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現任寧夏作協主席 ,寧夏文聯兼職副主席 ,銀川市文聯主席,《黃河文學》主編。全國宣傳文化 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寧夏大學、寧夏師範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先後就讀於固原師範、寧夏教育學院中文系、魯迅文學院。著有暢銷書《尋找安詳》等。長篇《農曆》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提名,在最後一輪投票中名列第七。短篇《吉祥如意》先後獲“人民文學獎”、“小說選刊獎”、“魯迅文學獎”;短篇《冬至》獲“北京文學獎”;散文《永遠的堡子》獲“冰心散文獎”。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外文。
六盤山—創作起步
郭文斌早年求學於固原民族師範學校,畢業後分配至寧夏西吉縣將台中學任教、後考入寧夏教育學院(現合併為寧夏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分配在西吉縣教育局當秘書,隨後調至固原市文聯《六盤山》編輯部。《六盤山》編輯這個崗位,對於郭文斌來說是具有深刻意義的,它讓郭文斌站到了成為一個作家的起跑線上。
《空信封》—首部作品
編輯和寫作相得益彰,很快,一本優美的散文集《空信封》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發行,印數為1—2800冊。這是1998年8月的事情,不到一年,《空信封》已被搶購一空。到了1999年9月,再印3000冊,與眾不同的是,二次印刷時作者在原來的定價基礎上下調了四元錢,回報讀者。《空信封》中的許多篇章 屢屢被全國刊物選載,有的還被拍成電視散文在中央電視台、寧夏電視台等媒體播放。撰稿並協拍的電視片《西部娃》寧夏部分,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並獲獎。 感動是感動的積累,溫暖是溫暖的升華。《空信封》是郭文斌文學才華的一次集中體現,也是他以寫作者身份閃耀在西海固作家群的一個標誌性符號。 蘇啟運在《空信封》再版序言中所說的:“對於《空信封》,這一切僅僅是一個序幕。”後來的事實和發展,印證了這句話的深遠寓意。從這個時候開始,郭文斌的作品,一直受到文學界的重視和評論家們的密切關注。《空信封》不空!
1997年
1997年,《朔方》雜誌給他個人安排出了小說特輯;1998年,全國發行量最大的文學半月刊《佛山文藝》給他開設了小說專欄。
2000年開始
從2000年開始,郭文斌的小說創作進入爆發期,先後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青年文學》、《天涯》、《鐘山》、《北京文學》、《上海文學》、《雨花》《作家》《收穫》等期刊發表作品近三百萬字。作品先後多次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新華文摘》、《作品與爭鳴》、《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中華文學選刊》、《青年文摘》、《短篇小說選刊》、《讀者》等國家核心選刊和選本選載,入選多種年選本,有多篇被中央電視台製作播出。
2004年
2004年在文學名刊《鐘山》發表短篇小說《大年》後引起爭鳴,分別於同年的5期、10期、2005年3期的《作品與爭鳴》上有四位評論家展開爭鳴。其後小說《水隨天去》、《陪木子李到平涼》等也引起爭鳴。 2005年5月,小說集《大年》出版發行後,6月30日由《小說選刊》牽頭,在京為其舉辦了作品研討會。專門為一位作家召開研討會,這在復刊後的小說選刊尚屬首次。同一時間,南京方面也為他召開了研討會。郭文斌的創作作為當代文學新的力量,從對西部文學風貌豐富的意義上,引起了高校學者的關注。2006年6月散文集《點燈時分》在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後,獲得了普遍的認可。6 斬獲文學大獎—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提名 2006年散文《永遠的堡子》獲得第二屆冰心散文獎,小說集《大年》獲寧夏第七次文藝評獎一等獎。短篇小說《吉祥如意》在《人民文學》2006年第10期發表後,先後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新華文摘》《中華文學選刊》等國內多家權威選刊全文轉載,作為唯一的一個短篇獲得2006年度“人民文學獎”。在2003至2006年度“小說選刊獎”評選中,又獲得短篇第一名,在中國小說學會2006年排行榜評選中獲得短篇第二名,在“中國最新文學作品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最佳短篇小說,並被收進多種選本。
