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郎錦義 ,男,臨床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院長
四川省腫瘤醫院省醫學甲級重點學科放射腫瘤中心主任,中華放射腫瘤學會、中國抗癌協會放射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放射腫瘤學會鼻咽癌學組副組長,中國臨床腫瘤協作中心( CSCO)勢行會委員會常委,中國神經腫瘤專委會委員,吳介平醫學基金會腫瘤防治基金管理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專委會委員、四川省醫學會放射腫瘤專委會、抗癌協會放射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四川省鼻咽癌專委會主任委員,美國腫瘤學會( ASCO)會員,美國放射腫瘤學會ASTRO國際會員,省科青聯理事;省抗癌協會常務理事,《腫瘤預防與治療》常務副主編,《中華放射腫瘤學》、《中國神經腫瘤》、《中德臨床腫瘤學》《四川醫學》、《西部醫學》等雜誌編委。
因學術技術貢獻1999年被評為四川省衛生學術技術帶頭人(腫瘤學首批),2004年被評為四川省政府科學學術技術帶頭人,2007年評為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並擔負省腫瘤學髙評工作及衛生腫瘤學學術技術帶頭人評審工作 ,2008年被聘為四川省政府學術技術評審專家;1999年至今為自然科學基金評審人。
於1997、1998、2002年分別擔任第四屆中華放射腫瘤年會大會“頭頸部腫瘤”分會主席、第三屆世界放療大會(ICRO)“腫瘤近距離治療會議”副主席,第二屆鼻咽癌治療大會主持人,第五屆近距離放療全國大會學委會委員及主持人,第五屆全國CSCO大會組委會委員。
科研著述
除臨床工作外尚主持及主研省科委、省衛生廳課題9項。80年代後期率先在國內開展“高劑量全自動後裝治療機結合體外放射治療鼻咽癌”方法學研究工作,在國內外首先提出了“鼻咽癌腔內聯合體外放療的7點劑量計算法”,科學而精確地闡明了鼻咽癌放射治療中的劑量分布與效應的關係。該方法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交流介紹並在《中華放射腫瘤》及荷蘭《brachytherapy J Activity》發表,獲得國際上的一致好評,並於1990年北京首屆國際近距離放療會議上獲論文二等獎,1993年美國“Am J Clin Oncol”的reviwe向全球同行進行了介紹和推薦,並被列為鼻咽癌腔內治療的經典方法之一。國內外各專業雜誌文獻引用達30餘次,《腫瘤治療新理論新技術》《鼻咽癌的研究》《近距離腔內治療原理與實踐》等書中有關鼻咽癌章節均引用並推薦該方法。1995年17屆亞洲腫瘤大會上劉泰福教授將其作為中國鼻咽癌治療成就之一介紹,同年獲四川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獎。同時在鼻咽癌診斷學和立體放射治療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成績。其中提出鼻咽癌CT分期部份意見被1992年全國福州大會採用並參予制定了今天我國使用的“福州92分期”;體外放射結合三維立體定向放射(SRS、X光刀)後程加量治療鼻咽癌的方法學基礎研究,首次提出“多圓形準直器組合物理方式”及臨床適應症及方法,並在《中國醫學物理》《四川醫學》上發表,通過鑑定而獲得2003年成都市政府科技成果三等獎及醫院科技工作創新一等獎,其療效己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食管癌低劑量輻射生物效應研究”探討臨床低劑量輻射脾對放療病人的生物調節作用,首次提出了食道癌基因放療的放射腫瘤學概念先後在《四川醫學》《臨床腫瘤學》等雜誌上發表論文數篇,成果獲成都市2004年科技三等獎。目前對鼻咽癌研究己使我地區大量病人受益,“鼻咽癌中、晚期病例前瞻性放化綜合治療研究”經歷了10年實踐己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其成果在《中華放射腫瘤》論文發表,其方法為加拿大學者在2003ASTRO(美國)大會發言介紹,被法國學者選定為唯一國內材料供循證研究的材料。有關研究己使鼻咽癌遠期生存提高,使我省在該疾病治療達國際水平。2000年參加國家863計畫“三錐適形放療圖像分折研究”的“鼻咽癌”部分,在共同努力下其主持單位“中科院大恆醫療”己在產業化中套用,並取得了與國際產業化的競爭力,並為整體頂目實施作出了貢獻。2005年主持開題的“精確放療一體化網路平台研究”獲衛生部重點科研課題頂目(WKJ2005-3-006)
