志剛決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最終,年級共有35名學生到福建山區基層就業,占就業人數的15.6%。
在就業工作體系的構建方面,為了加強就業工作的組織和領導,鄭志剛不僅對學生幹部隊伍進行了調整最佳化,而且建立了學生--企業就業跟蹤服務制度、學生黨員與就業困難學生"一助一"對口幫扶制度等工作制度,促進了就業工作的開展。
在開拓就業渠道方面,鄭志剛竭盡全力,教師、校友、人才市場、行業協會……他動用一切可利用的人際資源,拓展就業崗位來源;福州、龍巖……他各地拜訪企業負責人、推薦畢業生,從不疲倦。鄭志剛還結合共青團建設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的工作,與升興(福建)集團有限公司和福州中福水錶有限公司簽訂了見習基地協定,共有20名學生在兩家企業開展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最終有9人與企業簽訂了就業協定。
對於學院"預就業"工作,鄭志剛也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預就業"是一種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學生在學生畢業前一邊學習與實習,一邊接受工程教育與培訓,畢業後直接或優先進入企業就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從2004年起,在學院領導的支持與指導下,鄭志剛與同事們在福建省高校中率先開展起"預就業"工作,先後與多家單位簽訂協定,一批又一批學生經過"預就業"培養,走上了工作崗位,成為受企業歡迎的人才。2009年,又有20多名"預就業"培養對象與企業簽訂了就業協定。經過不懈地努力,鄭志剛不負組織的囑託和學生的信任,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5%以上,做到了學生滿意、學校滿意、企業滿意,學院被評為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他本人也被評為就業工作先進個人。
為了學生學有所長
"學生在校就是要加強培養",鄭志剛十分重視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他不斷創造機會鍛鍊學生。2005年,鄭志剛借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之機,選拔一批品學兼優的學生黨員幹部成立了全校第一個"創先"工作部,入住新生宿舍,服務於新生的全面發展、爭先創優。此項工作至今持續開展了四年,已成為學生黨員在實踐中培養提高組織民眾、宣傳民眾、服務民眾能力和加強黨性鍛鍊的平台,2007年獲得校黨支部立項活動優秀成果一等獎。2008年6月以來,鄭志剛又在學生公寓中建立了黨員服務點,讓廣大學生黨員在同學中開展助學幫困、考研交流、就業服務、義務維修等無償服務活動,讓學生黨員真正的發揮先進模範作用,與廣大同學共進步、同發展。為了讓更多學生在專業理論學習和實踐上有特長,近年來,鄭志剛大力開展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和活動,逐漸形成了"一個目標、兩個依託、三個平台、四個層次"的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個目標":以"服務第一課堂,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兩個依託":依託機械電子科技創新協會這個2006年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依託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兩個省級重點學科;"三個平台":以校機電工程實踐中心和院學生創新製作室為訓練平台,以"挑戰杯"科技學術作品競賽和全國機械創新設計競賽為主要大賽平台,以本科生科研訓練計畫(SRTP)和雛鷹培育計畫為實踐平台,紮實開展工作;"四個層次"就是根據本科生四個年級的不同特點開展活動,一年級做專業啟蒙,邀請知名教授、博士生導師開展博士論壇、學術報告,二年級做技能培訓,舉行機械技能大賽、創意DIY等活動,三年級進行實訓參賽,組織參加各類省級和國家級競賽,四年級進行實戰鍛鍊,通過雛鷹培育計畫和行業協會來組織學生參與導師科研項目和承接企業技術開發項目,鍛鍊能力、提高水平。近年來,在他的組織協調下,學生們在"挑戰杯"、機械創新設計競賽、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等各類比賽中共獲得全國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2個;省級一等獎12個,二等獎14個,三等獎11個,還有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共12個。這些工作和活動的開展催生了一批批學生科技創新和學科競賽明星,如他帶的2003級學生梁晨在2006年ACM國際程式設計競賽世界總決賽第39名;他指導過的許多學生因為科技創新特長有的被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錄取攻讀研究生,有的被企業高薪聘用。
2008年福州大學提出建設創業型大學理念後,"創業"的這一名詞在鄭志剛的腦海漸漸浮現、清晰。他撰寫了《談"創業型大學"理念與團學工作》論文,參與了校教改項目《福州大學創業實踐教育平台的構建與研究》;積極在學生中開展創業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校友沙龍活動,在實踐中學習成長,開展與創業校友面對面"對話"活動,聽取成功校友的成才報告和創業經驗……一系列的工作和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創業意識、掀起了"創業風":2006級學生余宋良開辦了汽車租賃公司和特色咖啡屋,被評為2009年福州大學首屆"十佳創業之星"。鄭志剛還在學生中廣泛徵集創業項目,2009年共有5個學生團隊提出了創業意向,提交了創業計畫書。鄭志剛因勢利導,邀請KAB導師對這些學生進行深入指導和幫助。創業之風,在他的帶動之下,日益興盛。
為了學生健康成長
他很關注學生們日常的思想、學習、生活狀況,平時經常抽空到學生宿舍走走看看,衣食住行,一樣一樣細緻的詢問;到課堂檢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盡最大的努力,不讓一個學生在學習上落伍;在校運會場上,他親自抓體育道德風尚,做到體育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在校文化藝術比賽現場,他關注比賽進程,為學生加油、打氣,學院學生群體文藝屢獲嘉獎;在校園出現H1N1甲流疑似病例時,他一次又一次深入學生宿舍,開導撫慰情緒不穩的學生,協調好防控工作。生活中的鄭志剛,儼然脫去了一個老師的身份,和學生打成一片,互為知己。走進大學,學生們離開了父母的呵護,遇到困難、遇到病痛,寂寞無助常常讓許多學生暫時的迷失方向,每當這時,他們身邊總是有這么一個身影在忙碌,那就是鄭志剛,學生心目中的親人--鄭導。鄭導連夜把突發急性心肌炎的一個學生送到省立醫院,並如親人般地陪護在他的床邊,端盆把尿、試藥換藥,整夜雙眼未合,直到第二天中午他家長趕到醫院;在進入畢業班階段,鄭志剛還經常關心他的身體狀況,在鄭志剛的幫助下,他還成為最早落實單位的"雙困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