2007年
2007年10月,郭文斌的短篇小說《吉祥如意》摘得了第四屆魯迅文學獎。
2011年
2011年3月25日,由中國作協創研部、寧夏文聯、寧夏作協、銀川市委宣傳部、上海文藝出版社、銀川晚報和黃河文學雜誌社共同主辦的郭文斌長篇小說《農曆》研討會在京召開。 研討會上,專家就《農曆》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大家認為:這是一部試圖續接傳統和諧力香火的長篇,是一部在民間傳統中尋找靈魂復甦力的長篇,是一部在田園牧歌中尋找永不遺忘永不迷亂永不被物質制約的根本幸福的長篇,是一部試圖展示善的繁枝茂葉的長篇,是一部以美學方式探討中國農村傳統生活方式的長篇。整部小說對傳統農耕文明和民間鄉土文化的梳理與描繪,真實感人,顯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積澱和語言功底。《農曆》一書的創作,郭文斌歷時12年,就長篇《農曆》,郭文斌這樣表達他的寫作初衷:“奢望著能夠寫這么一本書:它既是天下父母推薦給孩子讀的書,也是天下孩子推薦給父母讀的書;它既能給大地增益安詳,又能給讀者帶來吉祥;進入眼帘它是花朵,進入心靈它是根。我不敢說《農曆》就是這樣一本書,但是我按照這個目標努力了。”
2011年8月20日,第八屆茅盾文學獎61名評審通過實名投票,在京決出了5部獲獎作品,至此,歷時半年的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評獎正式落下帷幕。本屆評獎中,寧夏作家郭文斌的作品《農曆》獲得提名,以第七名的成績進入十強。
郭文斌在屢獲大獎之後說到,“喜歡能給人帶來安詳、溫暖的文字,那些能提醒你嚮往美好的東西,能喚醒你的靈魂,能讓你對世界萬物心存敬畏、感激,能讓你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好,能使人心生寧靜的文字,就是好的文字。隨筆集《尋找安詳》由2010年由中華書局重磅推出之後,廣受好評,一印再印,讀者評價《尋找安詳》填充的是現代人因為價值多元而找不到北或者信仰危機帶來的內心空洞,更為準確些說填充了社會轉型時期終端價值觀的空檔,在人們最饑渴的時候送上了一杯可口的安詳茶,在人們最疼痛的時候送上一劑有效的止痛藥,在人們無家可歸的時候給人們指出一條離家最近的路。長篇小說《農曆》創作歷時12年,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著名評論家汪政先生特別看重這部長篇的教育意義,他說:“《農曆》並不是一部有關曆法的科普讀物,郭文斌要表達的比單一的農曆、傳統世俗節日要多得多的文化釋義與文化情感。他試圖以農曆為依傍,演繹傳統文化對生活的意義,塑造較為典型的傳統文化人格,敘述個體在這個文化系統中的養成。”他說,節日化的“日常生活最能彰顯文化的根基,也最能使人從中得到浸染與化育。”
由郭文斌主編的文學期刊《黃河文學》,經過改制,刊物質量不斷提高,作品屢屢被其他報刊轉載或收入作品年選,在文學期刊界也不斷奪人眼球。
原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的王正偉,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十分關心文藝工作的領導。2003年,他從區黨委宣傳部到銀川市工作,任自治區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這時,本屆文聯主席高耀山已年屆退休年齡,他深知選好一個文聯主席對於一個城市的重要意義,他把接替高耀山的人選,選定在年輕人的範圍內,隨後點名讓郭文斌到市上來工作。而此時,高耀山主編正因《黃河文學》人手不夠,和郭文斌商討調動事宜。富有戲劇性的是,此時,郭文斌又因馮劍華老師的推薦,拿到了調往自治區文聯《朔方》編輯部的商調函。
郭文斌一時陷於兩難境地,覺得到任何一方去都會辜負了另一方的美意。
而馮劍華老師則從郭文斌的角度考慮,作為一個從山區出來的作者,許多問題在區文聯解決起來不如市上方便。在馮劍華老師給了郭文斌“口話”後,郭文斌的工作關係落到了銀川市,隨之擔任了《黃河文學》副主編、銀川市文聯助理調研員。2001年,高耀山又為郭文斌爭取到了去北京上魯迅文學院的機會。
2004年8月,高耀山主席退休前夕,郭文斌被市委任命為銀川市文聯主席。成為銀川文聯歷史上第一位38歲的文聯主席。
2005年,銀川市文聯到屆要召開文代會。接任王正偉擔任自治區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的崔波同志,是位來自孔子故鄉的領導幹部,他飽讀詩書,談吐儒雅,對文聯領導班子的配備同樣深謀遠慮。兩任市委書記真可謂是不謀而合——都看好郭文斌的人品和才華,以及良好的社會影響,都想把文聯主席當作銀川市的一張名片來擦亮。
