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生祥其人
自稱“祥子”。
澳大利亞籍華人,1968年8月生於湖北省洪湖市,於1988年從武漢大學管理學院經濟管理系畢業後分配於重慶大學教務處人文教研室,工作至1992年,期間在職攻讀比較(經濟)方向的碩士學位,1990年1月-1993年5月美國岡查加大學獲金融博士學位。1993-1996年回國工作於湖北省體改委籌辦第三證交所業主單位湖北國際招商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1996年8月移民澳大利亞,現定居於悉尼,工作於澳大利亞聯邦儲備銀行下屬的信用研究所,1997年-2003年任主任,現任名譽主任,研究員。
1988-2003年本人歷經16年研究 “信用經濟學”,著、編有《信用學概論》、《信用銀行學》、《信用會計學》、《信用技術原理》、《信用信息對稱學》、《信用文化學》(編著)、《信用制度學:與法律》(編著)、《信用制度學:與智慧財產權》(編著)、《信用交易學:與智慧財產權》(編著)、《信用企業》、《信用案例:事跡》(編)、《信用案例:設計》、《信用市場學》、《信用行為學》(編著)、《信用心理學》(編著)等15本專業(或準專業)教材,著300萬字,編著約7本,200萬字,共500萬字,為世界信用經濟學主要創始人。
2009年6月27日下午,第六屆“十大中華經濟英才”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隆重舉行。澳大利亞華人金融專家協會理事長、澳大利亞精算師協會榮譽主席郭生祥喜獲第六屆“十大中華經濟英才” 獎,他的獲獎理由是:“16年研究‘信用經濟學’,15部理論專著,終成就‘世界信用經濟學’教父地位,他的論點對中國巨觀經濟決策多有影響。郭生祥是理論創新突出、實踐品格鮮明的中華經濟英才。”
郭生祥著作
《秀水街與華爾街的探戈》(東方出版社,2011)
為什麼美國人比我們幸福?中美關係會如何改變世界?突破舊有雙街模式有戲嗎?我們能否迎來中國下一個30年的春天?
本書討論了在秀水街與華爾街的雙街模式下中美關係將如何改變世界的這一熱點話題。中國今天的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古老的經濟學問題,是勞動力的價格長期扭曲的問題,這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被迫實行追趕型經濟的必然結果,是這類經濟體共同的悲劇。
什麼樣的發展才是中國的最優發展?如何才能完成現代化國家的轉型?問題的關鍵是,要真正扭轉勞動力價格、土地價格與資本價格長期非均衡發展的趨勢。如果這個趨勢始終扭轉不過來,優良經濟結構和持久高效的發展將無法實現。
《信用經濟學》(東方出版社,2007)
信用經濟學的提法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信用本身在個體經濟學中具有的狹義內涵,比如在信用—物質—信譽構成的微觀信用層面中,信用所包含的信息對稱、效率和效益、信用的責權利、信譽四個方面本身就具有個體經濟學的運動規律。二是在總量經濟學中,關於信譽—信義—信仰層面構成的信用體系,就具有總量經濟學的運動規律。
研究信用經濟學離不開信用的意識、關係、制度、自在等經濟性探討,更離不開其中的信譽、公平、信義與商品、交易、價格之間經濟變化規律的遵循。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離不開從證券、債券、譽券的研究到信用的對稱、路徑、循環的研究;更離不開信用鏈、信譽機率的網路遞進研究,只有這樣才構成一部完整的信用經濟學體系。
顯然,本書要說明以上的觀點與探索,其背後無不要體現一定的數學模型與邏輯關係,否則不可能構成一個獨立而完整的科學體系。
《信用與信仰》(東方出版社,2007)
人類是如何形成組織與分工的?是人與,自然環境的壓力或誘惑?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分工與協同於抑或是人身心的各種複雜感受與欲望?人類在這些外部和內部環境及條件所建立起采的意識、關係、制度和自在之間是如何發現信仰的?
