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人物生平
鄒經是清代著名將領,官至台灣水師協鎮,曾屢次率領台灣軍民抗擊海寇、為保衛海疆立下了卓著功勳。被時任福建巡撫的余文儀譽為“人中龍虎”。鄒經,字年官,號耕蘆,別號畲五,連城(原長汀)四堡霧閣人。是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抗擊海盜、保衛海疆的著名將領,福建巡撫余文儀譽之為“人中龍虎”。
乾隆七年(1742),鄒經出生於一雕版印刷業之家,父廷揚,字征耀,號怡軒,博古通今,尤善書法,頗有文名。鄒經幼年“聰明迥乎庸眾,氣質遠邁恆流”,在嚴父督教下,“博學文經、搜羅三墳五典;精通武緯韜略,貫虱穿楊”,遂成文武兼全之青年。乾隆二十八年歲試,深得汀州學憲、著名學者紀曉嵐賞識,“取入邑癢,為名諸生”。乾隆三十年,舉鄉試,名登虎榜。次年,授廈門提標。經才識過人,乾隆三十八年提升為烽火門千總,到任六日又委署本營守備。乾隆四十七年,調署銅山(今雲霄銅山港)營守備。因防寇有功,次年入都引見,特授南澳(今廣東南澳島)守備。
相關事件
乾隆末年,安南(今越南)阮光平自立為王,嗾使海盜聚眾騷擾,劫奪福建、浙江沿海,而南澳則首當其衝。經抵南澳後,廢寢忘餐,修甲具、整軍紀,聯合當地士民,數次殲滅來犯之寇。乾隆六十年,魁制台以功奏聞,升任南澳游擊。嘉慶二年(1797)第二次入都引見,提升為銅山營參將,誥封三代。嘉慶五年,海寇百餘艘聚攻浙江台州,時浙江總兵李長庚帶領三鎮水師出擊,海寇未能得逞,而四竄騷擾台灣(當時為福建所轄),形勢緊急,上聞經治軍有方,守土有績,提升為台灣平安營水師協鎮,兼帶左右二營印務,出守台灣。時安南阮福映滅阮光平,嘉慶帝封阮福映為越南王,並諭旨福映嚴禁海寇。但海寇頭目蔡牽、朱濆不聽約束,兼併群盜,號令一方,各有艦艇百艘,以閩海為駐地,勒索中外商船,竄擾福建、台灣、廣東沿海,猖獗萬分。
鄒經來到安平,不顧年近花甲,夙夜匪懈,嘔心瀝血,積極籌備防務。鄒經深知安平乃台南門戶,而台南為台灣首府,形勢險要,即以“守土人人有責”號召當地士民同心協力保衛海防;同時嚴令士卒恪守軍紀,不得損害人民利益。並且下令修建新艇十餘艘,建造土樓,鑄造刀槍,製造彈藥,加強戰備,鞏固海防。而蔡牽亦暗造大型艦艇幾艘,率船百餘艘,氣勢洶洶,欲竄入台灣搶米劫貨。鄒經身先士卒,率軍民浴血抗擊,重創海寇,終於將蔡牽趕入公海,保護了台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隨後福建撫軍(巡撫)余文儀贈給鄒經“人中龍虎”巨匾,以示旌獎。
嘉慶九年三月,嘉慶帝降旨晉升鄒經為台灣水師提督。但諭旨抵台,而經因積勞成疾,已於同年農曆四月初六日逝於安平營署,享年六十有三。當地兵民聞訊慟哭震天。福建滿漢大員紛紛蒞堂祭弔。欽命提督銜、福建台澎水陸掛印總兵官、世襲恩騎尉愛新泰在悼念祭文中贊經為人“磊落”,為政“廉潔”,“不阿附流俗”,“一生立德立功”,“垂矜式於東瀛”。欽命按察使司銜、分巡福建台澎等處兵備道兼提督學政遇昌“涕淚與俱”,衰痛欲絕,哭訴經“修文子夏,著論王符”,“品推羊杜,望重孫吳”,衰嘆經之仙逝,“如殂龍驥,若落鳳雛”。
次年(嘉慶十年),長子德輝扶柩歸里,葬於北邙之崗。鄒經一生只“知有國,而不知有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吾身之泰否”。自任台灣安平水師協鎮之後,“一切海盜平靖”,其功績當載之史冊,以勵後人。
鄒經故居
鄒經故居座落在四堡鄉霧閣村地名叫祠堂壩里的地方,位置在今四堡古雕版印刷展覽館北側。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名為“大夫第”,也叫“父子登科”屋,坐東北朝西南,建築面積約一千五百平方米,共5個廳堂29個房間和一個庭院。屬磚木結構,以曲尺形布局。“大夫第”的大門朝向西南向,大門上方寫著“大夫第”三個行楷大字。大門前有一個庭院,不大,僅有約 50平方米,隔著庭院是圍牆,圍牆邊立著兩根華表柱基,華表已損毀了,華表座基上刻有“乾隆乙卯××鄒經、鄒德輝立”等字樣。進大門是前廳,面積約有40多平方。面對大門兩側立著兩根很大的木柱,木柱中間設騎屏,騎屏設活動中門,平時關嚴,遇喜慶與佳節始開啟迎接貴賓。隔著屏風,是一個天井,兩邊迴廊。東南面迴廊設側大門,大門外門額寫有“父子登科”四個行書大字,迎著門是一小圓石鋪就的小巷,通到外面的一個小門樓外的街道。西北面的迴廊也設一側大門,進大門是“回”字形的迴廊,圍著一個小天井,迎面一個私廳,私廳兩側為廂房。
中廳比前廳小,約有30多平方米,兩邊是廂房,中廳正堂是中堂屏風,屏風兩側開門,通到屏風后的迴廊,中為天井,隔著天井是後樓。後樓兩層,正中是後廳,分為樓下廳和樓上廳;後廳的兩邊對稱建有樓上、樓下各八間房,共有16間房。後樓與中廳之間隔著一直走廊,以此貫通各直橫屋。在走廊的西北盡頭,還開了一個小門通向屋後。後樓外牆為磚砌風火牆,內牆則純木質構造。
在中廳兩邊,對稱建有各兩直對稱橫屋,每直之間,中心天井相隔,相互對應。西北面的橫屋比東南面的更長,接到出前廳迴廊的私廳。因此也多出一間房。
從整體布局看,該屋的出入主要靠東南面的那個側大門,和東南面的橫屋總門。正大門不通路,只與庭院相通,庭院與東南面的那條石鋪巷道成“L”形相通。
據鄒經後裔介紹,此屋是鄒經父親鄒廷揚所建。是鄒經的出生之地,後鄒經父子均考中舉人(鄒經之子鄒德輝為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科武舉);,此屋遂稱為“大夫第”,庭院華表即為鄒經父子於乾隆乙卯年(1796年)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