之後,市委費盡苦心地為郭文斌選配了兩位搭檔,一位是曾在文聯工作多年的羅雲飛,擔任黨組書記、副主席。此人忠厚熱誠,十分熟悉文聯乃至文藝界的情況,善於做機關黨建和思想工作;另一位是有著基層工作經驗、在文聯幾個崗位都工作過的郭可峻,此人熱心文藝事業,愛好寫作、書法、攝影等,對文在線上關工作輕車熟路,由他擔任駐會副主席配合書記主持文聯日常工作,郭文斌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搞專業。
經過近三年的實踐,證實了市委的考慮是正確的。這個班子不僅精誠團結,而且在抓好機關建設、文藝人才隊伍建設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出作品、出精品、出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許多不了解文聯工作性質和市委用人意圖的人,都覺得郭文斌擔任文聯主席只是掛個名。事實上,郭文斌對於銀川市文聯的作用是遠遠超出了一個主席的領導作用。文代會後,面對班子的兩位搭檔,一位比自己大12歲,另一位也大6歲。如何一塊共事,如何帶好這個機關和全市文藝工作者隊伍,如何實現人格價值和社會效益的“雙贏”。這是38歲擔任市文聯主席的郭文斌考慮最多的。
施政理念
郭文斌是把作家的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的。
作為新一屆文聯主席,郭文斌經過認真思索,提出將“傳承、尖端、永恆”作為文聯新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傳承”是指文聯工作要具有文化傳承意義,“尖端”是指文聯工作取向上要保持尖端性,“永恆”是指文聯工作要具有積澱價值。這一定位,是出於文聯存在的合法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的考慮,也即尋找文聯存在的理由。找到文聯工作在包括文化局、文化館、美術館、劇團、藝術院校等眾多文藝組織和團體在內的文藝體系中不可替代性位置。有意繞開和這些藝術團體在工作重點和功能上的衝突,不和這些兄弟單位爭地盤,搶功能。也尋找銀川市文聯在全國文聯、作協系統拼盤中能夠切到的那塊屬於自己的蛋糕。通過分析對比,他認為,在普及和提高上,文聯的優勢和重點應該是提高;在研究和活動上,文聯的優勢和重點應該是研究;在文學藝術的門類中,文聯的優勢和重點應該是文學,是書美影;在陣地建設上,文聯的重點和優勢應該是“一部兩院三網”。
找準文聯定位後,圍繞文聯定位,他提出著重打造“一部兩院三網”主陣地格局,為出文藝精品、文藝優秀人才,提供文藝陣地載體。“一部兩院三網”中一部指《黃河文學》編輯部、兩院指銀川書畫院和銀川文學院,三網指西北藝術網、銀川市文聯網、《黃河文學》網。
圍繞文聯定位,郭文斌認真規劃和組織實施“五大工程”。一是文學藝術創作精品工程。不斷推出更多的文學藝術精品,構建銀川文學新的作品標誌庫。如2008年結合自治區五十周年大慶,由他策劃,在市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市委宣傳部的直接關心下,銀川市推出了“文學銀軍”第一輯十卷本。叢書一改以往眾人合集的作法,以個人作品集的形式推出,集中展示了銀川市文學近年來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二是重點作家藝術家品牌工程。郭文斌倡導不斷推出銀川作家藝術家的代表性人物,進行概念化整合,構建銀川作家藝術家的金字塔。如在他的引領和培養下,一批文學新人得以迅速成長,漸成集團效應,被中國作家網稱為“文學銀軍”,書法隊伍在自治區也成為強勢。三是核心陣地工程。以《黃河文學》為龍頭,力爭打造出能夠進入全國核心視野的陣地品牌,形成磁核效應,創建銀川文學藝術陣地的產業鏈。早在本世紀初,他在任銀川市政協委員的時候,就提出了建設文化藝術中心的提案,之後會同其他委員連續呈交提案,最後被市委政府立項投建。四是文學藝術盛事工程。通過舉辦具有全國性的文學盛事,積累“大銀川”的文學藝術盛事量。比如,2007年,在他的策劃下,由銀川市文聯與寧報集團等單位成功舉辦首屆中國銀川詩歌節,活動邀請了眾多國內知名詩人、學者到會,規模盛大,反響良好,受到銀川市委書記崔波的高度評價。比如2008年5月25日,組織的全國第一家“守望生命大型詩會”,引起轟動。2008年,銀川文聯又承擔了四項大慶項目,同樣受到有關方面的肯定。五是文學藝術生態工程。郭文斌積極倡導通過全面改善文藝生態環境,提高文藝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實現銀川市文藝大市目標。
在組織實施五大工程的同時,他提出從文聯特殊性出發,刷新文藝發展環境。他的“人才就是發展環境,陣地就是發展環境,知名度就是發展環境,無形資產就是發展環境,價值的倡導就是發展環境,團結就是發展環境”的理念通過討論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為文聯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思想保證和動力。