信仰代表什麼?代表不死或死、豐富或匱乏、歡喜或憂愁嗎?無論用什麼樣的上帝、佛祖、神來演繹信仰,都避免不了對這些終極問題的窮理與探求。而對這些可預知或不可預知所探求的路徑、答案、標準和價值,其本身就構成了一個文明的總藍本。考究不同信仰的形成以及擴張、複製與變異,從中就可以找到一個家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宗教、一個市場、一個社會某些複製與變異的規律。
在這個變化之中,信用發現了信義,信義發現了真理,真理的集合就是總信仰,而信仰反過來也通過正義、信義、真理髮現了信用的價格。在這個相互運動的過程中,顯然物質是基礎,精神是指引,信義是媒介,三者緊密依存,並且構成了一個三維的、多,層次、多結構的遞進博弈模式,進而三者又相互發現了價格和價值的存在。
《信用是什麼》(東方出版社,2007)
信用是什麼呢?是誠信、守信,還是忠信、恕信?是實事求是,還是信用科學?是信息對稱、以信為先,還是效率和效益的和諧、賠付與附加值的信譽?信用是自由選擇在先,還是契約約束在後?是責任、權利、義務錯位對稱,還是循環、累積、遞進的網路結構?
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外\還有信用力和信用關係嗎?在縱向的信用鏈外,還有橫向的信譽機率嗎?縱橫信用交叉形成的網路是如何運動的?
在信用下的物質、精神、信義三者之間又是如何博弈並發現彼此作為財富價格的?又是如何實現信用累進運動的?
信用可不可以構成一門信用科學?
如何用最簡單的故事、寓言、問答給信用科學最簡單的描述?這本書給予了人類迄今為止對信用最認真、最系統的探索與回答。
《信用中國》(東方出版社,2007)
普世價值是如何形成的呢?回顧歷史,西班牙、葡萄牙通過航海貿易發現了探險後的妙用,在那個時代,髓著他們的移民,探險成為那個時代他們所標榜的普世價值;荷蘭發現了企業制度、資本制度克服風險的妙用,建立了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從此資本分工與組合技術就打上了風險與贏利之間的函式關係,使資本成為一時的普世價值;接下來由於科學技術對未知的絕對進步,在兩次工業革命後便成為英國標榜的昔世價值;自由、平等、博愛在法國大革命中成為法國所標榜的普世價值: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似乎成為民主、人權的代表,於是,他們把民主、人權標榜為普世價值;與之對立的是德國、日本企圖把法西靳推行為普世價值:而前蘇聯則希望把計畫當成昔世價值。
解剖普世價值就是解剖其中廣義信用度下的信息對稱度、狹義信用度、和諧度、信譽度等方面,比較普世價值就是比較這個廣義信用度,顯然,世界歷史的演進旱下一個普世價值比上一個昔世價值更具有廣義信用度。在這樣的背景下,不難推論下一個普世價值會是信用與和諧,因為他們是下一個廣義信用度的邏輯選擇。那么,這個普世價值會不會是中國和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貢獻呢?而在其中華人華僑會起什麼樣的作用呢?
要發現、建設和推廣這樣一個普世價值,必須有一系列浩大的關於信用與和諧的工程與建設,也就是在物質—信用—信義下和精神—信用-信譽上的系列工程建設。本書就是企圖描述與建設這樣一個理想藍圖。
《定價全球化》(東方出版社,2007)
完全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提法不相媲美的是信用科學的提法.不但因為這樣的說法目前還是一家之言,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更是聞所未聞,而且還因為我們如何構建與這個提法相匹配的科學研究方法與體系,尚不能說完全成熟與完備。
不管怎樣,顯然我們還只能借用數學和邏輯來演繹這樣一個科學體系,但是如何建立這樣一個數學框架與邏輯體系呢?
我們可以從分散風險、組合利潤的互逆運動出發來定義這個體系可以從精神-物質—信義三者中的兩個層面以及兩個層面內部之間的互動、博弈來定義廣義的財富,可以從廣義信用度下的信息對稱度、狹義信用度、和諧度、信譽度來定義這個具體的變化規律。
總之,從上述這樣的思路出發,演繹一套完整的數學模型以及建立一套不先複雜的邏輯體系,還是具有客觀描述性、實驗檢驗性以及可重複性的。這些不無武斷的結論時時處處在暗示我們信用科學的提法也許不無新鮮,但卻是真實的、科學的。同時,我們也在嘗試利用這個體系來定價和精算全球化這一不可阻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