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是一種革命的戰爭形式。

1931年8月,蔣介石積極向鄂豫皖蘇區周圍增兵,企圖發動第三次圍剿。鄂豫皖蘇區的黨和紅軍,也估計到敵人新的“圍剿”不可避免,即抓緊時機,積極進行反“圍剿”的準備。首先開展反第三次“圍剿”的政治動員,號召蘇區人民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努力擴大紅軍和支援紅軍作戰;整頓和擴編地方武裝,將不脫產的18歲至35歲的赤衛隊、守備隊改編為赤衛軍;17歲以下的組成少年先鋒隊。到10月間,全區赤衛軍已組成15個師,脫產的地方武裝,僅縣獨立團就有20多個。有7000餘,人參加正規紅軍。11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於黃安七里坪宣告成立,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政治部主任劉士奇,下轄第4、第25軍。紅4軍軍部由方面軍總部兼。紅25軍軍長鄺繼勛,政治委員王平章。方回軍的總兵力已近3萬人。方面軍的成立,使作戰行動更加集中,指揮更加統一,對紅軍完成由游擊戰向以運動戰為主的戰略轉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敵人在鄂豫皖蘇區周圍的兵力已陸續增至15個師。但是,由於“九一八事變”爆發而形成的全國抗日反蔣浪潮和國民黨內部地方實力派同中央統治者的矛盾加劇,使蔣介石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三次圍剿遲遲不能實施。紅四方面軍利用這一有利時機,連續發起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四次進攻戰役,取得輝煌的勝利。
黃安縣城是南線敵人伸入鄂豫皖蘇區的重要據點,位置孤立、突出,由國民黨軍第69師駐守。紅四方面軍發起黃安戰役,目的是殲滅該師,奪取黃安,打亂南線敵人的“圍剿”部署,鞏固和擴大根據地。戰役從11月10日開始,紅軍首先以掃清黃安敵外圍據點,切斷守敵與外地聯繫為目標。經10天戰鬥,黃安縣城完全處於孤立被圍狀態。第二步,紅軍緊縮包圍圈,威脅城內敵人,迫其向外求救,以便打敵增援。敵第69師被圍後,有損無補,難乎為繼,曾兩度突圍,未能得手,只得固守待援。敵第33師和第31師1個旅奉命從宋埠、歧亭出動,分兩路向黃安增援,來勢兇猛,直迫近方面軍總部,戰斗極為慘烈。方面軍總指揮塗向前親臨前線指揮。敵在紅軍三面進攻下,潰不成軍,棄屍千餘具,狼狽四竄。打退援敵以後,紅軍即對黃安守敵發起進攻。12月22日,紅軍“列寧號”飛機在黃安上空投擲迫擊炮彈和宣傳品,更使敵人驚慌失措。入夜,紅軍發起總攻,黃安城破,師長趙冠英化裝潛逃被赤衛軍活捉。黃安戰役,歷時43天,殲敵1.5萬餘人,生俘近萬,繳槍7000餘支。黃安戰役得到人民民眾的巨大支援。男子運糧彈,抬擔架,婦女燒水煮飯,救護傷員,民眾送的慰問品堆積如山。當地流行著這樣一首歌謠:“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民眾充分動員,使黃安敵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黃安戰役勝利後,城內召開盛大的慶祝會,宣布將黃安改為紅安,以示紀念。
黃安戰役結束後,為打擊北線敵人,奪取商城,拔掉楔入鄂豫邊和皖西兩塊根據地中間的釘子,鄂豫皖軍委會決定組織商演戰役,國民黨軍集中4個師1個旅在商城、演川地區。紅四方面軍決定首先“腰斬”進駐在商演公路一線的蔣介石嫡系湯恩伯的第2師,控制商演公路,然後相機奪取商城。1932年1月19日,紅軍發起進攻,敵第2師等部逃往演川,紅軍完全控制了商演公路,也切斷了商城與固始問的聯繫,駐守商城的敵第58師已陷於孤立。2月7日,集結在演川地區之敵3個多師分兩路出援商城。紅軍集中力量,乘敵運動之機,實施勇猛突擊,將敵擊潰。9日,紅軍乘勝追擊,直追演川近郊。此次戰鬥,蔣介石嫡系第2師遭到殲滅性打擊,師長湯恩伯被撤職。固守商城的第58師見援兵潰敗,驚恐萬狀,乘紅軍主力追擊援敵之際逃往麻城,紅軍不戰而克商城。