他還多次強調,和諧就是生產力,人格也是生產力,道德也是生產力。而且對於文聯來說,對於文化工作者來說,說他們是第一生產力也不為過。
作家被稱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郭文斌配得上這個稱號。具體在文聯的工作中,他不僅提出了“尖端、傳承、永恆”的六字定位和主打“一部兩院三網”,推進十大協會工作思路,提出了刷新文聯發展環境的討論,還把和諧文聯建設放在首位。他和兩位搭檔經常交心,互相尊重,有什麼事情都事先做好溝通。班子成員之間彼此互相信任、配合默契。互相補台不拆台。無論誰出面談話、表態,都是一個聲音。這對於一個單位來說是很重要的,大家看到文聯領導班子精誠團結,鼓勵努力乾工作的、埋頭認真創作的人,提倡敬業、好學而奮發有為的良好風氣,批評和抵制慵懶、消極混日子、搬弄是非的現象。文聯的風氣日益清和、寧靜。工作效率和創作成效明顯提高和增強了。
文聯組織是中國文藝工作的一種存在形式。具體由作家、書法、美術、攝影、音樂、舞蹈、曲藝、雜技、戲劇和民間文藝等協會組成。郭文斌擔任文聯主席時,銀川市的上述協會都已成立多年,但工作開展參差不齊,有的協會領導人年齡偏大,有的協會很少組織開展活動,而又把協會主席當作擴大社會影響的頭銜而不想放棄,致使協會工作幾近空白;還有的協會主席利用這樣的身份做一些不應該的名利交易等等。換屆時,郭文斌提名保留了往屆協會中工作出色的責任人,大膽啟用了許多人品端正、誠實而有熱情、有能力的新的協會負責人,使得許多協會工作出現新的起色。其它協會也是捷報頻傳。
對於人的管理,郭文斌採取的是“仁政”,春風化雨般地“感化”大家。給職工配發傳統文化書籍,開啟每個人的內心智慧和自尊心,讓大家實現自我管理,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去實現生命的最大值。他還利用每周全體人員的學習日,堅持經常地用生動形象的故事、身邊的事例講述團結的理念、安詳的精神、愛崗、感恩、敬業、惜福等等觀點。其實,這些一點一滴都是他身體力行走過來的,由“小我”到“大我”,走出書齋,走向社會,用安詳的文字、從善如流的言行來影響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影響帶動人們追求內心的和諧、提升審美情趣、提高生命的價值和質量。
2007年,在市委組織的三年一次的考核中,文聯名列前茅,得到市委領導的充分肯定。還被自治區文聯評為“開展文藝活動先進集體”,2007年2月,又被銀川市委宣傳部評為“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羅雲飛和郭可峻還被表彰為“全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
文學成就
2007年到魯迅的故鄉——浙江紹興魯鎮領獎,對於郭文斌來說,也是終身難忘的。 剛剛坐著“烏篷船”,來到燈光如炬的領獎台前,郭文斌分別給他的老師、同事發出一條簡訊:“此時此刻,心中充滿無盡的感念……”
當天下午,他代表獲獎作者在獲獎作品展的開幕式上發表了如下感言:
“對於一個作家來說,能夠獲得中國文學的最高獎項,真是莫大的榮幸!能夠在偉人的故鄉領受如此盛大的美意,真是無比的幸福!我們越來越覺得,在當今中國,做一個作家是幸福的、愉快的,而且是體面的、優越的。這種幸福和愉快,這種體面和優越,來自黨和國家對我們的無比厚待,來自各級黨委、政府對我們的無比重視,來自中國作協對我們的無比關愛,來自各大文學期刊對我們的盡心培養,來自各位前輩和師長對我們的精心呵護,來自魯院那讓人終生難忘的課堂,來自種種重點扶持,樁樁特別關注,同時來自地方各級文聯、作協、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對我們的格外關心和支持,以及同道之間的互相賞識和鼓勁、同事之間的理解和擔當,包括紹興人民的熱情和友好,等等。這種優遇和氛圍,恐怕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作家都無緣享有的。今天,在黨的十七大剛剛勝利閉幕舉國同慶的喜悅日子裡,在一位偉大靈魂的故鄉,中國作協又以他的名義,舉行隆重的儀式為我們授獎策勵,這是多么令人激動。”
除了激動和感念之外,郭文斌談得更多的則是責任:“掌聲是感人的,鮮花是醉人的。但我們卻分明從掌聲中聽到了歲月的召喚,從鮮花中看到了大地的心事。無疑,我們更願意把這次獲獎看作歲月、大地和人民的囑託和期待,看作中國作協和各位評審老師對我們的鼓勵和鞭策。今後,我們將在黨的各項文藝政策指引下,以一顆赤子之心,踏著偉人的足跡,沿著老一輩開創的光榮文學傳統,盡畢生之力維護文學國土的神聖和莊嚴,維護心靈家園的崇高和潔淨,做一個大地的忠實代言人,做一個真善美的合格使者,也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建設譜寫新的篇章!”
