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鄒智(1466—1491)字汝愚,號立齋,又號秋囦,四川合州(今重慶市合川)人。生於明憲宗成化二年,卒於孝宗弘治四年,年二十六歲。年十二,能屬文。家貧,讀書焚木葉繼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鄉試第一,即有志擿奸發伏。明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會星變,遂上疏擊萬安、劉吉、尹直三大學士,兼劾中貴。雖不報,而奸黨已銜之刺骨。乃借他事羅織下詔獄,將擬死刑;彭韶力持之,得謫廣東石城千戶所吏目。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於官。熹宗天啟初年,追謚忠介。智詩文多發於至性,不加修飾。撰有《立齋遺文》五卷,《四庫總目》傳於世。相關文獻
明史
鄒智,字汝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家貧,讀書焚木葉繼晷者三年。舉成化二十二年鄉試第一。時帝益倦於政,而萬安、劉吉、尹直居政府,智憤之。道出三原,謁致仕尚書王恕,慨然曰:“治天下,在進君子退小人。方今小人在位,毒痡四海,而公顧屏棄田裡。智此行非為科名,欲上書天子,別白賢奸,拯斯民於塗炭耳。”恕奇其言,笑而不答。明年登進士。改庶吉士。遂上疏。疏入,不報。智既慷慨負奇,其時御史湯鼐、中書舍人吉人、進士李文祥亦並負意氣,智皆與之善。因相與品核公卿,裁量人物。未幾,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智喜,以為其志且得行,乃復因星變上書。帝得疏,頷之。居無何,安、直相繼罷斥。而吉任寄如故,銜智刺骨。鼐常朝當侍班,智告之曰:“祖宗盛時,御史侍班,得面陳政務得失,立取進止。自後惟退而具疏,此君臣情意所由隔也。君幸值維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及恕赴召至京,智往謁曰:“後世人臣不獲時見天子,故事多茍且。願公且勿受官,先請朝見,取時政不善者歷陳之,力請除革,而後拜命,庶其有濟。若先受官,無復見天子之日矣。”鼐與恕亦未能用其言。會劉概獄起,吉使其黨魏璋入智名,遂下詔獄。智身親三木,僅屬喘息,慷慨對簿曰:“智見經筵以寒暑輟講,午朝以細事塞責,紀綱廢馳,風俗浮薄,生民憔悴,邊備空虛,私竊以為憂。與鼐等往來論議誠有之,不知其他。”讞者承吉意,竟謫廣東石城所吏目,事具《湯鼐傳》。智至廣東,總督秦紘檄召修書,乃居會城。聞陳獻章講道新會,往受業,自是學益粹。弘治四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同年生吳廷舉為順德知縣,殮而歸其喪。天啟初,追謚忠介。”堯山堂外紀
鄒立齋年十六,發解蜀省,迎宴日,閭巷睹者藉藉嘆羨。公馬上占絕句云:“龍泉山下一書生,偶占三巴第一名。世上許多難了事,市兒何用喜相驚。”比上春官時,鄉里一尊官見而欣羨之,謂曰:“某省一解元,與子相若,可一訪否?”尊官蓋俗輩,第羨其均以妙齡掇巍科云爾。公初以其為同志也,亟訪之,才晤坐,以其人忽問曰:“子省榜首,坊金視眾舉子為增幾何?”公大恚,即拂衣起,不答而出。孝廟登極,御史湯鼎等交章薦起三原王恕為吏部尚書,公素禮重風義之士,李文祥及鄒智十餘人與鼐往來,高自標榜,謂鼐為先鋒,文祥為大將。既而,鼐謫戍甘肅,辭連及智,並下之獄。智在獄中《寫懷渤》有曰:“人到白頭終是盡,事垂青史定誰真。夢中不識身猶系,又逐東風入紫宸。”
初,劉吉憾鄒智嘗劾己,諷錦衣衛逼供,智與湯鼐等往來,欲處以死。刑部侍郎彭韶辭疾,不為判案,始獲免,乃謫雷州石城千戶所吏目。《辭朝》詩曰:“盡披肝膽知何日?望見衣裳只此時。但願太平無一事,孤臣萬死更何悲。”及赴謫所,道經廣州,有司留館坡山,土民爭先謁焉。其同年蒼梧吳獻臣廷舉尹順德,令邑民李煥於古褸村建亭居之,扁曰謫仙。其父來視,責以不能祿養,箠之,泣受不辭。弘治辛亥十月卒,獻臣往治其喪,適方伯東山劉公大夏至邑,不暇出迎,廉知其故,反加禮待,共資恤還其喪。獻臣自是知名。白沙陳公甫追次智詩曰:“遷客一亭遺海濱,當時誰號謫仙人。花汀柳市無疆界,儘是乾坤一樣春。”獻臣和曰:“浮雲浩浩南海濱,落花獨照窮愁人。狼藉幾株桃李盡,謫仙亭上可憐春。”趙進士璜曰:“拄頰孤亭野水濱,閬壺風月謫仙人。而今只有殘鵑在,啼老東溟二月春。”蔣知縣升曰:“謫仙亭子海之濱,仙去亭空月傍人。二十四番花落盡,一杯誰共送殘春。”
人物評價
錢謙益:“當箕裘奕葉之後,而旌別賜謚,所以述文皇帝之隱志,而杜後世之議端者,非淺鮮也,曰抗節之賢當錄也,二百年來死事效忠之臣,後先接踵,如逆瑾之變有三疏死杖下者,有坐草疏被逮幾死詔獄者,其事炳烺人耳目,至鄒智、沈煉、楊慎之徒,犯難投荒,百折不悔,不可廉其遺忠而差等賜謚乎?曰理學之賢當錄也,廊廡之列祀者無論已。”四庫全書:智疏劾權奸。直聲動天下。於君國之間。纒緜篤摰。至死不忘。無一毫怨尤之意。其辭朝詩有云云韶聲靜拜彤墀。轉覺嬋媛不自持。罪大故應誅兩觀。網疎猶得竄三危。盡披肝膽知何日。望見衣裳只此時。但願太平無一事。孤臣萬死竟何悲。與明時台諌務以矯激沽名者。相去萬萬。故詩文多發於至性。不假修飾之功。雖間傷朴遫。而直氣流溢。其感人者。固在文字外矣。
代表詩作
【夜泊馬寧呈胡用晦吳獻臣】白舫青簾幾夜同,洞簫聲裏海雲紅。
百年身世知何處,笑倚梅花月正東。
【辭朝】
雲韶聲靜拜彤墀,轉覺嬋媛不自持。
罪大故應誅兩觀,網疏猶得竄三危。
盡披肝膽知何日,望見衣裳只此時。
但願太平無一事,孤臣萬死更何悲。
【巡海呈周文郁】
逢一疏林酒一行,侍兒親倚棹歌聲。
昔聞海水如天遠,誰放山花似火明。
煙外孤帆風正駛,苔中欹枕夢初醒。
細看斗笠非難制,莫遣烏紗累此生。
【金井山居次韻】
鐵杖何年入此山,今人庵是古人庵。
春風小圃修花史,落日疏林縱酒談。
放鶴亭高塵網斷,聽鶯橋近野情酣。
莫辭老背尋常炙,寒露侵凌恐未堪。
【奉和石齋先生見寄(三首)】
風清月朗蛋船輕,到處青天有酒星。
渺渺番禺江上水,幾番遷客夢中經。
山亭水閣此何春,瘦馬猶存踣鐵身。
珍重東風休料峭,今年花比去年貧。
大忠祠下聘君家,一度登門一看花。
花里有禽驚異客,倩將青箬換烏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