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玕

郭文玕

 李報榮 1959年8月生,雲南昆明人。系雲南省集郵協會宣傳幹事、省集郵協會常務理事、國家級郵展徵集員、省級郵展評審員、昆明市攝影家協會會員。主集繪畫專題郵票郵品;兼集中國郵票郵品

基本信息

郭文玕 8歲入本村國小讀書。1940年春,日本軍隊入侵榮成後,在他的家鄉滕家鎮修築了據點,駐有日軍一個小隊,偽軍一個中隊。當時修建的崖頭至石島的公路,正經過他村。那時,日偽軍經常到他村催糧、索款,吃喝玩樂。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國工作也在他的家鄉展開。村里秘密成立了武委會、各救會、青救會、婦救會、兒童團。郭文玕參加了兒童團,1942年被選為村兒童團團長。他組織兒童團員站崗、放哨、送信、送情報,進行抗日救國的宣傳活動。1943年,郭文玕考入滕家鎮高級國小讀書,並擔任村民眾教師。他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時間,教民眾讀書、識字,講解時事形勢,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他還負責編寫本村的黑板報,每周一期。由於他工作積極,教學認真,成績突出,多次被評為模範民眾教師。

1946年1月,郭文玕自願參軍入伍,被分配在榮成縣嶗山區中隊任戰士。1947年3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4月,郭文玕入華中建設大學預科一部三隊學習,先後任8班、5班班長。1947年8月,國民黨重點進攻膠東地區,上級確定,華中建設大學的男學員要轉入軍隊。經上級動員後,大部分班的學員,都積極回響,自願報名參軍,唯有6班的學員,大部分不表態。經黨支部研究決定,調郭文玕到6班任班長。任務是:把6班全部帶到軍隊。到6班後,他首先同班內的兩名黨員統一思想認識,研究如何完成黨支部交給的任務,然後分別進行思想發動。經過一個周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全班學員都報了名,郭文玕因工作積極、紮實,學習認真,較好的完成了領導交給的任務,曾榮立三等功。到軍政大學膠東分校不久,因工作需要,郭文玕被調到三大隊部任文書工作。1948年10月,他被調到膠東軍區前方指揮部政治部秘書處任繕寫員、收發工作。後以前指為基礎,組建32軍軍部,他仍在軍政治部秘書處做收發工作。當時32軍擔負的任務是圍困駐守青島和膠濟鐵路沿線的敵軍,保障淮海戰役的順利進行。1949年6月,郭文玕參加了解放青島的戰鬥。

1950年1月,郭文玕隨軍南下福建,準備參加解放台灣。後因形勢有變,改為在福建參加剿滅土匪的任務。1950年8月,他調32軍政治部保衛部任書記,從此投身於軍隊的政法工作。

1950年12月,郭文玕調華東軍區摩托裝甲兵政治部軍法處任幹事,後改任保衛幹事。先後在裝甲兵機關、部隊(曾到部隊代職,任政治指導員、副教導員)工作11年,偵破、審理了幾百起刑事案件。工作中不管是大案、要案,還是一般刑事案件,他都深入調查,反覆核實,重證據,不輕信口供,堅持原則,實事求是,按照黨的政策正確處理,避免了多起錯案。為此,曾多次立功受獎。1953年,他受理一起“政治性”案件,當時,所謂“主犯”已內定判處無期徒刑。從審查案卷中他發現,認定的主要事實證據不足,需要進一步核實。經半年多的深入調查,認真覆核,行程幾萬里,獲取大量的證據印證。他認定這是一起錯案,經呈報華東軍區批准,對“主犯”予以無罪釋放,維護了黨的政策和法律的尊嚴。

1962年9月,郭文玕調濟南軍區軍事法院一庭任審判員、副庭長。在任職期間,嚴格執行審判程式,所審判的案件,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量刑適度。認真貫徹“辦一案,教育一片”的指導思想。他選擇典型案件,編寫案例,印發部隊進行法制教育,受到領導和部隊的好評。1964年3月,他入中央政法幹部學校五部學習,任五班班長。在學習期間,他多次在部里介紹本班的學習方法、體會,畢業時被評為“四好”班,還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毛主席、劉主席、周總理、朱委員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