以中國新文化運動偉大旗手命名的這一文學獎項,是我國文壇和茅盾文學獎齊名的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
郭文斌是寧夏第二位獲此大獎的青年作家。短篇小說《吉祥如意》從全國推薦的224件短篇小說中經過層層篩選最終脫穎而出,奪取了本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第二名的好成績。本屆魯迅文學獎評審會給予了郭文斌短篇小說《吉祥如意》非常高的評價:“以優美雋永的筆調描述鄉村的優美雋永,淨化著我們日益浮躁不安的心靈。”如果我們留意一下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的答記者問,就會感到他對《吉祥如意》的偏愛,他在講到郭文斌時,用了“身手不凡”。
為此,中共銀川市委、市人民政府做出表彰獎勵郭文斌榮獲魯迅文學獎的決定,獎給郭文斌6萬元並號召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以郭文斌為榜樣,勇攀藝術高峰。決定指出:“在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評獎活動中,我市文聯主席郭文斌的作品《吉祥如意》,榮獲魯迅文學獎的短篇小說獎,成為本屆我市、我區乃至西部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作家,為我市爭得了極大的榮譽。”就寧夏首府銀川市而言,郭文斌是銀川市50年來,第一個在全國獲得中國文學最高獎的人。
中國作協副主席、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建功在致《黃河文學》創刊100期的賀信中寫到:“在紹興舉行的‘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展覽’揭幕儀式上,郭文斌同志代表獲獎作家作了發言。他十分深情地講了那一方高天厚土對他的滋養,講了一些文學熱心人對他的培育,講了地方黨委、政府對文學的高度重視和格外關懷,讓文學界的朋友們對寧夏和銀川的黨政領導心存敬意。不久前,我又看到了郭文斌同志在銀川市委、政府為他獲得第四屆魯迅文學獎舉辦的慶功會上的長篇發言,知道了許多生動的細節,非常感動。從中,我更為詳細地知道了兩屆市委書記親自關心他的工作和生活,關心他的寫作和成長,知道了銀川市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文學的認同和呵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郭文斌領獎歸來,銀川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尤艷茹同志深夜冒著寒風到機場迎接,轉達寧夏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崔波和市長王儒貴同志的問候,並在第二天就召開慶功會對他給予重獎。這種對文學事業的重視和支持,在全國都是可圈可點的。它已經也必將在寧夏乃至全國文壇產生巨大的影響。”
作品賞析
1、大年
ISBN:7-227-02944-1
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作者:郭文斌
目錄:
自序:以筆為渡
代前言:西部生命的多情歌者——郭文斌小說、散文藝術論
上
大年
開花的牙
剪刀
三年
雨水
我們心中的雪
學習
門
快樂的指頭與幸福的紙
呼吸
玉米
撒謊的骨頭
下
水隨天去
陪木子李到平涼
瑜伽
睡在我們懷裡的茶
上島
小城故事
證據
理由
春首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憂傷的風衣
觸雪的感覺
深紅色
鄰居
大棗
愛情故事
特定時候的水果刀
一個情人和大概幾十個文字
秘密
甜根
尋找丟失的眼睛
雪跡
未曾失明的盲者
原的生B和祭B
一個永果和它的名字
憂傷的鑰匙
附錄:本書所選部分小說刊發索引
郭文斌作品評論索引
跋:回家的路:我的文字
編輯花絮
2、點燈時分
《點燈時分》是郭文斌的散文精選集。它是在《大年》(郭文斌短篇小說精選)走紅的基礎上應市場要求推出的。是他所有散文作品的精華。大多被《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讀者》《青年文摘》等全國性選刊選載過。《臘月,懷念一種花》《牽掛是一種美麗》《塬上的風》等被中央電視台選播,《點燈時分》《教子日記》等被收進《中國散文年選》《我最喜歡的散文一百篇》《中國精短美文一百篇》等二十餘本國家級選本。《永遠的堡子》等獲國內多種散文獎項。
3、我被我的眼睛帶壞
自 序 懷念一位高士
第一輯 比思念輕
◎在北京看雪/002◎夏天的原野◎040心事/006
◎無援/007◎家書/◎080關門雨/009◎蕎/010
