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鄭人有逃暑於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於身。其陰逾去,而其身愈濕,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太平御覽·人事部》全文翻譯
鄭國有個在一棵獨立的樹下乘涼的人,太陽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也隨著樹蔭挪動自己的臥席。到了黃昏,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又隨著樹蔭挪動自己的臥席,而苦於露水沾濕了全身。樹影越移越遠了,他的身上也越來越濕。(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當笨拙了。短句翻譯
1.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於身:月亮在空中移動,樹影也在地上移動,他又隨著樹蔭挪動自己的臥席,而苦於露水沾濕了全身。2.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當笨拙了。
相關文章
苻子:謹案:道家祖黃老,蓋三皇五帝之道也,變而為列禦寇莊周,則楊朱之為我也,又變而房中術,而金丹,而符錄,而齋醮,每降益下,而道家幾乎熄矣。於是乎秦漢以來,未有著書象《道德經》者,其象《列子》《莊子》,僅有苻朗,苻朗者,秦苻堅之從兄子也,《隋唐志》《苻子》三十卷,宋不著錄,《路史》徵引,皆取諸類書,非有舊本流傳。蓋亡於唐末。余從類書寫出八十一事,省並復重,得五十事,定著一卷,備道家之一種。就中有云:至人之道也如鏡,有明有照,有引有致。又云:為道者日損而月章,為名者日章而月損。又云:荊山不貴玉,鮫人不貴珠,又云:木生燭,燭盛而木枯,石生金,金曜而石流,三復其言,具有名理,本傳稱老莊之流,非過許也。嘉慶丁丑歲秋九月九日,嚴可均謹敘。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外界的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我們要隨著事態的發展去解決問題的所在。而不能只用老眼光,老辦法去解決新問題,不然就會碰壁、受災。
注釋
1.逃暑:避暑,乘涼2.孤林:獨立的一棵樹
3.徙(xǐ):移動
4.衽(rěn):臥席
5.以:為了,目的是
6.及:直(到)
7.至:助詞不譯
8.暮:黃昏
9.席:睡
10.於:了
11.從:跟從
12.露:露水
13.濡(rú):沾濕
14.逾:(通假字,通:“愈”),更加
15.患:擔心
短文簡介
短文寓意 《鄭人逃暑》講述了鄭人白天將蓆子移動到樹陰下避暑,晚上由於月光下樹的影子拉長了,鄭人不是將蓆子鋪在樹下,而是和白天一樣還移動到樹陰里,離樹幹遠了,其實已經毫無遮攔了,所以被露水濕身了。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外界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我們要隨著事態的發展去解決問題所在,而不能只用老眼光,老辦法去解決新問題,不然就會碰壁、受災;客觀世界在不斷運動、發展、變化,我們也一定要認識並適應這種發展變化,不能墨守成規。鄭人用避暑的辦法去對待夜間的露水,當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用狹隘的經驗去對待變化著的事物,必然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這則故事主要細節就是晚上睡在樹陰下,不但不能避暑,反而濕身。二是找好諷刺角度,分析因果關係。
這則寓言還告訴我們,外界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我們一定要隨機應變,不要墨守成規,太死板了。要懂得變通。
文言練習
鄭人有逃暑①於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④於身。其陰逾⑤去,而其身逾濕,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注釋]①逃暑:避暑,乘涼。②孤林:獨立的一棵樹。③衽(rěn):臥席。④濡(rú):沾濕。⑤逾:同“愈”,更加。
1.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徙衽以從陰()(2)其陰逾去()
2.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3.鄭人的“拙”具體表現在(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4.這則寓言告訴人們的道理是:
答案:
1.⑴:移動⑵離開
2.這個辦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體表現在晚上也跟著樹影移動蓆子
4.要隨機應變,要順應變化,不完全憑經驗辦事,不要墨守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