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研究的多重視域

內容介紹

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是當代中國最廣闊的社會背景,在此背景下,都市文化的生產也呈現極為紛繁複雜的狀貌。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傳統、現代、後現代等各種文化現象都同時混雜存在於一個平面上,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錯綜複雜地糾結在一起。社會文化狀況的複雜性決定了當代中國在文化認同上的艱難性和多元化,同時也說明了文化認同建構的未完成性和不確定性。

作者介紹

鄭崇選 男,1977年生,文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已出版專著《鏡中之舞:當代消費文化語境中的文學敘事》、合著《現代性與都市文化理論》,編著《現代文學作品閱讀與鑑賞》,在《文藝理論研究》、《社會科學》、《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文化中國》、《上海文化》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獨立承擔及參與課題多項。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篇理論闡釋1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都市文化的生產3
大眾傳媒與都市文化形態的建構19
大眾文化的階層區隔與消費邏輯37
消費文化與都市敘事54
第二篇文化形態73
可疑的轉向75
三十年流行語中的當代消費文化變遷83
感恩的社會機制與倫理規範91
焦慮中的性別與都市想像
——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漫畫為中心100
當前中國主流文化的邊緣化危機及其價值重塑117
第三篇文學轉型127
當代中國消費文化語境下的文學轉型
文學本質與現代轉型129
影像消費流行背後的敘事危機134
文學敘事的“非消費性”150
媒體批評的消費化163
網路時代文學生產新機制的生機與困境171
第四篇上海文化187
消費文化語境中的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設189
世博會: 文化大都市建設的新跨越203
進一步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軟實力225
以文化之力助推上海轉型發展248
第五篇文本解讀265
重建個性化寫作中的文學精神267
後知青時代的命運敘事
——關於葉辛的《孽債Ⅱ》274
贗品,還是經典
——有關《三人行》的若干斷想290
神性寫作的意義及其局限性
——以《放逐伊甸》為例298
重返20世紀中國文學批評的“場域”
——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批評99個詞》305
《士兵突擊》與當下時代的自我認同308
後記31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