◎被花燈裝飾的夜晚/◎012◎鐮刀/014◎月亮1015
◎久埋心中的鳥聲被陽光喚醒/016
第二輯 齊肩軟枕
◎一棵名叫郭文斌的樹(組詩19首)/019
◎我被我的眼睛帶壞(組詩18首)/029
◎鑲嵌著杏子的夢境(組詩14首)/038
◎風流淚(組詩10首)/057
第三輯 愛情報告
◎愛情報告/061◎你有一條上好的牛皮褲帶/062
◎葡萄乾下酒挺好的/064◎潮濕年代/066◎不怪雪/068
◎正在做夢的玫瑰/069◎無人赦免/070◎愛情流水賬/072
◎誰能為我守住千年月光/073◎婚事/074
第四輯 非夢經歷
◎中文系的小郭/076
◎某個元宵的後半夜我從夢中驚醒/078
◎非夢經歷/083◎禾是一個人的名字/087
◎只有一個字的日記/089◎西吉,你為什麼淚流滿面/092
4、孔子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郭文斌的散文精選集《孔子到底離我們有多遠》近日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近年來,作者應邀到多所學校和單位以同名長篇散文為題進行演講,引起強烈反響,許多聽眾多處求索講稿。應廣大讀者的要求,寧夏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了本精選集。出版時,作者又對該文進行了大量擴充和修訂。評論家哈若蕙在給本書所作的序《郭文斌與于丹的區別在哪裡》中談道:如果說于丹的孔子是西醫,那么郭文斌的孔子就是中醫;于丹解決患者的表症,郭文斌解決患者的里症;如果說于丹的孔子是花朵,那么郭文斌的孔子就是糧食,于丹美麗了我們的眼睛,郭文斌健康了我們的身心。
5、吉祥如意
小說原發表於 《人民文學》(2006年第10期)後,先後被 《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新華文摘》、《中華文學選刊》等國內多家權威選刊轉摘,又進入2006年的小說排行榜,先後獲2006年度《人民文學》優秀短篇小說獎、《小說選刊》“貞豐杯”2003年—2006年度全國優秀小說獎。 《吉祥如意》回望了傳統鄉村生活之深厚喜樂,著重描寫了姐弟倆在端午節上山采艾的過程,通過這兩個心靈純淨的孩子,懷著對自然土地的神秘感去面對世界,進而觀照成人的心靈世界。評審會認為,全文以“優美雋永的筆調描述鄉村的優美雋永,淨化著我們日益浮躁不安的心靈”。 魯迅文學獎是為鼓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作品的創作,鼓勵優秀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魯迅文學獎始創於1997年,三年評選一次。本屆所評選的是2004年—2006年間的作品。共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和外國文學翻譯等7個獎項32位作家、詩人、理論評論家和文學翻譯家獲此殊榮。
6、瑜伽
上海文藝出版社最近推出郭文斌最新短篇小說集《瑜伽》。該書收入他近年發表的18部短篇小說,如《玉米》、《剪刀》、《水隨天去》、《我們心中的雪》、《陪木子李到平涼》、《今夜我只想你》等,集中體現了郭文斌近年來推行“安詳文化”,求解當代人所面臨的精神疑難和心靈困境的努力。有論者稱,通過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思考如何“防止偽快樂,警惕淺幸福,走出泡沫式生活”,如何“回歸真詩意,享受大自在,安妥漂泊式靈魂” 。
文學理念
2009年開春,銀川市文聯主席郭文斌的《大年是一出中國文化的全本戲》在《光明日報》發表,迅速被全國多家媒體和各大網站轉載,百度的相關網頁長達195篇之多。同時,由郭文斌客串主持並解說的十集節目《我們的節日——春節》播出後,觀眾反響強烈,以致於電視台應觀眾要求重播。
“懂了大年,就懂得了中華民族,也就懂得了生命本身。”不足2500字的文章和一套專題節目,撥動了億萬中國人的心弦,引起了許多普通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審視。
1 有些東西,我們缺失了太久
倡導安詳主義的郭文斌是致力於“小說節日史”的創作者,是一位以文學的形式對節日作考量的作家。他的許多小說都以節日為題材,他獲得中國文學最高獎魯迅文學獎的《吉祥如意》寫的就是端午節。原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著名評論家雷達說:“讀完郭文斌的小說讓人大吃一驚。沒想到還有這么美的短篇小說。沒想到還有這么美、這么純粹、這么含蓄、這么雋永、這么潤物無聲的小說。他的小說你要做理論上的概括可能不容易,但是你可以被陶醉。郭文斌的小說感動得我掉淚。郭文斌給我們提供了罕見的審美體驗。郭文斌作品提供的美學價值,那種罕見的美,尤其是值得我們珍視的。”相信讀過他的小說特別是節日題材小說的人,都有這種感受。
