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公彥棻,童年失怙,苦學有成,意志堅強,不屈不撓,清廉砥隅,高風亮節,報效黨國,赤膽忠誠,犧牲奉獻,義無反顧,政治生涯,多采多姿。先生之成就,絕非倖致偶然。本書細述其苦學歷程、負笈巴黎、折衝樽俎、百年樹人、獻替國會、光榮抗日、服務桑梓、戮力黨務、領導僑務。改革司法、贊翊中樞、著述立說、弘揚主義、景仰國父、效忠蔣公、思念親恩、尊師重道、潛隱衡門、弦歌不輟等犖犖大者。先生之讜論,可收風行草偃、廉頑立懦之功,更可窺其自民國肇造,由軍政、訓政、憲政,參與北伐、抗戰、軍事、政治、外交、社會等八十多年以來所演變痕跡之全貌。
鄭彥棻(1902-1990年)北滘槎涌村人,鄭軍凱侄。早年留學法國。畢業後,受聘於日內瓦國際聯盟秘書處。1935年回國任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兼法學院院長。1939年進入政界,歷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國民黨中央委員副秘書長、秘書長等職。1949年去台灣,任“行政院司法行政部部長”、“總統府秘書長”、“國策顧問”等職。
1925年冬,因服務於附屬國小“略具成績”,鄭遂以留校服務畢業生之資格,被派赴法國留學,為廣東大學海外部學生,由於護照手續處理問題,延至次年春才到法國,進入法國里昂中法大學。
在法國的鄭原本打算繼續專研教育學,但因學制差異法國未設教育學系,遂轉修統計學。1926年轉入巴黎大學統計學院,1928年通過學位考試,取得統計師學位,為第一位該院畢業的中國學生。
早年
1902年農曆大年初一誕生在廣東順德。4歲時喪父,母親身體亦不佳,由祖母一手帶大。1917年時以備取第6名考入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師範學校預科,由於已備取身份入學,加上鄉村氣息重而備受輕視,鄭則以學期成績第一名來回應同學的輕視。由於學業成績出色,在老師的鼓勵下,越級考入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數理化部就讀。廣東做為中國革命大本營,廣東高師更為孫中山先生講習三民主義的場所之一,受到革命氣息氛圍感染,逐步走上投入革命事業的道路。同一時期,受到教授黃希聲影響,由原本主修數理轉為修習教育,畢業後在於廣東大學教育系進行研究。
留學法國
1925年冬,因服務於附屬國小“略具成績”,鄭遂以留校服務畢業生之資格,被派赴法國留學,為廣東大學海外部學生,由於護照手續處理問題,延至次年春才到法國,進入法國里昂中法大學。
在法國的鄭原本打算繼續專研教育學,但因學制差異法國未設教育學系,遂轉修統計學。1926年轉入巴黎大學統計學院,1928年通過學位考試,取得統計師學位,為第一位該院畢業的中國學生。
回國參政
1935年在母校中山大學的校長鄒魯邀請聘任下,結束在法國的學習研究回到中國任教,並擔任法學院院長。抗戰爆發後,1938年中山大學停課,鄭彥棻投入了抗日工作,先後出任了國際反侵略會中國分會秘書、國民黨中央訓練委員會委員、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設計委員、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議設計委員、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常務幹事、中國國民外交協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文化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訓團教育委員會主任秘書、中訓團黨政訓練班指導員及講師等眾多職務。1939年8月起在廣東省政府先後擔任了廣東省臨時參議會參議員、廣東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廣東戰區編輯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動員會議書記長、廣東省政府統計長等工作,並在三民主義青年團擔任廣東支團部幹事、中央幹事會常務幹事兼宣傳處處長、文化建設運動委員會主委、青年團粵贛區宣導員、中央幹事會副書記長等多項職務,逐步累積個人的政治歷練與工作經驗。
1946年11月具有法學研究背景的鄭彥棻出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參與制定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8月出任立法院立法委員,並在行憲後成為第一屆立法委員,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到台灣。
執掌僑務工作
1952年鄭彥棻出任僑務委員會主委,在上任之後不久,隨即出訪日本與美洲10餘國家,深入了解僑胞生活與增進僑界聯繫團結。此外訂立僑務工作的五項原則:“非以役僑乃役於僑”—替僑胞服務,而非要僑胞服務
“用僑胞的力量解決僑胞的困難”—自力更生,自立自強
“擴大組織基礎提高政治警覺”—對僑務保持高度關注,不得一日鬆懈
“無僑教即無僑務”—提升華僑的中華文化教育,培養對祖國的向心力與延續海外的中華文化命脈
“適應僑情因地制宜”—就各地風俗民情差異,僑務政策要有彈性調整
這五項工作原則奠定日後整體僑務的方向與工作基礎,鄭氏任內的僑務貢獻卓越,包括促使立法院通過《當前僑務施政要點》;發行《僑務月報》、《僑訊》、《僑生通訊》、《僑情周報》;舉行首次全球僑務會議,通過當前僑務綱領;明定每年10月21日為華僑節;輔導創辦華僑實驗中學、僑生大學先修班;刊行《海外文庫》、《華僑志》、《華僑經濟叢書》、《華僑經濟參考資料》、《僑生在自由中國畫報》、《華僑教育月刊》;制定華僑歸國投資方案、政府公布華僑回國投資條例及召開華僑文教會議、首次全球僑務會議、華僑經濟檢討會議等相關重大會議,全面性的發展僑務工作。
日後的僑務工作人員官員,多遵循著鄭彥棻先生所立下的規範與典範,繼續為僑務工作貢獻,鄭彥棻先生因此贏得“僑務之父”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