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簡歷:
主要研究領域:應激相關精神疾病的行為及腦機制研究;在上述相關領域,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多篇被SCI/SSCI/CSA等國際文獻檢索系統收錄。現任中國心理學會生理心理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科院心理所學位委員會委員,中科院心理所實驗倫理委員會委員,《心理科學進展》雜誌編委。
獲獎及榮譽
1.《大鼠成癮易感性行為學特徵及腦內相關基因表達的研究》,2005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2005.12
2.《社會擁擠狀態對嗎啡精神興奮性效應及其個體差異的調控》獲第八屆北京科學技術協會青年優秀科技論文評選二等獎。2005.12
3.《Susceptibility to Morphine: High vs. Low responders Model》獲2004-2005北京神經科學學會年會青年優秀論文獎。2005.1
4.《大鼠成癮易感性行為學特徵及腦內相關基因表達的研究》,中國科學院首屆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04.10
5.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獎一等獎。2003
代表論著
(* 通訊作者)
10. 鄭希耕,李勇輝,隋南,成癮藥物心理依賴及復發的腦機制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06;14(4):522-531
11. 鄭希耕,李勇輝,羅小景,肖琳,楊小燕,隋南,嗎啡行為及條件性行為敏感化效應及其個體差異研究,心理學報,2005; 37(3): 351-356
12. 鄭希耕,隋南,嗎啡作用的中樞機制及相關的基因調控,中國神經科學雜誌, 2001 (17) 4: 343-346
13. 鄭希耕,思想的誕生,醫學與哲學,2000; 21(6): 49-53
14. 安獻麗,梁璟,鄭倫,李幼虹,鄭希耕*,延長創傷環境暴露時間對條件性恐懼表達的影響(2009,已接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15. 安獻麗,鄭希耕*,阻礙條件性恐懼記憶消退的原因分析,心理科學進展,2009; 17(1):126-131
16. 安獻麗,鄭希耕*,驚恐障礙的認知偏向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08;16(2):255-259
17. 安獻麗,鄭希耕*,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動物模型及其神經生物學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008;16(3):371-377
18. 李幼虹,鄭希耕*,嗎啡與精神興奮劑的行為敏感化及其神經生物機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6; 15(11):1050-1052
19. 李勇輝,鄭希耕,隋南,應激、學習記憶與精神活性物質依賴及復發的關係,中國藥物依賴性雜誌,2006; 15(3):197-205
20. 王冬梅,鄭希耕,李勇輝,楊曉燕,隋南,糖皮質激素調控藥物成癮的行為表現及其機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6; 15(11):1048-1049
21. 鮑雲非,鄭希耕,隋南,紋狀體在藥物成癮有關的聯想性學習中的作用,生理科學進展,2006; 37(2):165-168
22. 李勇輝,鄭希耕,隋南,納絡酮、地卓西平對大鼠攝食動機的影響,心理學報,2005; 37(3): 357-361)
23. 白雲靜,鄭希耕,葛小佳,隋南,行為遺傳學:從巨觀到微觀的生命研究,心理科學進展,2005; 13(3):305-313
24. 李勇輝,鄭希耕,鞠平,劉傑,楊曉燕,隋南,嗎啡、食物誘導的條件性位置偏愛的獲得與保持:自然獎賞與藥物獎賞記憶的比較,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院刊,2005;22(4): 467-471
25. 李勇輝,鄭希耕,隋南,環境對成癮藥物精神運動興奮性的調控及其機制,中國藥物依賴性雜誌,2005; 14(1):2-7
26. 李勇輝,鄭希耕,隋南,皮質酮對嗎啡條件性位置偏愛及條件性精神運動獲得的影響,中國藥物依賴性雜誌,2004; 13 (3): 183-186
27. 李新旺,鄭希耕,楊曉燕,隋南,東莨菪鹼和毒扁豆鹼對嗎啡訓練大鼠空間學習的影響,中國藥物依賴性雜誌,2002; 11(4): 254-256
28. 王冬梅,李勇輝,鄭希耕,楊曉燕,隋南,皮質酮對嗎啡急性精神運動興奮性及行為敏感化的影響,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06; 1:32-34
29. 鞠平,王冬梅,李勇輝,鄭希耕,楊曉燕,隋南,中腦多巴胺神經元位相性興奮與行為強化,生理科學進展,2006; 37(1):71-74
30. 劉彩誼,王冬梅,李勇輝,鄭希耕,楊曉燕,隋南,條件性線索誘發復吸的心理神經機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CSCD),2004; 13(6):704-705
31. 王冬梅,劉彩誼,李勇輝,鄭希耕,隋南,應激易化藥物成癮的神經生物學機制,中國心理衛生雜誌(CSCD),2004; 18(12): 872-874|
32. 須衛,羅小景,譚北平,鄭希耕,楊曉燕,隋南,納絡酮誘發嗎啡成癮大鼠CPA模型及影響因素,中國疼痛醫學雜誌(CSCD),2004; 10(2):105-109
承擔科研項目
1.《“圍創傷期”糖皮質激素在條件性恐懼記憶消退中的作用及其與海馬、杏仁核pERK及pCREB活動性的關係研究》獲中科院心理所“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院長獎獲得者科研啟動專項資金”資助(2009.8-2011.8)
2.《PTSD條件性恐懼行為的表達及消退的多巴胺神經機制研究》,獲中科院心理所“科學發展基金資助(2008.5-2010.5),項目批准號:O8CX093009
3.《中腦邊緣葉多巴胺系統活動性與應激誘發的動物抑鬱行為的關係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2008.1-2010.12);項目批准號:30770722
4.《藥物成癮易感性大鼠腦核團定位及基因表達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2005.1-2007.12);項目批准號:30470578
5.《中腦邊緣葉多巴胺系統活動性與應激誘發的動物抑鬱行為的關係研究》,獲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科研啟動專項資金》資助(2008.1-2010.12)。
6.《社會應激調控成癮易感性的腦機制研究》,獲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基金資助(2003.9-2005.9);項目批准號:049。
盤點中科院心理所科研人員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前身為創建於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1951年重建。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綜合性研究所,主要研究心理活動發生、發展規律及其神經和遺傳基礎。心理所現有職工150人,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共127人,包括研究員23人,副研究員30人。其中,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人,百人計畫入選者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