他的《大年是一出中國文化的全本戲》在《光明日報》發表後,迅速被全國幾十家網站轉載。而寧夏衛視以他的小說集《大年》等為載體製作播出的《我們的節日——春節》中,客串主持的郭文斌以獨特的詩話語言,配以生動的電視語言,從祈福、感恩、傳承、天人合一等八個方
面共十集,全面深入詮釋了過大年所包涵的文化意蘊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至為重要的地位。寧夏衛視副總監李一文說:“觀眾反響很熱烈,應觀眾要求,我們特意從元宵節開始進行重播。”寧夏衛視總監李麗告訴記者:“延續民族文化血脈是傳媒人的使命,製作具有全國高度和永恆價值的相關節目,更是面向全國觀眾的衛視頻道的職責,於此,我們和郭文斌先生一拍即合。”
春節原本是國俗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但在快節奏的今天,那些應該在其中傳遞的深厚文化和深邃意蘊卻流失了。過大年對於很多都市人來說,可能僅僅意味著又一個7天長假。在某事業單位工作的王女士說,除了吃與玩,春節似乎沒有其他的內容。這樣的春節讓她和許多人一樣,感到空虛失落,春節的意義到底在哪裡?電視節目《我們的節日——春節》里,鮮活的民俗場面,郭文斌娓娓道來的民俗背後隱藏的文化內涵,令她感觸頗深:“他的講述引起我的強烈共鳴,我才發現都市人的病根在哪兒。”青年學者唐榮堯認為,當代人對傳統節日集體失憶,人們的記憶里充斥著洋節日和各種偽節日。郭文斌所寫的
文章和客串的電視節目,都是對這種現狀的反駁。他通過這樣的形式喚醒人們對節日的集體記憶,使人們重新審視傳統文化,就像他用詩歌節喚醒詩教一樣。
讀者和電視觀眾的反響,說明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在很多現代人的意識里,傳統文化要么高深莫測,要么古板老土,傳統文化就像蒙塵的明珠失去了光澤。郭文斌說,他之所以關注傳統節日,是因為傳統節日集中體現了中國文化。力爭把那一串串明珠從塵封中解放出來,讓她們煥發出本有的光芒,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幾年來堅持發表這些文章的《人民文學》《光明日報》等報刊,肯定這些文章的讀者和評論家,給了他莫大的信心和力量。前不久,自治區主要領導對《大年是一出中國文化的全本戲》的肯定和推薦,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廣電總台對春節節目的重視和節目組拚命做事的精神都深深地鼓舞了他,感染了他。為此,他這個每年春節都要回老家過年的“大年迷”放棄了回家,和節目組的同志一起熬通宵做節目。把本來計畫七集的節目最後做成十集,足見節目組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2 有些事,我不得不做
在他的短篇小說《吉祥如意》獲得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後,許多讀者期待他的新作問世。但事實是,在2008年的一年時間內,郭文斌惜字如金,謝絕了眾多出版社和雜誌社的高稿酬約稿,盡心竭力地推行著安詳主義。有學者認為其意義遠比給寧夏捧回“魯迅文學獎”更為重大。
喜歡讀郭文斌小說的人,在他的小說里找到了內心的吉祥如意,找到了遠離外界紛擾的精神世外桃源。而對郭文斌來說,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寫作。可在2008年郭文斌的日程表上,大部分時間被社會活動占據:以“喚醒詩教、訓蒙養正”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銀川音樂詩歌節,30多場以國學進課堂為主的演講,十卷本“文學銀軍”叢書出版,大型震災詩會和義賣,中秋賞月詩會……大多活動引起強烈反響,相關文圖成為傳媒通用意象,不少策劃被其他地區作為樣板。表面上看和寫作沒有聯繫的社會活動,細細聯想卻能品出一個共同的意味:殫精竭慮地在人們的心田播種安詳主義。
郭文斌說,安詳主義旨在幫助現代人找回丟失的幸福,讓人們在最樸素最平常的生活現場找到並體會生命最大的快樂。郭文斌說,人生最大的悲劇莫過於開著幸福之車卻拚命尋找幸福,最後把車子都開爆了,仍然不知道幸福是什麼。在其散文集《孔子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小說集《郭文斌小說精選》等書中,郭文斌詳細地演說了安詳主義。
一次,寧夏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哈若蕙,隨郭文斌到一些大中專院校傳播他的安詳主義。90分鐘的報告會,掌聲響起的次數竟然超過百次,平均一分鐘一次掌聲,現場氣氛讓哈若蕙始料不及。她注意到,郭文斌為了制止掌聲,不得不說,“為了節省時間,大家把掌聲留著結束後一起送給我好嗎?”