除此之外,“中晚期肺癌非常規分割放療及放療敏感性和預後因素”中關於敏感性測試臨床套用方法結果相繼在《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等雜誌發表,並獲四川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二等獎。除此之外在主研的省科委重點課題“鼻咽癌調強放療生物靶區”研究的初期結果己顯示綜合治療該病的更大優勢苗頭,其研究成果獲2004年度醫院科技創新一等獎,臨床科研報告待發表。從事臨床工作中先後在腫瘤治療經濟分析、CT/MRI圖像分析、鼻咽癌臨床套用等研究上相繼國內外各種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均屬省級以上刊物,其中25篇為核心期刊論文。併合著、參編學術著作4部,其中3部為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四川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先後多次赴歐、美、澳大利亞、香港、日本等國和我國台灣省進行學術交流和報告。擔任衛生部主持的放射腫瘤診治規範及操作技術規範的編輯工作,並順利完成,並在2004年獲人民衛生出版社“鼻咽癌”著作主編立項。
工作情況
25年來一直從事放射腫瘤學的臨床一線工作,即開始參加學科的病房、門診組建工作,並先後擔任放射腫瘤療科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黨支部書記、院長助理等職,自1990年起擔任科主任即通過勤奮努力使我省該學科的建設發生了根本變化,使全省在放射腫瘤的治療水平在西部突起,並在學術、技術上縮短了與發達地區差距,使該學科治療技術很快在短時間內達到了國內先進的水平,名符其實的在西部腫瘤治療上起到牽頭作用,1998年使我院該學科被評為四川省唯一的放射腫瘤學重點學科,並在2003年經驗收達標。
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在20餘年來工作中始終滿負荷從事臨床一線工作,並具有令人敬佩的忘我精神,為了提高自身素質除刻苦學習外,在臨床工作上不計時間,不鬧報酬,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人性化服務,認真分析、總結臨床實踐經驗,在年度職業及工休假中僅有少數休息,而更多是堅持一線工作。多年來在醫院臨床科室中始終保持收治病人數與床位使用率、病人滿意度的第一,由於附出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從而使我省該專業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長足進步,在醫院組建初期因臨床服務需要,在1988年己獲得‘中法學習班’培訓資格培訓3個月時而中斷學習,服從院內事業需要(回院作科主任學術助理)無悔的為病人服務,1992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20餘年職業道德素質獲得病人、社會一致好評,從未發生醫療投訴,己成為四川省該領域為社會公認的青年臨床腫瘤專家,並多次被評為院內先進工作者及優秀黨員,2004年被省工會評為省‘技術創新能手’、省衛生廳直屬單位‘優秀共產黨員’,1998年當選四川第十屆青聯委員。
教學上總計帶教進修醫師數達100餘人次,並主持西南地區大型腫瘤設備上崗教育(西南地區),先後在1999-2005主講《放射腫瘤進展、鼻咽癌、肺癌治療進展》等。2001年以來長期主持西北地區大型腫瘤設備上崗教育授課答疑,並聘為國家考試中心‘大型醫療設備’上崗出題專家。並長期在全省及地區長期負責教學會診、授課等任務,並多次組織地區會議提高地區腫瘤發展水平,並支持四川省多家腫瘤中心的籌備及技術建設工作,同時也被聘為全國、省、市的醫療鑑定專家,為四川省及西南地區醫療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因學術造詣自1999年以來先後多次被華西醫科大學、中山醫大、成都中醫藥大學、昆明醫學院、滬洲醫學院聘為腫瘤學、放射腫瘤學碩士答辯委員、博士論文評閱人。2003年被滬洲醫學院聘為腫瘤放療、腫瘤綜合治療碩士導師,並於1999年主持四川省醫學重點學科放射腫瘤學科研而獲得該項目支助。