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資信封是指郵政部門發行的印有郵資憑證的圖案(郵票)的信封,或是經郵政主管部門批准的印有免資圖文、以供用戶使用時免收郵費的信封。由於印有郵資圖案可以不用貼郵票直接使用,非常方便。
分類標準
郵資信封多依其發行目的來分類。不同的發行目的,使郵資封的外觀、郵票圖、配圖的設計以及印刷、紙質都有區別。依此分類有普通郵資信封、紀念郵資信封、航空郵資信封、掛號郵資信封、賀年郵資信封、禮儀郵資信封等。美術郵資信封是對郵資信封的設計藝術化的通稱。通常在封面左側置以雕塑、攝影、繪畫等作品。郵票圖有的直接用普通郵票圖案,有的則作必要的專用設計。一般地說封面的配圖或郵票圖的內容都沒有什麼紀念意義,只是用來美化郵資信封。免資信封是郵政部門發行或經郵政部門批准而發行的,公眾使用時不必交付郵資的信封,它是郵資信封的一種特殊形式。專題集郵則按郵資信封正面、背面及郵票圖的圖文所表現的專題信息進行分類,如體育、宇航、繪畫郵資封等等。
規格標準
對郵資信封的規格,過去各國沒有具體規定。隨著郵政自動化的迅速發展,信函的自動處理設備要求信封有一定的標準,因而許多國家郵政部門對郵資信封的規格作統一規定,推行標準化的尺寸。郵票圖印在信封的右上角,對其圖幅的大小不作規定。蘇聯的普通郵資封的郵票圖較小,圖幅只有14mm×21mm;目前所見郵資信封的郵票圖最大的,是聖馬利諾1994年發行的,郵票圖圖幅為174mm×96mm,比明信片還大。圖案是聖馬利諾政府議會廳外景,面值5050里拉。郵票圖在早期多用雕刻版印刷,有的用衝壓造型方法,使郵票圖中的主圖——人物頭像或徽志凸出紙面,以防偽造。這種雕刻版印刷多見於美、英等國的早期封。後來郵資封的郵票圖多用膠印。1989年、1990年美國發行兩種郵資封,郵票圖圖案採用現代的全息攝影技術,絢麗多彩,面值25美分印在全息圖左側。郵資信封的摺疊粘制形式,是郵資信封製作工藝設計的一個內容。紙張沖切的形狀不同,其摺疊粘制方法也不同,使得郵資信封粘制形式多種多樣。如瑞典早期郵資封的幾種粘制形式,雖然有的郵票圖相同,但因為粘制形式不同,而導致收藏價值、市場價格相差很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郵資封粘制形式,有中式、西式(包括三角形封舌、矩形封舌兩種)、直角邊封口式四種。郵資信封作為郵資已付憑證的一種形式,為了防止偽造,最初有的國家用特製的水印紙印製。沙俄於1848年發行的郵資封就有水印。同一種郵資封由於水印不同,價格往往相差很大。瑞典1890年發行的面值2歐爾的郵資封,水印分別由粗、細兩種線條組成,圖是正水印,但個別的郵資封在印刷時將紙面置反,因而出現了反水印,後者的市價比正水印封高出160倍。
企業郵資信封
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時期,企業郵資信封是在普通郵資信封的基礎上,在指定位置印製帶有企業形象宣傳內容的圖案和文字,可以滿足企事業單位個性化宣傳和多種用郵需求。用戶可將代表自己形象的文字及圖案印刷在信封指定的位置上,成為很好的對外宣傳媒體。莊重、大方的企業郵資封不但可以作為辦公用品、公關禮品,它還是郵品,能令製作企業的企業文化視覺識別系統更趨完美,是展示企業形象、傳播企業文化的一種新型廣告媒體。目前規格有六號、七號標準信封兩種。按照銷售形式的不同分為銷售型和定製型兩種。馬爾雷迪郵資信封
馬爾雷迪郵政用品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郵政部門正式發行的郵資信封和郵資資信簡,與黑便士郵票同時於1840年5月l日在英國發售,5月6日開始使用。由於其郵資圖案是當時著名的美術家威廉·馬爾雷迪先生設計,其封和簡也就以馬爾雷迪命名。馬爾雷迪封和簡各有一便士和二便士的面值,共四種,郵資圖案均相同,一便士為黑色,二便士為藍色,每枚封或簡均有編號。例圖是一枚二便士的馬爾雷迪封,編號為a199,其郵資圖基本上占了整個封的一面,畫面氣勢龐大,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根據FIP郵展規則,專題信息來自於“郵品發行目的,郵品圖案的主要和次要成分,郵品的其它郵政特性”,加上馬爾雷迪郵政用品在郵政史上的特殊地位,現已成為專題集郵愛好者十分關注的收集對象。
普九美術封
新中國第一套美術郵資信封是普九美術封。普九美術封總計28枚,如果算上鋼鐵未行的那枚,總計29枚。共分七次發行。第一組,五枚,由上海郵政處於1957年採用膠版印刷。分別是:婆媳上冬學、牧牛、洋羔、武松打虎和拔羅卜。這五枚封中,以武松打虎價格最高。
第二組,五枚,由上海郵政處於1957年採用膠版印刷。分別是:萬壽山佛香閣、百合花、和平鴿、喜鵲登梅和沸騰的工地。由於這五枚封採用了背面號碼加蓋,故分為長加蓋和短加蓋,還有未加蓋,所以很複雜。一般來說,短加蓋要比長加蓋少,未加蓋要比短加蓋更少。其中的工地短加蓋,全國目前只發現了幾枚,很珍貴。
第三組,五枚,由北京郵票廠於1958年採用膠版印刷。分別是齊白石老先生的五張國畫:蝦、蟹、梅、梨、菊。
第四組,四枚,由北京郵票廠於1958年採用膠版印刷。分別是:趕集、吹笛、人民公社、工農業並舉。這四枚封色彩鮮艷,印刷精美,帶有當時的政治色彩。所以價格很高,尤其以人民公社和工農業並舉這兩枚封價格為最。
第五組,八枚,由北京郵票廠於1959年為慶祝建國十周年印刷。分別是:老翁獻桃下國門、豐收舞蹈、大頭娃娃扭秧歌、耍獅子、舞龍燈、打腰鼓、慶祝國慶和各族人民歌舞。這八枚封畫面精美,洋溢著全國人民節日的喜慶氣氛。很受人民喜愛。
第六組,一枚,由北京郵票廠於1959年印製。圖案為菊花圖。
第七組,一枚,由北京郵票廠於1959年印刷,未正式發行。圖案為大練鋼鐵。關於這枚封有過文章專門介紹過。全國目前發現有六、七枚之多。這枚封的主要產生經過為:當時全國鋼產量為500多噸,因為正處於大躍進時期,中央認為數字報小了,調整後,鋼產量應該為1000多噸。最後就覺得1000噸也低了,應該為1800噸。這個數字剛形成,又遇到了全國糾正大躍進期間的錯誤,中央又將鋼產量客觀地調整到1000噸左右,所以這枚封幾次調整,最後終致夭折。這幾個數字也就是封上的數字形成原因。關於這枚封的傳奇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普九美術封全部採用膠版彩色印刷,在那年年代實屬不易,而且極難仿製。普九美術封、普九普資片、普十二普資封、軍郵明信片、紅綠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