很容易將郭文斌和在百家講壇上講國學而成名的于丹聯繫在一起比較。哈若蕙引用一位讀者的話說:“如果說于丹的孔子是西醫,郭文斌的孔子就是糧食,于丹美麗了我們的眼睛,郭文斌美麗了我們的心靈。”
現今社會強調重視個人價值實現,許多人在追逐通用價值“權、名、利”的奮鬥中,迷失了自己,人們共同的體會是離幸福越來越遠。郭文斌說:“從欲望中尋找幸福猶如緣木求魚。用物質解決心靈疾患猶如拿油滅火。”刺激欲望不但不會解決我們的心靈饑渴,反而火上澆油,只有水一般純淨的安詳主義,才能真正澆滅燃燒在人們心頭的火焰。
校園成為郭文斌推行安詳主義的主陣地。他說,孩子是民族的未來,孩子的安詳決定著一個民族的安詳,考證歷史,我們會發現,安詳是一個民族最大的生命力。他希望安詳主義的春雨,能夠潤物細無聲地滋潤這些幼小的心靈,進而影響他們的人生,強大我們的民族。因此,每每想起校園裡那一雙雙渴望的雙眼,他就無法拒絕校方的邀請;上了講台,他就恨不能把心掏給孩子。
3 推行安詳主義任重道遠
有人認為,郭文斌推行安詳主義的行為是建立一種精神烏托邦,不具備可行性。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柯認為,為生計而奔波,很少有人停下腳步對內心進行考量。郭文斌的倡導非常好,但在民間推廣恐怕困難重重。著名文學評論家李建軍的表述更乾脆,說郭文斌推行安詳主義的行為無異於螳臂擋車。
而郭文斌卻說,陳柯老師所言,正說明了推廣安詳主義的必要。當身體往前沖的時候,要你站穩,必須停下來往後仰才行。安詳主義和生計並不矛盾,因為她在本質上是關於“種快樂”的啟迪。假如一個人在賺取一千萬的征程中沒有找到根本快樂,或者說恰恰因此喪失了根本快樂,那么這個一千萬對他有什麼意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他的團隊在社會上樹立的良好形象和受到的熱烈歡迎,給了他信心,讓他甚至萌生了“野心”:銀川或許會成為中國文化的復興地。他笑著說:“我的想法就是一個中國傳統讀書人的傻氣”。但他相信一句話:“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正如郭文斌所說,他的這一願望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認可。在第二屆中國銀川音樂詩歌節前,有不少同志打電話自願報名做義工。詩歌節當天,自治區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崔波早上七點,讓秘書打電話說天非常冷,讓孩子穿厚些的叮囑,讓他難忘;銀川市市長王儒貴在出差途中致信關注的語氣,讓他難忘;銀川市政協主席洪梅香等領導和全場3000多名學生,同時呤誦《弟子規》的場面令他難忘;銀川市第十五中學校長韓再群,帶領1800名學生從學校步行至活動地點——人民會場的情景,讓他難忘;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校長陳海蘭,寧夏大學宣傳部部長魯晉全力支持親自督演的場景,令他難忘;中國書協副主席吳善璋先生慷慨為四個分會場題辭的義舉,讓他難忘;主辦單位的同志不計辛勞拼力工作的勁頭,讓他難忘;新浪網等100多家全國和寧夏媒體報導此次活動的熱情,讓他難忘,而《銀川晚報》更是多次拿出整個通版給予報導。
有專家稱,此次詩歌節是銀川市為中國文化做了一件開創性的工作。目睹第二屆中國銀川音樂詩歌節的盛景,此前持懷疑態度的評論家李建軍先生給了郭文斌如此鼓勵,他在發給郭文斌的信中說:“你是一股清新的風,能幫助這個時代盪污化穢,有你不覺孤獨。”“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文斌任重而道遠。”郭文斌無比感動地說,他沒有想到李建軍老師給了他這么高的期待,還有其他老師和朋友,每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每當準備退縮的時候,看到這些簡訊,心底就會重新燃燒起力量。
哈若蕙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她身邊,就有許多被安詳主義喚醒、點燃和改變的朋友。一位對生命失去了信心,行將崩潰的女士,因為聽了郭文斌的一堂課,重新燃起生活的熱情,重見陽光。
郭文斌說,安詳主義之所以能夠在銀川和寧夏首先推廣開來,是因為銀川和寧夏是一塊具有安詳品質的土地,是因為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高貴的心靈。如果沒有領導、同事和同道的支持,他的安詳主義也許只能是一個概念,也就不會演繹出這么多讓人感動的故事。郭文斌還說,安詳主義可能是我們應對金融危機的一劑良藥,也是銀川市打造文化休閒旅遊城市的氣質保障。
哈若蕙說:“據我所知,隨著郭文斌的努力,已經有一個長長的安詳鏈從銀川向周邊展開。有人說,將來的銀川,可能會因為安詳而美好、而著名,我覺得還是保守了……因為安詳而美好,而著名的,將不僅僅是銀川,也不僅僅是寧夏。”果然。
任免信息
2018年11月1日,政協第十一屆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決定郭文斌任寧夏自治區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