1969年,濟南軍區軍區機關整編。郭文玕調任軍區保衛部一科科長,後任副部長、部長,先後在保衛部工作達十五年之久,分管保衛、偵察、警衛工作。在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中央軍委有關軍隊保衛工作的方針、政策,致力於抓基層打基礎和幹部隊伍建設。各級保衛部門都積極參加部隊的中心工作,通過中心工作帶動、開展業務工作,以保證部隊中心任務的順利完成。每年都採取不同形式、不同方法,對支部保衛委員和初做保衛工作的幹部進行培訓,以統一思想,明確職責和工作方法,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大力倡導以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深入部隊,調查總結預防犯罪工作搞得好的單位的經驗,運用典型指導工作。1970年,他首先調查總結了內長山要塞區守備26團預防政治事故的經驗,並在總政治部召開的全軍保衛工作會議上作了介紹,受到與會同志的好評。以後又相繼調查總結了二十六軍七十七師、軍區後勤部泰安軍械倉庫等單位預防政治事故的經驗,並在全軍、全區作了推廣介紹。由於各級黨委對預防政治事故工作重視,領導親自動手抓,全區的政治事故明顯下降,在全軍範圍內,屬於發案率較低的大單位之一。

濟南軍區的刑事偵查工作,經多年的培養訓練和偵破實踐的鍛鍊,逐漸成長起來一支精幹的偵察、技術骨幹隊伍。一旦發生重大刑事案件,即採取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方法,從全區抽調偵察骨幹,組成偵破班子,迅速破案。多年來,濟南戰區的偵破率,在全軍範圍內屬較高的大單位之一。1973年8月,199師炮團9連(駐鄒平縣)的武器庫被盜,被竊“五四”式手槍3支、子彈140發,彈夾10個。時值北京正在召開黨的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周恩來總理得知發生盜槍案件後,親自找在北京參加會議的楊得志司令員,指示:要組成精幹的班子,迅速破案。經認真勘查現場,深入調查訪問,正確判斷偵察方向,在十天之內,將企圖盜槍搶劫的犯罪嫌疑人,從蒼山縣抓獲歸案,消除了隱患。1980年3月,軍委總政治部在濟南軍區泰安召開了全軍偵察工作會議,總政治部史進前副主任到會並講話,濟南軍區在會上介紹了刑事偵查工作經驗。總政保衛部孫中一副部長在會議總結中指出,濟南軍區是全軍發案率最低,破案率最高的單位,主要經驗是:黨委、首長重視,各級保衛部門的領導親臨現場抓破案;幹部的培養訓練抓得緊,基本上解決了“青黃不接”的問題;偵察破案與預防犯罪工作緊密配合,互相促進。

在任職期間,毛主席和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多次來濟南視察工作;重要外賓來濟南戰區參觀、訪問;軍委多次組織的戰役勘查等重大安全警衛任務,郭文玕都親臨一線,具體組織實施。他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公安機關密切配合,嚴密組織,精心安排,保障了視察、參觀訪問和戰役勘查的順利進行,保證了毛主席、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和重要外賓的安全,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1976年3月,他被調軍政大學政治系學習一年。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周總理、朱德委員長和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逝世;發生了“天安門”事件和唐山地震;“四人幫”加快了篡黨奪權的步伐。處在北京,鬥爭非常激烈。當時郭文玕只是一個學員,但事事處處都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該說的話則說,該做的事則做,對“四人幫”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地抵制,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學習畢業後,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併合影留念。

1980年4月,郭文玕被臨時抽調到北京,參加對林彪反黨集團成員的審理工作。在預審和取證工作中,認真負責,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嚴格區分罪與非罪、罪責輕重的界限;所認定的犯罪事實,都反覆核實,做到有根有據,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較好的完成了任務,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

1985年9月,郭文玕調任濟南軍區陸軍學校副政治委員(副軍職)。1986年8月,他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進修系學習,1987年1月結業後,調濟南軍區紀律檢查委員會任副軍職專職委員兼辦公室主任。1988年9月授少將軍銜。1992年1月離職休養。

郭文玕1956年3月曾被授予解放獎章;1991年11月,被授予勝利功勳榮譽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