商城戰役以後,紅四方面軍在固始地區稍事整頓後,即按鄂豫皖軍委決定,東進打擊皖西敵人。皖西地區有敵第46、第55師等部共12個團的兵力,從六安至霍山沿淠河東岸以蘇家埠為樞紐,構成一線防禦,擔負對紅軍進攻和阻止紅軍向東發展的任務。經方面軍總部研究,決定發起蘇家埠戰役。3月21日,方面軍主力秘密渡過淠河後實施戰役展開,至23日,完成分割包圍青山店、蘇家埠和韓擺渡之敵,準備打敵增援。3月底,國民黨軍第46師駐六安、霍山兩城部隊傾巢出援。因紅軍早有準備,敵由六安南進的4個團,1個團被殲,1個團竄入韓擺渡,其餘狼狽逃回六安;由霍山北援之敵一個旅,亦被紅軍擊潰。青山店之敵乘機突圍,大部被殲,小部竄入蘇家埠。4月,敵無增援活動。蘇家埠、韓擺渡守敵被圍經月,糧食用盡,多靠野菜、樹皮充飢,敵機雖不時以空投接濟,但大部落入紅軍陣地,守敵更加恐慌動搖。紅軍乘機開展政治攻勢,並歡迎白軍士兵前來覓食,凡來者即予熱情招待。4月底,蔣介石任命第7師代師長厲式鼎為皖西“剿共”總指揮,拼湊15個團2萬人,從合肥大舉增援。紅軍決心圍殲援敵,在六安以西的樊通橋、戚家橋一線布陣,以逸待勞。
5月1日,紅軍以小部兵力與敵接觸。邊打邊撤,誘敵失頭旅渡過陡拔河。敵渡河後,向我既設陣地猛攻,遭紅軍重大殺傷,接著紅軍發起猛烈反擊,敵軍大亂,往後逃竄。時值連日大雨,河水猛漲,陡拔河兩岸敵軍人馬前擁後擠,自相踐踏,亂成一團,紅軍乘勢衝殺,敵大部被殲。敵後續部從見先頭失利,慌忙搶占高地頑抗。紅軍主力從兩側迂迴包圍後發起總攻,一舉突入縱深,摧毀敵指揮機關,活捉總指揮厲式鼎。其餘敵軍在紅軍、游擊隊、赤衛軍的進攻下,悉數被殲。在戰鬥時,蘇家埠、韓擺渡之敵曾數次突圍,均被紅軍堵回。援敵被殲後,蘇、韓兩地敵軍處於絕望之中,紅軍乘機開展政治攻勢,瓦解敵軍士氣。指戰員編成順口溜對被圍敵軍喊話:“老鄉老鄉,不要打槍。本是窮人,理應反蔣;為蔣賣命,賣的那樁?”“長官洋面,魚肉雞湯,你們吃糠,樹皮啃光,更有兄長,餓死床上,飛機運糧,有啥指望?紅軍圍城,鐵壁一樣。”“老鄉老鄉,快快交槍。放下武器,紅軍有賞,若不交槍,困餓死光。來當紅軍,前途亮堂,願回家鄉,發給光洋。”在紅軍強大的政治攻勢和軍事壓力之下,蘇、韓兩地敵軍於5月8日全部繳械投降。蘇家埠戰役,歷時48天,共殲敵3萬餘人,俘敵總指揮以下官兵1.8萬餘人,繳槍1.5萬餘支(挺),炮40餘門,電台5部。這是紅軍戰爭史上屈指可數的重大勝仗,也是紅軍運用“圍點打援”戰術取得完滿成功的範例。
蘇家埠戰役後,以六安、霍山等縣獨立團為基礎,組建紅74、75師,屬紅25軍建制,留在皖西活動。紅四方面軍主力則揮師豫南,發起演光戰役,打擊侵入演川、光山南部根據地之敵。戰役從6月12日開始,紅軍以一部兵力牽制光山南部的敵第12師,一部兵力在光山以北、演川以南打援,主力攻擊進占雙柳樹、仁和集之敵。戰役進行5天,殲敵近萬人,繳槍7000餘支。從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中旬,紅四方面軍經過四次戰役,殲敵約6萬人,給國民黨軍以嚴重打擊。這一輝煌勝利,使蔣介石準備對鄂豫皖蘇區進行第三次圍剿的計畫胎死腹中。由於軍事的勝利,擴大了蘇區,壯大了武裝力量。主力紅軍發展到4.5萬餘人,地方獨立團、游擊隊、赤衛軍發展到20萬人。鄂豫皖蘇區擴大到東臨舒城,西迄京漢鐵路,北瀕淮河,南至黃梅、廣濟,面積達4萬餘千方公里,人口350萬,建立了26個縣的革命政權。四次戰役的勝利,使鄂豫皖蘇區步入鼎盛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