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昌裕

鄧昌裕

鄧昌裕:1942年生,鄧昌裕作品瀘州市人,畢業於原西南師大美術學院。 1942年,鄧昌裕出生在瀘州市化工廠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從小就特別喜歡畫畫。 1964年,鄧昌裕從西南師大美術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宜賓文化宮工作。

畫家鄧昌裕

鄧昌裕:1942年生,

鄧昌裕作品鄧昌裕作品
瀘州市人,畢業於原西南師大美術學院。宜賓市翠屏區科協美術幹部,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原宜賓市美協副主席。擅長油畫、工筆人物畫。50餘件作品入選全國、省內外美術大展、獲獎、出版。作品由國內博物館和美國、法國、日本、印尼、港台收藏家珍藏。藝術成就入編《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中國現代書畫界名人大觀》、《中華名流世家》、《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等近20部專著,優秀作品入編幾十種畫冊。
視藝術為生命,視教育為事業。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培養學子眾多。1999年成立《鄧昌裕美術培訓中心》。
個人藝術成就《宜賓日報》、《宜賓晚報》、《宜賓電視台》、《領航者》、《異鄉人》、《宜賓文化》雜誌等曾專題報導。

訪宜賓畫家鄧昌裕

來源:宜賓日報
依稀記得有這樣一段描寫人物的句子: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白水銀裡頭養著兩灣黑水銀,一顧一盼,連坐在角落裡的人也覺得她看見我了。


對於繪畫,作者沒有什麼研究,也不知該用何種語言來描述,在看到鄧昌裕老先生的人物畫時,只覺色彩艷麗,眉目傳神,不覺便記起先前那些句子來了。
“我從小就喜歡畫人物,反映人物的靈魂和思想,因為說到底,世界上最美的是人。”在鄧昌裕老先生的心中,世界上最美的莫過於人,多年來,他致力於人物畫的創作,在畫界獨樹一幟。
1942年,鄧昌裕出生在瀘州市化工廠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從小就特別喜歡畫畫。在國小美術老師嚴輝玲的啟蒙下,鄧昌裕對畫畫的興趣越來越濃厚,隨著技藝的提高,他逐漸萌發了做一名畫家的想法。1959年,就讀於瀘州一中的鄧昌裕,因為成績優秀,在學校的推薦下,順利地考上了西南師範大學(如今的西南大學)美術系。而在這裡,酷愛畫畫的鄧昌裕也幸遇了經驗豐富的領航者。在張宗禹、陳曉曦、劉一層等著名畫家、教授的教導下,鄧昌裕在素描、色彩、油畫技巧等方面受到了系統、完整的教育,基本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老師不僅畫藝精湛,對學生也非常負責,幾乎是手把手地教學生。“現在都不容易遇到這么負責的老師了。”鄧昌裕感慨萬千。
1964年,鄧昌裕從西南師大美術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宜賓文化宮工作。在文化大革命這段特殊的時期,鄧昌裕始終沒有離開自己的畫筆,常到基層、廠礦、企事業單位免費為大家畫毛主席像,每日不間斷練筆;同時,他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人群,為以後的人物創作累積了素材。
珍寶島戰役後,四川人民出版社組建了一個連環畫創作班,展現戰鬥中的英雄人物風采,鄧昌裕被選拔成為了其中的一名創作人員,和其他幾個人一起,創作對象是出生在宜賓的戰鬥英雄陳紹光。就是這套看似不起眼的連環畫,對鄧昌裕一生的繪畫生涯都有很大影響。“別看是畫一個個小人,但同一個人物,要畫大量的速寫來表現他的正面、側面、動態、靜態,每個動作都要畫得逼真,對基本功的要求很高。”鄧昌裕說,當時在連環畫創作班裡有一些很有名氣的連環畫家,在與他們的交流學習中,他的繪畫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977年,鄧昌裕被調到宜賓市科協做科普宣傳工作,繪畫創作的形式也開始多種多樣起來。多年來,鄧昌裕多次自費去東北、新疆、雲南、貴州等地體驗生活。作為一個畫家,鄧昌裕的旅遊不是純粹的遊山玩水,而是帶著一個畫家的眼光去收集素材,捕捉靈感。在細緻入微的觀察、深入實地的感悟過後,鄧昌裕創作了一個個立體生動的人物形象。
鄧昌裕說,他能如此用心地投入到繪畫創作中,離不開家人的大力支持。在考上西南師大時,鄧昌裕曾想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因為當時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好,母親沒有工作,父親一個人的工資要支撐全家人的生活,再供4個孩子上學就頗為困難,妹妹考上中專也沒有去上學,但是家裡人卻一致支持他去上大學。而在歌舞團工作的夫人是鄧昌裕的第一個觀眾,給了鄧昌裕很大的支持與鼓舞,她還是鄧昌裕長期的創作對象。在鄧昌裕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夫人演出各種節目的劇照,每一張都生動形象,飽含感情。
鄧昌裕的人物畫,注重古典與現代交融的形式美,營造寧靜與內斂的東方意境,得到了許多行內著名人士的好評,也獲得了許多獎項。鄧昌裕的名氣日增,許多人都邀請他去做宣傳,但不少的邀請都被他謝絕了。“一個人不能只純粹地追求名利,在這方面要有一個度,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繪畫創作上。”今年67歲的鄧昌裕,每天都堅持作畫,經常畫畫到晚上3、4點鐘。他說,雖然自己快70歲了,但創作精力還是很旺盛的,而且這個階段的思想和技術也更加成熟,要契合時代的審美情趣,抓緊時間搞創作,讓中國油畫走向世界。
自1998年退休後,鄧昌裕便致力於美術教育,注重培養美術人才。鄧昌裕感慨地說,他從一個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長為一名畫家,得益於黨的好政策,現在,他要把自己所學的一技之長回報給社會,服務人民、娛樂人民。不管是採用出版或是展覽的方式,他希望自己的畫作能夠和觀眾見面,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藝術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